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且為黃河舞——響徹雲霄的中原迴響

2021-01-11 澎湃新聞

《鄭州日報》版面△

又逢九月,金秋陽光再一次鋪灑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

一年前的9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一錘定音——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

東方風來天地闊,策馬揚鞭再奮蹄!

這一戰略,如同巨椽,擘畫了屬於中部地區發展的新方向、新動能、新目標;這一戰略,如同戰鼓,激發了一億河南人民投身發展、為幸福而奮鬥的新動力、新希望、新未來!

春華秋實,鬥轉星移,轉眼一年。

鳥瞰鄭濟高鐵黃河大橋,景色壯美,如詩如畫

這一年的河南,昂首闊步、逐夢前行;這一年的河南百姓,奮楫篤行、行穩致遠。

這一年,河南高舉發展的旗幟——培育「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的主地標地位,「在黃河全流域率先樹立河南標杆」,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譜寫濃墨重彩的河南篇章!

這一年,鄭州揚起奮進的風帆——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示範區,著力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要為整個流域作出示範提供支撐,讓鄭州沿黃城市的發展特徵充分彰顯出來,讓黃河文化、嵩山文化、古都文化在鄭州充分展示出來,讓鄭州這個國家中心城市應具有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徵充分塑造出來!

這一年,河南黃河沿岸各地市行動了起來,以力拔千鈞的氣魄迎接百年未見之大變局、大機遇;黃河沿岸的百姓們擼起了袖管,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投身對美好生活的奮鬥和創造中。

偉大的時代值得濃墨重彩的書寫,時代華章值得一讀再讀——9月1日起,鄭州報業集團、鄭州日報社啟動了「黃河頌歌——中原迴響」沿黃實地探訪大型系列報導,我們一路行走一路看,一路感慨一路贊,一路風光無限裡,只見氣象萬千滿目新——

16.7萬平方公裡的河南大地上,一億人民凝聚起磅礴之力,放眼璀璨的未來和時代舞臺,我們信心滿懷,我們激情澎湃!

新時代的「黃河號子」

九月的鄭州最是迷人。

少了夏日的燥熱,又不乏草木葳蕤;有了秋日的颯爽,卻還不曾蕭瑟。

此時的黃河渾厚浩蕩,黃河兩岸,鷹擊長空,萬類霜天競自由。

善治國者必重治水。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人民開創了治黃事業新篇章,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蹟。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重視黃河流域的治理、保護和發展。十八大以來,沿黃九省區都留下了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足跡。僅僅這兩年內,總書記就走遍了其中六省——去年在內蒙古、甘肅、河南,今年4月赴陝西、5月在山西、6月到寧夏……

特殊的時間節點,勾起深沉的歷史記憶,啟迪前行的方向。

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一年前——

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鄭州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由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並列為重大國家戰略。

今年全國兩會,「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一系列舉措,猶如春風至,河南大地書寫出新的奇蹟。

夢想照亮前方路,夢想激勵腳下行。

黃土地上的金色希望

巍巍嵩嶽,綿綿太行;群山疊翠,曲水蕩漾。

九月的黃河兩岸,白楊樹高聳雲端,黃土地上碩果壓枝,燦爛的陽光將這片廣袤大地渲染得一片斑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整整一年了。

對於黃河穿流而過的河南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戰略新機遇——

這一年,河南提出了年度工作要點:抓住立足河南在黃河流域的獨特區位,把握沿黃地區生態特點和資源稟賦,著力構建以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為「塔尖」、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為「塔腰」、關鍵環節專項政策為「塔基」的「金字塔」規劃政策體系,在黃河全流域率先樹立河南標杆。

對於黃河穿城而過的鄭州而言,這是勢如破竹的歷史新篇章——

這一年,鄭州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規劃建設工作,積極推進貫徹落實黃河戰略的思路變成方案、方案變成行動。目前,鄭州已經形成了「1+1+1+N」規劃方案體系,即:「一個報告」,鄭州建設核心示範區重大戰略研究報告;「一個規劃」,鄭州建設核心示範區總體發展規劃;「一個方案」,鄭州建設核心示範區起步區方案;以及起步區建設、文化博物旅遊、防洪工程與水資源、生態綜合治理、交通工程等系列三年行動計劃,讓黃河文化、嵩山文化、古都文化在鄭州得到充分展示,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提供支撐。

對於同樣依河而居的河南省內的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新鄉、開封、濮陽七市,也以堅定的步伐、奮進的姿態、昂首的步調,書寫著江河鋪長卷的發展詩篇,譜寫著鬼蛇舞椽筆的歷史新篇。

而今,一河與一億河南人民,共同穿越歷史與未來,共同書寫夢想和期待。

且看江山如此多嬌

一年時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在中原大地上迸發出怎樣的偉力?

