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農產品批發市場實施規範化管理...

2020-12-17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李琅/文

為推動重慶食品安全工作改革創新發展、健全和完善符合重慶市情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近日,重慶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渝委發〔2020〕4號,以下簡稱《措施》)。今日,重慶市食藥安辦有關負責人對《措施》進行詳細解讀。

解讀:

1、《措施》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市食藥安辦:《措施》提出11個方面48條具體措施,將重點工作細化為85項具體任務,並逐項明確責任單位,確保落實到位。

2、《措施》有哪些改革創新舉措?

市食藥安辦:提出多項符合重慶市情的創新舉措,例如在實施最嚴格的監管方面,提出淨化產地環境,加強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嚴把糧食收儲關、食品生產加工關、流通銷售關、餐飲服務關,提出到2020年所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部實施規範化管理。在基層基礎方面,提出充實基層工作力量,為每個村(社區)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加強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強化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專業力量建設等。在科技創新方面,提出支持在3個市級檢驗檢測機構建立博士後工作站,重點突破新型動植物疫病、輻照食品及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等工作。在智慧監管方面,提出加快建設「一平臺一系統」,即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信息平臺和智慧食品安全監管系統等。

3、《措施》對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有何具體要求?

市食藥安辦:《措施》要求,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要率先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良好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等管理體系。生產經營者要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建立食品安全知識考試制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的食品安全法規知識考試要達到合格標準,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崗位人員的法規知識抽查考核合格率要達到90%以上。依法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自查評價,加強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控制,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要達到90%以上。同時要求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其生產經營的產品追溯負責,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智能溯源基本覆蓋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全市國家級、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條件的「菜籃子」產品、品牌農產品等規模主體及其產品全面實現可追溯,農業農村系統認定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100%納入追溯管理。此外,《措施》還要求生產經營者積極投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肉蛋奶和白酒生產企業、集體用餐單位、農村集體聚餐、大宗食品配送單位、中央廚房和配餐單位要主動購買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鼓勵有條件的中小企業積極投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等。

4、《措施》對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有哪些具體要求?

市食藥安辦:《措施》提出開展10項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以點帶面解決突出問題。

——實施風險監測評估和標準制定專項行動。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開展食品中主要危害因素的風險評估。

——實施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淨化行動。推進高毒高風險農藥淘汰工作,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獸藥抗菌藥治理行動。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和種植結構調整。

——實施乳製品質量提升行動。鼓勵乳製品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要達到100%。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銷售。

——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園)長負責制,建立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全面推行「明廚亮灶」。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實施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開展綜合治理,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三無」、假冒、劣質、過期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取締「黑工廠」「黑窩點」和「黑作坊」。

——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實施餐飲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和餐飲服務標準化管理。規範大眾餐飲服務。提升餐飲外賣食品安全性。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實施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欺詐和虛假宣傳等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傳銷。做好消費者維權服務工作。

——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行動。完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

——實施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嚴格進口食品安全監管和風險監測。加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嚴厲打擊食品走私。

——實施「雙安雙創」示範引領行動。穩步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和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

