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姻緣是要靠珍惜保護的。
學會與自己和解,不要總是糾纏不放,也不要總是去為難自己,唯有放下更多的心事,才能讓自己活得輕鬆和愜意。
曾經,我們總是渴望過熱鬧繁華的生活,總以為這樣就可以擺脫孤單,擺脫無聊,擺脫平庸。
未來的居住問題
但慢慢地,你越來越渴望過簡單,樸素且清淡的平凡日子。
你不再渴望扎到人堆裡去,而是學會了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你不再渴望燈紅酒綠的日子,而是在細水長流中學會了知足。
你不再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肯定,而是學會了跟自己獨處。
有一句話說,平平淡淡才是真,簡簡單單才是福。
其實, 一個人只有學會靜下來,在平淡的日常中,尋找細微的美好和感動,才能活得更加快樂和幸福。
未來職業規劃
人的年齡越大,經歷的也就會越多。
有時,有些人,你總是忘不掉。有些事,你總是看不開。有些過往,你也總是放不下。
其實,過去的,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已經過去了。
孩子的一系列問題
你若總把它們放在心裡,不僅徒增煩惱,也會讓自己難受。
有一句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所以,何不把往事清零,輕裝前行。何不讓愛恨隨風,笑泯恩仇。
人這一生,有得必有失,有取必有舍。
所以,何不去珍惜已擁有,而忘掉那些你已經失去,或者不屬於你的東西呢。
對待婚姻的忠誠度
能接受對方與異性朋友接觸到什麼程度,你們對出軌的定義是什麼,能否接受對方精神出軌或者肉體出軌?
如果不能接受,一定要提前亮出自己的底線。
雙方的經濟情況
個人的資產情況,動產及不動產,婚後財產是共同使用還是分開管理。
個人債務和家庭債務,一方有債,是否共同承擔;
一方是否願意在經濟上資助對方。
雙方的消費觀
消費觀的差距會直接影響婚姻,在戀愛的時候或者結婚之前,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能到了婚後,才想著解決。
前段時間普通工薪階層女子雙十一購物消費30萬買大牌產品,丈夫接受不了想要跳樓,就是一個典型的悲劇。
雙方的家庭問題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
原生家庭中一定有很多你看不慣的問題,為了不讓這些問題出現在你們的家庭中,首先要跟對方說明白。
結婚前不說清楚,結婚後問題浮現出現,剛開始可能會忍著,但隨著忍忍忍,積怨會越來越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雙方的生活習慣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在一段婚姻裡,嫁得真的不僅僅是愛情,也是對方的生活習慣。
可以說,每個人結婚以後,都要習慣對方獨特的生活習慣。
而面對對方的生活習慣,哪些可以容忍,哪些不能接受,都需要好好溝通,避免日後的婚姻毀於細節上。
雙方面對吵架的態度
婚後兩人的生活難免摩擦,假如吵架了,是否可以適時中止,做到冷靜下來傾聽對方訴說,並公平對待對方的想法和抱怨。
此外,吵架中途能否冷靜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做出過激的行為,吵架後能否客觀分析兩個人面對的問題,並攜手克服困難。
有無疾病史
疾病史包括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特別是一些重大、具有遺傳性、影響生育的疾病。
因為這將對你們的婚姻生活產生影響。如果在婚前隱瞞的話,很可能導致對方認為被欺騙了,對伴侶失去信任感。
當然了解是雙向的,另一方同樣要對TA的健康以及家族病史有所了解。
能否接納彼此的朋友
你們喜歡並尊重對方的朋友嗎,如果不喜歡伴侶的某個朋友怎麼辦?