一年時間,這個因河而名、因河而興的中部大省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從9月1日起,鄭州報業集團、鄭州日報社「黃河頌歌——中原迴響」沿黃實地探訪大型系列報導正式啟動,我們兵分四路,沿黃河自西向東,先後走訪黃河途經河南的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鄭州、新鄉、開封、濮陽八市,黃河流經鄭州的鞏義、滎陽、惠濟、金水、中牟五縣(市)區進行實地探訪報導。

一路看來,氣象萬千。

我們看到了晨曦中雲蒸霞蔚的黃河,也看到了夕陽裡如金似練的黃河;我們俯視過如瀑咆哮的黃河,也仰望過蔚為壯觀的地上懸河;我們看到了黃河岸邊的秋水共長天一色,也偶遇了驚起一灘鷗鷺或落霞與孤鶩齊飛;我們傾聽著沿岸如同渾厚黃河號子般的生產聲,也聽到了百姓樸實而滿足的笑聲;我們為蛙聲裡人們話豐年而感到喜悅,也為艱難卻顯著的脫貧攻堅故事而感動;我們為河南這一糧食大省的機械化操作而欣喜,更為新舊產能更替的劃時代發展而震動……

讓我們沿著黃河的軌跡,再次回訪這一路的風景與見聞: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前,黃河水奔騰咆哮,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如今,三門峽致力於寫好山水文章,描繪綠色畫卷。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作為十三朝古都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洛陽,堅持「生態保護為先,確保安瀾為底,統籌治理為要,傳承文化為魂,高質量發展為本」的思路,全力答好時代新答卷。

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濟源堅持黃河安瀾這一底線,守住保護治理這一核心,抓住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傳承黃河文化這一根脈,發揚愚公精神,正在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交響曲濟源樂章。

千支萬流,結於焦作;千裡「懸河」,起於焦作;千裡長堤,起於焦作。一年來,焦作市總結出焦作黃河文化十大特色資源,研究制訂了《焦作市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三年工作計劃》,奮力譜寫「黃河大合唱」焦作篇章。

沐浴著國家戰略的春風,新鄉奏響了慷慨激昂的發展交響曲,正在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生態保護的展示區、鄉村振興的樣板區、自主創新的示範區、改革開放的試驗區」。

開封錨定發展目標——生態修復、保護為先;堅持統籌「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堅持複合型廊道功能帶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一帶、一館、一城、一中心、一講述地」,奮力譜寫新時代開封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在帝舜故裡,華夏龍都濮陽,正在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帶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建設「一廊道一樞紐,三區兩基地」為抓手,積極探索生態富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最後,看一看省會鄭州——

一年來,鄭州按照「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總要求,聚焦生態保護、汙染治理、黃河安瀾、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高質量發展、文化傳承等重點,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化推進,結合黃河中下遊的特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著力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規劃建設工作,積極推進貫徹落實黃河戰略的思路變成方案、方案變成行動。

漫步美麗的黃河觀光大道,清風徐來,神清氣爽

一年來,在黃河戰略實施過程中,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把握機遇,承擔使命,積極作為,在確保黃河安瀾的前提下,大力恢復黃河生態,著力展現黃河風景之美、文化之魅,讓黃河成為一條安全河、生態河、景觀河、文化河、幸福河,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鞏義、滎陽、惠濟、金水、中牟,黃河途經的縣(市)區行動起來了;黃河未曾途經的縣(市)區也緊鑼密鼓地加入到黃河大合唱中……

所到之處,我們驚嘆於黃河之變——黃河之變中最美的是生態,最甜的是脫貧,最令人充滿信心的是沿河各地求解高質量發展!