相關焦點

  • 長春加強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規範化建設
    本報訊 王志輝 延明澤 6月11日,吉林省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了食用農產批發市場規範化建設工作推進會。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於艇,局食品流通監管處、相關分局及3家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和4家較大規模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負責人共計30餘人參加會議。
  • 從產地準出到市場準入,雲南食用農產品交易有新規
    ●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實施範圍 進入雲南省轄區內通過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含農貿市場)、商場、超市、便利店等銷售的食用農產品。 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條件 1.實施市場準入的食用農產品,入場銷售者應當按照《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令20號)要求,出具符合下列要求的證明: (1)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等集中交易市場,必須提供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或者產地證明
  • 吉林舉行2020年跨境電商業務開展情況及海關監管新政解讀發布會
    指導場所經營人按照快遞類監管作業場所設置規範進行整改,合理規劃跨境電商作業區域,規範場所監控攝像頭設置;全面摸底調研長春關區跨境電商業務現場監管設施情況,加強監管設施配套保障,優先為長春興隆綜保區和琿春綜保區跨境電商監管現場配置機檢CT機,且均加載海關智能審圖系統,通過對禁限物品自動報警輔助提高監管精準度,不斷提升跨境電商智能化監管水平。  四是不斷優化跨境電商監管模式。
  • 海關總署解讀消費者下單跨境電商的「正確姿勢」
    所謂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是指中國境內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經營者自境外購買商品,並通過「網購保稅進口」或「直購進口」運遞進境的消費行為。這兩種跨境購物方式在海關的監管方式代碼分別為1210和9610。據了解,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下單,首先應該確認所購商品屬於我國跨境電商進口商品清單之列。
  • 跨境一周:海關總署增列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代碼
    「增列跨境B2B監管代碼的新規相當於重新定義了跨境電商平臺企業」、「此次新政對我們是一大利好」、「我們的行業終於要成為主流了」……多家跨境B2B平臺都向億邦動力指出此次新政帶來的積極意義。與此同時,他們也都在期待進一步的實施細則:「具體情況如何,仍需等待稅收及外匯等相關細節措施的出臺。」
  • 海關小課堂|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
    當前,跨境電商進口商品已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如何讓消費者能省時省力地享受「全球購」便捷的購物體驗成為跨境電商企業十分關注的問題。那麼,今天就聽小編講一講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1210)模式,手把手教你掌握業務技能。
  • 海關總署:上半年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今年上半年,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其中出口增長28.7%,進口增長24.4%。作為新型貿易業態,跨境電商憑藉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和交易鏈條短等優勢逆勢上揚,為外貿企業應對疫情衝擊發揮了積極作用。
  • 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是什麼意思?跨境電商新零售模式及優勢
    而跨境產品和新零售能夠擦除火花嗎?一起來看下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 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是什麼意思 新零售是什麼,從定義上來看,新零售就是傳統零售結合網際網路,再通過大數據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種零售方式。而跨境電商新零售,顧名思義就是新零售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 發改委等23部門發文:優化國內市場供給 改善進口商品供給
    落實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和相關監管政策,除國家明令暫停進口的疫區商品以及因出現重大質量安全風險而啟動風險應急處置的商品外,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進一步暢通商品退換貨通道。優化網絡營銷生態,規範大型跨境電商平臺管理,鼓勵線上率先實現境內外商品同款同價。
  • 來源可查 去向可追 責任可究 我市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管控
    全市開展冷藏冷凍食品檢查   陳 瑋  攝近日,市商務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商務系統積極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全面加強冷鏈食品包裝及大型農貿市場、水產品批發市場、超市、餐飲企業、住宿企業等場所的環境、物表、人員的監管監測,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管控
  • 泉州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
    年銷售金額總量超過50億元,年發貨量9000萬件,銷售額過億元企業超過10家,跨境電商出口規模保持30%的年增長率。 眾齊網絡是在這個圈裡迅速成長的一家跨境電商企業,從一開始涉足歐美多個跨境平臺業務,到兩年前主攻東南亞市場,企業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在線購物網站Lazada福建地區鞋品的銷售冠軍。「在未來較長的時間裡,跨境電商板塊還會有比較大的增長。」
  • 蕪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
    搭建蕪湖綜試區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海關、稅務、外匯管理、市場監管、商務、郵政、金融、物流等部門數據交換,推動監管部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電商企業、物流企業之間信息互聯互通。5.推進通關模式便利高效。貫徹執行通關便利化有關規定,提升通關效率。對符合條件的出口商品採取「清單核放、匯總統計」方式辦理報關手續,進口實行「稅款擔保、集中繳納、代扣代繳」通關模式。
  • 國辦發布推進外貿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特色發展水平,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嚴把供應鏈質量關。加強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建設。建設一批重點出口產品質量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進與重點出口市場認證證書和檢測結果互認。鼓勵企業使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充分利用國際認可的產品檢測和認證體系,按照國際標準開展生產和質量檢驗。
  • 降低中小微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門檻 成都試點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
    為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外貿新業態發展,日前海關總署發布《關於擴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範圍的公告》,在第一批10個海關的基礎上,新增包括成都在內的12個直屬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企業可以一次登記、一點對接,享受海關允許轉關、優先查驗、便利退貨管理等優惠政策,全程通關無紙化,申報更加便捷。
  • 1-11月金華跨境電商進出口44.7億元 同比增長288.3%
    1-11月金華跨境電商進出口44.7億元 同比增長288.3% 12月17日消息,今年金華市跨境電商發展較快,據統計,1-11月,金華市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44.7
  • 太原跨境電商綜試區這樣布局
    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以「數位化監管+數位化貿易+數位化服務」為基本特徵的高效安全監管、線上線下融合、出口進口並舉、服務體系完善、產業鏈條完整的跨境電商發展格局。全市力爭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3億元,跨境電商 B2B 進出口額增速30%以上。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100家,建立3至5個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園區,從業人員超過2000人。
  • 北京市商務局關於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下加強食品冷鏈物流管理的...
    各有關企業、各有關部門:   為加強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下食品冷鏈物流全流程規範化服務,補齊短板,消除風險隱患,確保冷鏈物流規範化操作,對運輸、儲存、銷售等各環節操作提供指引,特制訂本通知。對於進口冷鏈食品,進口商或貨主應配合相關部門對食品及其包裝進行採樣檢測。對於外埠進京食品,經銷商應主動向供應商索取相關食品安全和防疫需求檢測信息。對於本地肉類屠宰、加工、經營企業,應嚴格執行冷鏈食品的相關質量管理規範和操作規範,加強環境衛生管理。進口商或貨主如委託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運輸、倉儲等服務,在將貨物交付第三方物流公司時,應主動將相關食品安全和防疫需求的檢測信息提供給第三方物流公司。
  • 2020年東南亞跨境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預測 獨立站興起
    2020年1月,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選定50個城市和地區;海南島被納入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試點範圍,創造了良好的局面跨境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發展機遇。回顧全球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跨境電子商務已經從傳統的外貿電子商務發展到了外貿電子商務,並在未來發展成為跨境電子商務。
  • 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
    據微信公號「國家郵政局」7月9日消息,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一是規模質效持續提高。打造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年業務量超百萬件項目163個,農村地區年收投快件超過150億件,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8700億元。「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產業扶貧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幫助銷售農產品3.67億元,成為農村增收新源泉。加速構建國際寄遞網絡。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猛料:網易考拉黑五銷售額達去年5.5倍,豌豆公主...
    國務院下調部分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 雨果網消息:雨果網消息,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通過,並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將對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進行調整。該通知自2017年12月1日開始實施。業內人士稱,關稅下調,無論對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