除伴侶和親人外,朋友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社交關係;
但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很大機率會影響未來的人生走向。
值得一提的是,異性朋友也是一個需要探討的話題。
個人的底線是什麼
雙方有什麼東西不能因為婚姻放棄,可能是車、房、錢,可能是事業……
各有各的堅持,提前說明,看對方能不能接受。
當然,有些東西的確需要對方理解,但有些東西也要恰當地為婚姻讓一下步。
如何分配未來家務
家庭事務怎麼分工,比如做飯、打掃,誰來負責……
這些看似瑣粹的事情,往往會變成消磨感情的元兇。
還需要考慮到不同情況:
兩人都上班時如何分配家務,才不會引起抱怨。
當一方全職在家如何分配家務,在家期間或許不能創造經濟價值,能否得到應有的尊重等等。
雙方的優缺點是什麼
情侶在熱戀期只能看到對方的優點,互相迴避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
但婚姻需要長期生活在一起,如果一直壓抑不滿終會迎來大的爆發,所以最好在婚前兩個人把自己的優缺點進行攤牌,確定好對方是否是最合適的結婚人選。
當然有些缺點,諸如家暴等,可能前期對方會隱藏起來甚至不會明說,就需要仔細觀察和調研。
未來家庭中誰來做主
家裡的每一件事都牽涉到由誰來作主,哪些事由男方做主,哪些事由女方做主。
大到買房買車,小到為孩子打疫苗;
包括節假日回家怎麼安排,都需要有人來做決定並掌控風險。
婚姻不可避免會面臨 「權利分配」,為了婚姻的長久發展,每個人都要做出妥協和讓步。
周國平先生曾說:
愛情是人生的珍寶,當我們用婚姻這隻船運載愛情的珍寶時,我們的使命是儘量繞開暗礁,躲開風浪,安全到達目的地。誰要是故意迎風浪而上,固然可以獲得冒險的樂趣,但也說明他對船中的珍寶並不愛惜。
好姻緣是要靠珍惜保護的,珍惜便是緣,緣在珍惜中,珍惜之心亡,則緣盡。
上述15個問題,就像是航海途中的路線圖,讓航行之路更加清晰。
其中某些問題,談論的時候或許會觸發彼此的傷痛,並且一定會有不願意面對的東西。
但相信通過這些問題大家會重新審視兩人的感情,從而做出最適合未來的規劃。
平平淡淡才是真,簡簡單單才是福。
第一:人到一定年紀,學會欲望極簡。
大多數時刻,人的不快樂,並非來源於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是欲望太多,最終讓我們身心巨疲。
原本在這個世上,有太多功名利祿,都是不必要去爭取,也沒必要去強求的。
尤其在人生的下半場,我們都要學會減少欲望。
你慢慢地會明白,外在的虛名浮利,並不能為你帶來真正的快樂,反而會讓你失去更多生命中重要的東西。
健康地活著,平淡的生活,以及家人的平安和陪伴,才是我們奮鬥的最終歸宿,才會令我們真正感到滿足和心安。
第二:人到一定年紀,學會物質極簡。
在生活中,總是有很多人,喜歡囤積東西,也總是捨不得扔掉一些廢棄的東西。
其實人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一旦過量以後,反而會給你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
你擁有的越多,可以選擇的越多,反而越會陷入焦慮之中,也越不知道如何取捨。
人生的下半場,要學會斷舍離。
比如扔掉一年以上不用的衣物,比如拒絕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比如精簡你在日常中所需的物品。
當你的生活越來越簡潔,當你所需要的物質越來越少,你的內心就會越來越充實,也會感到越來越輕鬆。
第三:人到一定年紀,學會社交極簡。
年輕時,我們總以為,多個朋友多條路。於是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推杯換盞,去呼朋喚友。
可有了一些經歷和閱歷後,你會發現朋友其實並不在多,而在於真心和交心。朋友也不必求錦上添花,若能雪中送炭才好。
不必為了合群,勉強自己去走進不屬於你的圈子。也不必為了討好他人,勉強自己去參加不必去的飯局和應酬。
餘生,請多去珍惜那些與你志同道合,且一路陪你歷經風雨,真正值得信賴和深交的好友。
第四:人到一定年紀,學會信息極簡。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每天大部分的閒暇時間都在看手機。
無論是有用的,還是無用的;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是積極的,還是負能量的,我們每天都被無數信息包圍。
其實信息越多,不代表你知道的越多,你掌握的事實就越多。
反而它會誤導你,消耗你,蠶食你的獨立思考能力,甚至給你增加信息過量的負擔和壓力。
所以,學會刪繁就簡,把多餘的信息去掉,定期遠離手機和網際網路,刪除長期不使用的應用。
當你騰出了更多的時間,無論是去讀書學習,還是去鍛鍊身體,你的生活質量都會隨之提升,也會少許多焦慮和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