我們與這個時代同頻共振

一路走來,發展的脈動、心中的激動,我們用筆墨、用鏡頭、用視頻記錄,我們用心靈、用真情感悟。我們希望可以全面展現河南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實踐探索,為河南落實黃河戰略助力加油。

一呼百應,是因為共同的期待與夢想——連日來,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鄭州平臺、鄭州日報新媒體矩陣和今日頭條及澎湃、搜狐、百度、網易、鳳凰等新聞平臺紛紛轉載轉發,一些兄弟媒體、業內人士也紛紛轉發或點讚評論,更多的人在朋友圈轉發,一時間,「黃河故事的中原迴響」,更是在人們心中同頻共振。

聚浩蕩而擊中流,集百川而惠蒼生——

這條全長約5464公裡的黃河啊,從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支脈而下,自西向東,一路長風高浪飛灑。這條永遠奮進的大河啊,催化了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潤澤了縱橫一萬裡乾旱的北中國土地、滋養了一代代沿黃百姓。

此時此刻,奔湧的黃河水湧動著希望的春潮奔向深海;陽光下渾厚耀眼的黃河水發出的光芒照向遠方——

而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整整一年了。

且聽中原迴響,風雨兼程中書寫著「中部奇蹟」;

且聽中原迴響,春風化雨中成就著不竭動力;

