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防空系統是大家感興趣的東西。如何壓制這些地空飛彈?不少人都會提到「空中打擊」,特別是最近非常時髦的無人機。就像亞阿戰爭那樣,讓地空飛彈被「低小慢」的無人機打得沒有脾氣。
但是,在大家關注無人機以及其他空對地武器時,可能忽略了地空飛彈的另一個潛在天敵——地面火炮。事實上,哪怕是普通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對於印度防空飛彈而言,都可能成為致命剋星!
美制M107自行加農炮,在1973年被以色列用來壓制薩姆飛彈
關於地面火炮壓制地空飛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色列裝備的美制M107自行加農炮。這款自行火炮口徑為175毫米,採用與M110自行榴彈炮相同的底盤,在1962年開始裝備美軍炮兵,曾經活躍在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
M107雖然口徑比M110的203毫米要小一些,但是身管長達60倍,炮彈初速達到914米/秒,因此最大射程可達34公裡(改進型彈藥可達40公裡),超過M110自行榴彈炮的29公裡射程。雖然M107與M110的炮身都沒有防護,但底盤機動性不差(速度80公裡/小時),能夠迅速進入戰位或轉移陣地。因此,這種大口逕自行火炮在戰爭中發揮過獨特的作用。
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敘利亞和埃及的薩姆-6(2K12)地空飛彈給以色列空軍造成了巨大威脅,累計擊落了64架以軍飛機。為消滅阿拉伯軍隊的地空飛彈,重新奪回制空權,以色列用盡了各種方式。其中,以軍的F-4E「鬼怪II」戰鬥機不得不冒著風險,闖進薩姆-6火力圈,用炸彈一個個去炸毀飛彈發射架。但是,以色列陸軍卻使用了一個「反薩姆飛彈利器」,獲得了意外的戰果,那就是M107自行加農炮。
薩姆-6在當時雖然性能出色,但畢竟是中近程地空飛彈,最大射程只有20來公裡。為了獲得對以軍戰機的最大殺傷範圍,敘利亞和埃及將地空飛彈陣地都部署在儘量靠近戰鬥第一線的位置。
其中,敘利亞的薩姆-2、薩姆-6地空飛彈幾乎都沿著戈蘭高地的邊緣布置。而且為了提升火力,敘利亞的這些飛彈陣地密度很高,在敘利亞-以色列之間大約60公裡寬的狹窄戰線內,竟然布置了幾百部飛彈發射架。
由此一來,以色列炮兵就獲得了難得的機會。M107自行加農炮最大射程超過34公裡,比當時任何地面火炮射程都遠。從戈蘭高地的炮兵陣地開火時,不僅能覆蓋敘利亞進攻部隊,甚至能打到敘軍縱深的地空飛彈陣地。
在贖罪日戰爭第一天,敘利亞的薩姆-6飛彈曾成功遏制以軍戰鬥機活動。當以色列軍隊一度失去制空權的時候,M107和M110自行火炮都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火力支援。更有甚者,M107自行加農炮還憑藉遠射程優勢,摧毀了不少薩姆飛彈發射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敘軍防空火力的威脅。
M107自行加農炮的最大缺點是遠射精度較差,但敘軍的飛彈陣地過於密集,反而讓這個缺點得以克服。敘利亞薩姆-2和薩姆-6飛彈只要進行對空射擊,就會被以軍偵察機或地面觀察哨發現,並將陣地位置通報給以軍炮兵。M107加農炮就會迅速將大口徑炮彈投送過去。為此,面對以軍炮火的反擊,敘利亞地空部隊苦不堪言。
到了贖罪日戰爭後期,M107自行加農炮還伴隨著以軍裝甲部隊推進,炮火打擊範圍都延伸到了大馬士革城區。
M107的服役時間並不長,在1970年後期就逐漸從美軍部隊中退役。由於底盤相同,不少M107通過更改炮管變成了M110自行榴彈炮。
印度地空飛彈的大缺陷:射程還不如地面火炮
從贖罪日戰爭的歷史教訓來看,地空飛彈需防備的方向不僅來自天上,還要考慮到地面火炮的攻擊。如果飛彈射程太短而且部署過於靠前,那麼很可能就會淪為遠程火炮的靶子。
然而不幸的是,印度地空飛彈最大的弱點就是射程。
整體來看,印度地空飛彈仍處於上個世紀的水平,多數都是老式的進口蘇聯武器,分別包括薩姆-2(S-75,射程45公裡),薩姆-3(S-125,射程35公裡)、薩姆-6(2K12,射程24公裡)、薩姆-8(9K33,射程15公裡)、薩姆-9(9K31,射程8公裡)、薩姆-13(9K35,射程5公裡),以及國產「阿卡什」中近程地空飛彈,射程為30公裡。
可見,印度各種現役地空飛彈裡,射程最遠的竟還是最老的薩姆-2飛彈。雖然有傳說印度引進過薩姆-5(S-200,射程200公裡)以及S-300飛彈(射程200公裡),但並沒有得到正式確認,最多只是少數引進用於試驗參考,並不能作為真正戰鬥力。
由此可見,印度地空飛彈的打擊範圍並不比1973年的敘利亞同行強多少。但是這幾十年裡,火炮的射程和精度卻發生了巨大進步。
儘管印度正在抓緊引進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但是交貨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
對於地空飛彈,火炮的壓制效率比無人機更快
相比於印度落後的地空飛彈,世界先進的火炮系統早已能夠在射程方面將其死死壓制。
即使是普通的自行榴彈炮,最大射程也已經達到50-70公裡,遠超過薩姆-2的水平。如果換成遠程火箭炮,那麼打擊距離將遠超過100公裡,甚至在200公裡以上,即使S-300飛彈也能納入打擊範圍。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地空飛彈緊貼前沿部署。在多數局部戰爭中,距前沿100公裡內都是地空飛彈密布的區域,而大量野戰防空系統更是會部署到前沿20公裡以內。這樣一來,就為另一方的先進火炮提供了大量的有價值目標。
相對於無人機而言,先進的自行火炮和火箭炮也有著自己的優勢。首先,火炮的反應速度更快,炮彈能夠以三倍音速在半分鐘內飛過30公裡距離,抵達目標的速度比無人機要快得多,除非無人機早已盤旋在目標上空;其次,火炮的火力強度也更大,能夠快速消滅大量目標,並且達到面積殺傷的效果,而無人機的彈藥殺傷力就相對弱一些。
因此,地面火炮打擊防空飛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先進雷達和無人機,首先確定敵方飛彈陣地位置。當作戰系統實現數位化,戰場感知能力大幅提升後,目標信息傳輸到火力輸出單位的時間會壓縮到最短,火炮的這種打擊效率就會幾何級數地提升。特別是與無人機結合,這種打擊能力將讓200公裡內的敵方防空系統無法生存。
可以想像一下,當印度防空系統雷達開機,或者被無人機誘騙發射飛彈,就會迅速被定位。即使防空系統保持沉默,先進無人機或隱身飛機也能迅速捕捉到這些目標。然後,巡航飛彈、彈道飛彈、空地飛彈,以及大量炮彈和火箭彈,都會像趕集一樣飛過來。特別是炮彈,只用一兩分鐘後就能打過來,如果是制導炮彈或巡飛彈,哪怕是機動式防空飛彈也難以躲避。。
所以說,類似的老式地空飛彈在全新作戰體系面前,被火炮摧毀的可能性也許並不比炸彈和飛彈低多少。(作者: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