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神話在中國已經死了嗎?
我經常這麼問自己,卻沒有答案。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聽奶奶講各種神話故事,什麼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等,小孩子總是好奇的,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人和事,總是讓人感覺神秘又好玩。
可是長大後,我的身邊卻再也沒有神話。
成人的世界,是現實的,有時也是殘酷的,會有無數的人和無數的道理告訴你,神話故事都是騙人的。后羿射日,怎麼可能呢?太陽的溫度那麼高那麼熱,還沒等碰到太陽,箭就被太陽的熱度烤化了。
總有人說,神話,就是拿來騙騙小孩子的。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02
神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讀神話?
我很贊同一個豆瓣網友的評價「神話往往來自於遠古,來自於文明的童年。一個民族找回了自己的神話,就好像是找回了童年時珍藏的寶貝。那些來自於遠古的想像,極盡瑰麗和浪漫。」
神話故事的存在,是因為人們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使得人們對這種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經過口口相傳,產生了各種神話故事。
為什麼神話都來自古代?因為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只能通過「想像」給予合理化解釋。這種想像的空間是豐富的,因而衍生出的各種故事也是五彩斑斕的。
而現代科技實在太發達了,各種高精尖技術手段的應用,使得一切事物似乎都褪下了神秘的面紗,變得直白又無趣。
但後來我漸漸明白,「神話」的意義,並不能簡單以「有用沒用」或者「真假」來衡量。
讀了席路德的《神話之城》後,我的這種感觸更深了。
席路德,神話考古愛好者,西方奇幻粉絲,《奇幻世界》神話欄目撰稿人,熱愛收集、發掘、整理現代奇幻背後的古國神話,古國神話背後的種種八卦。
最有意思的是,作者不僅熟悉我們常見的羅馬神話、希臘神話,即使普通讀者比較陌生的兩河流域神話、美洲神話也是頗有研究,真可以說是一隻人型神話詞條搜尋引擎。
《神話之城》選取了擁有豐富神話傳說的20座城市,跨越五大洲15個國度,探尋從人類文明曙光中崛起的偉大城市。神話故事的時間跨度,也從人神共居的年代延展到中世紀及近代。
內容上,除了希臘神話、羅馬神話等廣為人知的神話體系,還包括北歐神話、凱爾特神話等普通讀者陌生、但奇幻文學常常涉及的神話,兼及兩河流域神話、美洲神話、斯裡蘭卡神話和太平洋神話等冷門神話體系,也囊括了現代人造克蘇魯神話,內容極其豐富,通過20座城市,把神話故事串聯起來,可謂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神話旅遊手冊。
在作者的筆下,通過神話串起了這些城市的前世今生,而因為有了這些神話故事,這些城市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名詞,它們變得更有溫度了,也因為這些故事,展現出更多的文化底蘊。
03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神話之城》?
包括但不僅於此:對神話故事、人類早期文明感興趣的讀者,幻想愛好者,喜歡深度旅行想了解更多城市背景知識的人。
我想了下,這本書吸引我,可能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1、寫作嚴謹,知識含量高,善於講故事,脈絡清晰,引人入勝。
有人稱《神話之城》是一本世界神話入門級科普書,我覺得這種說法倒是也不錯。
這本書的20個篇章,覆蓋了從北極到南美洲的幾乎全世界的範圍,也基本涵蓋了世界上除中國外的主要神話體系。
讀希臘神話、羅馬神話,一個神可能對應多重身份,一個職位也可能對應多個神,一不小心就搞混了,尤其是外國的各路神明總是一長串名字,記住也是很難,對於國內讀者,這無疑又增加了閱讀的難度係數。
但《神話之城》以城市為引線,卻把這一團亂麻擺放地整整齊齊給我們看。雖然信息量巨大,可是以史料夾雜著故事娓娓道來,風趣卻又不讓人不敢小瞧。
我尤其佩服的,就是作者的「誠意」。《神話之城》的字裡行間,都能看出來是很考究的,絕不因為可能成為一本「科普書」而有絲毫敷衍。
2、各個城市的神話故事徐徐道來,讓人有如AR般身臨其境之感。
作為一本神話科普書,最怕的恐怕就是不接地氣吧。
各種奇奇怪怪的神仙名字、繁雜的故事情節,一不留神就會讓人想溜之大吉。
但讀這本書時,感覺還好。
再拐幾個彎,探訪者會來到以弗所最壯觀的大圖書館,圖書館旁有條小巷暗通妓院,據稱當時的男人經常藉口自己要前往圖書館專心學習,然後趁人不備溜進妓院。
書中類似的情節很多,讀來總能讓人會心一笑。
在閱讀時,有時你感覺自己就是個聽故事的遊客,透過水晶球實時觀看一切。有時又好似跟著作者一起,遊覽了那些地方。那些和神話傳說有關的建築,歷歷在目,那些各路神明的有點汙有點混亂的故事,如在眼前。
而書中搭配的彩圖和每一章的地圖,又好像尋寶的線索,讓我們那些模糊的印象一下子清晰起來了。
3、神話故事和現實中的城市結合起來,神一下子落地有了依託。
在中國,似乎找不到一座城市,有明顯的神話地標。
可是,在《神話之城》中,那些神話故事,因為那些神廟和各式建築,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延續。
如希臘現存的神廟遺蹟,羅馬的萬神殿,無不在提醒著現實世界的人們,神話的存在。
想到這一點,就會覺得好浪漫。
尤其是土耳其、約旦、敘利亞這些城市,以往它們總是和各種各樣的戰爭聯繫起來。可是從神話的角度看,這些城市其實是如此的神秘而美好,它們有如此豐富的神話資源,滋養著人們的心靈。
04
《一代宗師》中,宮二曾對葉問說,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讀一本書,最重要的可能不是獲得什麼知識,而是更加了解自己。
讀《神話之城》過程中,我能感覺到體內的那股好奇的火苗不停向上躥,它讓我看到世界的豐富多彩,也看到個人的渺小。
正如作者席路德在一次採訪中所說,在文字尚未出現的社會之中,神話傳說是全人類所有的記憶載體。神話解釋了萬事萬物的起源與性質。儘管作為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神話早已淡出歷史舞臺,但古老的信仰並未就此完全覆滅,我們現代生活中很多方面依然受到古老神話潛移默化的影響。
神話的世界,我本以為與我無關,可我現在懂得,每個人都需要了解神話。
神話,只是歷史在時間之海的扭曲投影,傳說與現實,並無一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