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宮是一個神奇的存在,許多有關道家的建築群裡,都會有太清宮的身影。但是那些太清宮只是一處層樓疊榭中的一個碧瓦朱甍。包包這篇文章中的太清宮就不一樣了,它是一座4A級的景區,名為太清宮。景區裡面還會有許多極具特色的景點。
太清宮,很多的地方都會有的景點,比如:青島、瀋陽、四川等地。包包文章中的太清宮,位於河南省周口市的鹿邑縣。鹿邑縣是老子故裡、道教之都,太清宮裡面也住有一些道人。平時是看不到他們的,只有在初一、十五,老子誕辰等重要節日,才會有機會一睹他們的風採。他們道風仙骨,氣宇不凡,是吸引很多人慕名而來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座景區裡面,有三處景點,它們幾乎一模一樣,而且位置相近,但是這樣真的沒有關係嗎?不會顯得累贅嗎?
其實這三處景點,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接下來,和包包一起了解一下它們的故事吧!而且三處景點建設的時間相差久遠。第一處景點,建設於漢朝,第二處景點建設於唐朝,第三處景點建設於宋朝。它們還都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功德碑。
第一座功德碑,建設於東漢,當時的桓帝劉志,對於老子是格外的寵愛,可能是和他的身世處境有關。所以派人修建了當時的第一個老子廟,就是現在位於河南省鹿邑縣的太清宮前身。在修建完畢以後,為了記錄自己的偉大建設,漢桓帝令人修建了這第一座石龜像。
第一座石龜像,位於太清宮入口處不遠,大概走上百步即可到達!太清宮建築講究陰陽和諧,最中間是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兩邊,對稱的有許多的分岔路,一條分岔路延伸到一處景點。距離入口處不遠的第一條小道,位於中軸線的右手邊,就是這第一座石龜像。
石龜像高十米有餘,但是卻是建設在地下的,也是很奇怪哦!所以遊客視角就只可以看到露出地表的一個小小的頂端。這第一座石龜像,由一直巨大的石龜和一根參天的石碑組成。石龜拖著石碑,石碑穩穩地屹立在石龜上。石龜的周圍都是水,約半米深,在石龜的前面有一個元寶,元寶上面有一個開口,遊客可以往裡面投錢,如果投進就代表了好運氣。投不進去,也不會失落,畢竟都是在玩耍嘛!
記得以前來的時候,這裡的水還是很清澈的,但是現在很渾濁!包包想原因有二,一是疫情期間,工作人員長時間沒有上班,二是正值春夏交替,楊絮、柳絮滿天飛,飄落至此,就會顯得水面不清。石龜的雕像是位於地平面以下的,甚至距離地面還有點遠,所以在它的四周還會圍有紅顏色的木圍欄。
從第一座石龜像走出來,繼續向前走,大概走到了太清宮正中心,中軸線的三分之二處,在中軸線的右邊還會有一條小徑,走進去,一模一樣的建設,一模一樣的石龜和木圍欄。唯一不同的就是石碑上面的題字。這第二處石龜像,建設於唐朝,這一時期,老子廟變了,擴建成了老子祠。根據慣例這一座具有記錄作用的第二座石龜像便誕生了。老子廟也變成了老子祠!
第三處石龜像,位於整個景區的最東北角,和老子母親的墓碑——先天太后之墓相鄰。這座石龜像建設於宋朝,因為唐滅國以後,當時得老子祠被毀壞。知道宋建國,重拾老子信仰,老子祠又被重視了起來,修繕至現在的太清宮。因為修繕的歷史事件影響深遠,所以也立了一個石龜碑,留作記錄!
以上就是太清宮的三座石龜像,作用只是記錄當朝者的行為,歌功頌德。但是因為老子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把這三座石龜像當作神龜。這樣也是無可厚非,但是一定不要盲目哦!開開心心的來,開開心心的玩耍,投不進去硬幣也莫得什麼,當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