且聽中原迴響,昂首闊步裡合奏著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

東方欲曉,前路迢迢。

聽,黃河奔騰的壯歌,聲韻悠長……

鄭報全媒體記者 孫新鋒 李娜 文 馬健 圖

相關焦點

  • 「黃河文化與中原文獻中心」揭牌成立
    12月22日,「黃河文化與中原文獻中心」在省圖書館揭牌成立,這意味著我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又增添了一個新的陣地,中原文獻典藏和研究又創建了一個新的載體。    「黃河文化與中原文獻中心」是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合作在省圖書館創立,進行宣傳推介黃河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閱讀服務平臺。
  • 河南工程學院舉辦「黃河文化與中原文化」學術報告會
    會議邀請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河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夏林博士作題為「黃河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學術報告。文科院部科研院長、科研辦主任、南水北調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科研骨幹以及師生代表等100餘人聆聽了報告會,會議由副校長賀金鳳主持。
  • 【黃河頌歌—中原迴響】鄭州站·中牟篇:風光兩岸畫「中」收
    舉棋落子河田間「覽百川之洪壯兮,莫尚美於黃河。潛崑崙之峻極兮,出積石之嵯峨。」晉代成公綏的《黃河賦》如是描寫黃河奔湧。千百年來,這奔騰不息的黃河孕育著中華文明,也哺育著沿黃兩岸勤勞勇敢的中原兒女!去年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北鄰黃河的萬灘鎮,也被納入鄭州市城鄉結合部綜合整治試點,七裡店村由此成為精細化改造的樣板村,安裝太陽能路燈、鋪設汙水管道、設計樹脂立面牆體……一系列美化行動的開展,讓這個黃河岸邊的小村莊煥然一新。
  • 舞蹈史詩《黃河》盛世開幕,這個夜晚因黃河而激昂澎湃
    第二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選自李白《將進酒》豪放詩篇的浪漫意象。光未然詞、冼星海曲的《黃河大合唱》 作為基礎,擇選了鋼琴協奏曲《黃河》的部分段落,四個舞蹈《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憤》、《保衛黃河》讓歷史定格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
  • 黃河之濱也很美,湖畔水鳥舞翩躚!
    黃河之濱也很美,湖畔水鳥舞翩躚!凌空展翅 何耐江 攝近年來,隨著蘭州市生態文明建設奮力推進,「蘭州藍」成為靚麗名片,黃河蘭州段水域生態環境不斷優化,來蘭越冬的候鳥數量逐年攀升,其中不少候鳥選擇了水草豐美的黃河銀灘溼地。
  • 解密唐代「健舞」胡旋舞,讓絲路文化「旋」起來
    北周時傳入中原。胡旋舞在唐開元年間最為風靡,晚唐時《樂府雜錄》將胡旋舞與胡騰舞、柘枝舞等一起,列入「健舞」類。《新唐書。禮樂志》記載:「胡旋舞,舞者立毯上,旋轉如風。」 白居易《胡旋女》詩云:「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歌一聲雙袖舉……」均與莫高窟第220窟所繪舞姿正好吻合。新唐書·西域傳》云:「開元初,(康國)供鎖子鎧、水精杯、瑪瑙瓶、鴕鳥卵及越諾、侏儒、胡旋女子。」
  • 中原大戰兩渡黃河,石友三臨陣倒戈,為何卻令反蔣眾人心灰意冷?
    為此汪精衛離開鄭州,繼續向太原趕路,途中他決定和陳公博一起去拜訪一下雜牌軍中實力較強且風評較差的石友三。其實石友三之所以會表現得如此果決,跟閻錫山有著很大的關係,在中原大戰爆發之前閻錫山為了拉攏石友三,承諾將山東劃歸石友三麾下。
  • 唐代舞蹈充滿野性和活力:健舞促使大唐舞蹈,逐漸走向繁榮
    因為統治者的喜愛,才為唐朝的樂舞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大量胡舞被引入中原,與中原文化相互融合。 胡舞在唐時不光己經融入到本土舞蹈中,甚至引領社會風氣,"胡風胡韻"漸成時尚。當這種舞蹈在整個大唐廣為流行時,所謂的"胡"字也就悄悄地被消融整改為"健"字。
  • 中原在哪裡?河南可以自稱中原嗎?
    古代中國,夏商周三代的國土疆域主要在黃河中下遊地區,西周建立後,認為河南洛陽為天下之中,所謂「八方之廣,周洛為中」。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河洛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臟地帶。先秦時期已有雒邑(今洛陽)為天下中心的說法。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
  • 「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京開幕
    當日,「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作品共計110餘幅,以國畫、油畫為主。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3日。 新華社記者 王乙傑 攝
  • 什麼是黃河?一部《黃河史》的現代啟示
    看著無數仁人志士留下的過去黃河治理的豐富文獻,看著技術進步帶給黃河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新時代致力於發展黃河的有志人士,則有必要翻開黃河從古至今在中原大地上奔湧而過的畫卷,重新認識這條既讓人心生敬佩,又讓人心存畏懼的母親河。出於這個目的,我拜讀了魯樞元和陳先德寫的《黃河史》一書。
  • 「中原」僅僅是指的河南嗎?事實上,古代中原範圍很廣
    在中國古代的史料和典籍中,把今天的河南一帶稱作是「中原」。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難道古代的中原就僅僅是指河南嗎? 其實,據史料記載,中原,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平原、原野,相對於邊疆地區的對應區域的稱呼即中土、中州;狹義上指河南一帶。
  • 阜陽上空響徹雲霄!
    阜陽上空響徹雲霄!阜陽上空響徹雲霄!》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
  • 宋曉明 行走中原
    路邊牌子上的廣告提醒這裡有黃河三峽。雖然以前多次見黃河,真正見識了它的渾濁發黃。但在垣曲、三門峽、蘭州,我也看到了它的另一面。這些地方的黃河應該改一改名字了,有些地段完全可以叫做綠河或是碧河。水清澈了,像任何一條別處見過的綠色的河。像流經雲南昭通峽谷裡的金沙江;像拉薩河;像湘西澧水。乾淨的黃河引來白天鵝。乾旱北方迎來白天鵝,這是黃河給大家的新面孔。
  •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演出成功舉辦
    原標題:青春之光閃耀黃河之濱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演出成功舉辦 展示青春風採,放飛藝術夢想。7月19日晚,「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文藝演出,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流動舞臺車上精彩上演。
  • 我和龍華英烈的故事|菊舞盛世 珍愛和平——為英烈獻一束花,種一棵...
    我和龍華英烈的故事|菊舞盛世 珍愛和平——為英烈獻一束花,種一棵樹!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
  • 龍騰盛世 同舞百姓情,歡樂楚溈 共迎萬家福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龍騰盛世,同舞百姓情 歡樂楚溈,共迎萬家福 7月5日 「龍騰盛世歡樂楚溈」
  • 響徹雲霄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響徹雲霄,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出自: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近義詞有:響徹雲際、響遏行雲,反義詞有:悶聲不響,響徹雲霄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響亮。響徹雲霄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響徹雲霄(xiǎng chè yún xiāo)成語釋義: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成語出處: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 【地評線】百花爭豔絢中原
    曾被摁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會以這次電影節為契機,浴火重生,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也必將因此而煥發新的光華。  一座城市的美好,一個地區的繁榮,不僅需要物質條件的不斷進步,也需要精神文化財富的同步增長。在今天的區域競爭中,文化越來越成為不可或缺的動力和底氣,這是區域發展的軟實力,也是一個地方始終葆有旺盛精氣神的根基所在。
  • 黃河千年發展史:黃河之黃,黃從何來?
    這些文獻中所說的「河」、「河水」均是指現在的黃河。黃河泥沙含量增加,且導致河水尚黃大概始於春秋及其後期。成書於春秋末年的《左傳》中就有「俟河水之清,人壽幾何」的慨嘆。後漸有「濁河」、「黃河」的記載:「夫齊,東有琅琊、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文中的「濁河」,指的就是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