日本村外教網
日本外教24小時真人在線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過渡期是選擇日本語言學校和國立大學研究生的內容,那麼對於修士考到底該如何準備呢?修士考難度又如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解析一下日本修士考的流程,幫助有留學想法的同學合理規劃。
報名資格:
報名資格萬變不離其宗,基本歸納為以下三條(滿足其一即可)
日本以外國家接受16年制教育的本科畢業生。
經所在研究科個別學歷審查認定具備本科畢業生條件的,並在修士入學前年滿22周歲。
日本專門學校修完4年制課程,畢業並取得高度專門士稱號的學生。
註:大英國協國家部分大學本科為3年制,只要取得學士學位即可。
大學院的個別學歷審查,形成了日本留學有「專升碩」的途徑,但其難度比較大,在競爭比較激烈的名校來說對於國內大專畢業生基本形同虛設。
報考流程:
套磁教授——出願進行書類(材料)審查——筆試——面試——OFFER
套磁教授,不論學校是否有要求,都建議在出願前先套磁教授,並取得目標教授許可,提升出願的通過率,避免因研究計劃不符而導致被拒的結果。(如果是本校研究生因為在申請研究生時已經套磁教授了,所以在修士報名前無特殊情況就無需重複了)
另,京都大學和大阪大學兩所院校所有研究科出願前需要通過學校的事前審查,主要審查內容是畢業院校和在校成績,這點對於雙非院校的同學並不是很友好,但如果成績優秀也是可以嘗試申請。
出願材料:報名相關表格、國內院校材料、學術材料、語言材料、在留籤證材料等
本科院校材料包括,本科院校畢業證及學位證、成績單、推薦信(若有要求)
解讀:學校材料一般作為資格材料,學校根據畢業證學位證和成績單判定是否具備報考資格,以及判斷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基礎學科的掌握程度。
推薦信建議準備1~3封
院校和實習推薦人選擇建議:優先選擇與專業相關同時比較了解自己的人,同等條件下選擇職稱較高者即可。英文或日文都可。(部分院校需要按照學校指定格式書寫並密封)
學術材料包括,研究計劃書,論文概要(若有發表者)
研究計劃書是日本修士入學階段的核心材料之一,部分學校由字數和格式要求,研究計劃書的建議框架建議:研究課題,研究背景,先行研究,研究目的,研究計劃,研究成果,參考文獻。字數在3000字以內為宜。
大學期間若有條件,最好能夠參與論文發表或專業相關實習活動,不論是第幾作者,有這樣的經歷未來是可以寫在cv或ps之中的,教授大概率會在面試環境進行提問互動。日本教授還是比較偏愛有實踐能力的學生的。
語言材料:日語、英語
日語大學院要求能力考N2為起點,而名校競爭中,文商科N1 120+的分數具有競爭力,理工醫藥N2以上分數越高越好,N1最佳。
英語考試認可度,託福>託業>雅思,一般名校競爭,建議80+的分數把握比較大。
備考:日語方面把握好學習與考試的目標,因為日語能力考每年今有兩次,同時報名時間為開考前3~4個月左右,所以合理安排學習計劃與考試目標是很有必要的。
英語方面若有壓力,可以考慮參加託業考試(只有閱讀和聽力,取得780+的分數比較好)
校內考筆試:文商科一般為小論文或專業科目選考。理工醫藥方向則為基礎科目+專業科目選考的方式。部分大學院有英語科目考試,若提交的英語成績達到相應分數是可以免試的。
備考:可以通過學校官網查找所在研究科以往的「過去問」同時結合本科所學科目複習備考即可。
面試:研究科的教授針對研究計劃書和出願材料進行互動問答,一般日英均可。
備考:注意提前了解面試禮儀。
最後拿到offer之後,繳納入學相關費用,申請宿舍,並了解在留辦理事宜(學校是否幫助辦理),在留到手後,在國內所在轄區的日本駐華大使館辦理籤證即可。
整體來說,日本屬於研究型碩士,偏重學術與實踐能力,學校材料是報名資格,最關鍵的要素是研究計劃書等學術材料,語言條件溝通交流門檻,所以不論是選擇語言學校還是研究生進行過度還是直接赴日參加修士考(文商科同學不建議直接赴日修士考,風險比較大),都需要時刻明確自己的目標,提前了解,盡力準備,進度上儘量往前往高去做,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名校競爭中先拔頭籌,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