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電影節之旅,除了吐槽我們還剩下些什麼?

2020-12-19 騰訊網

作者:王小笨

編輯:木村拓周

如果你有關注一些電影相關的垂直媒體,那你恐怕早就已經看了不少有關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吐槽了。

說得狠的,直接給海南電影節冠上了「國內最差電影節」的稱號,留點面子的,也會多多少少提到那些問題:主會場海棠灣萬達影城甲醛超標、交通和飲食十分不便以及稍顯隨意和混亂的排片、撤片。以至於在出發前看到這些吐槽的我,專門往行李箱裡塞了三包泡麵和兩個 N95口罩。

沒必要再去重複這些已經被確認的事實性吐槽,它們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紓解身處其中的人的情緒,但對於不在現場的人,它們更像是一種隔岸觀火。

跑了兩年電影節,各種信息與感受一直在提醒我,電影節實際上是一項非常小眾的活動。對於我們這些有著優勢條件,同時還算熱愛電影的人來說,參加電影節的確是一種季節性的標識,給這一年的電影生活釘上一個個節點。

但如果說在大城市的年輕人準時盯著購票 APP ,搶幾張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或者義大利電影大師展電影票,已經是很「難」;那舟車勞頓地趕到平遙、西寧乃至海南專門看幾場電影,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個稱得上奢侈的選擇。

電影節和地方文旅產業綁定的操作方法,有時會令你產生一種電影已經變成了某地「城市名片」的錯覺。通常來說,這種錯覺會在你到達當地時就被迅速消解。

今年海南電影節的舉辦地從市區便利的紅樹林度假中心換到了遙遠的海棠灣,於是也被人戲稱為海棠灣電影節。我住的那家酒店,在電影節期間正在舉辦賓利的品牌活動,每天大量衣著光鮮的人圍著價值不菲的汽車出出入入,存在感遠超電影節本身。

電影媒體「陀螺電影」透露過,今年海南電影節之所以搬離紅樹林,是因為組委會至今沒能跟紅樹林度假世界結算去年電影節的所有款項。而同樣的時間,三亞車展正在那裡舉辦,對場地方來說,這顯然是一門更好的生意。畢竟坐在計程車上,聽著電臺廣播裡主持人不斷重複沃爾沃全系降價6萬塊起,連我這個買不起車的外地人都有點心動。

這不是去海南參加電影節獨有的幻滅感。我清楚地記得我剛到平遙參加影展的那個下午,許多逛完了古城的老人正在城門前熱熱鬧鬧地集合,他們屬於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個個旅遊團,那天正值平遙古城不收門票的工作日,影評人海老鼠早就給這種影展現象定過調了,「電影不出電影宮」。

甚至是已經嘗試了多年,一直試圖用露天放映這種最傳統的形式,拉近與西寧當地市民距離的 FIRST 青年電影展,也是直到今年才有了一種電影節和本地文化生活有互動的感覺。但你也難說,這種參與和互動,是不是和幾步之遙的美食節關係更直接。

一方面,作為「城市文化名片」的電影節,在真實的城市生活中幾乎引起不了什麼波瀾;另一方面,電影節在社交網絡上的傳播能量又一點不低,每當電影節來臨的時候,我的朋友圈都會被各種相關信息完全填滿。

這大概要歸功(或者歸罪)於社交網絡幫我們更高效地找到了同溫層。之前一位做了萬瑪才旦對談的朋友開玩笑說,《氣球》上映前後他在信息流上刷到的相關內容之多,讓他以為那部電影會是一部絕對的票房爆款,但即便導演出來大聲疾呼排片太低,《氣球》最後票房也只是600萬出頭——對了,海南電影節去年的創投單元獎金池碰巧也是600萬。

600萬是海南電影節口中「全球電影創投會中最具吸引力的獎勵機制」,600萬又是一部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的中國電影,在全國上映半個多月拿下的全部票房。同一個數字在電影節創投單元和真實的電影市場中指向了完全不同的意味。

在電影節我們熱烈地討論著那些最新的電影,但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現實,那裡放映的大部分電影甚至都沒有機會和觀眾見面。即便在電影節展收穫了名聲,但真正走到觀眾面前的時候,往往也是應者寥寥。就在不久前上映的《日光之下》,在去年的平遙影展拿到了兩項大獎,但真正被人記住的還是票房僅有30萬和導演準備賣房子拍自己的下一部電影。

和商業世界銜接的無力,也讓國內電影節在打造品牌、吸引影迷這件事上走得更加激進。

提高首映率是一個最常用的方法。越來越多電影節對參展影片提出亞洲首映乃至世界首映的要求,但這就意味著選片時「是否擁有首映權」這件事的權重在不斷提高,有時候甚至會超越了電影質量本身,以至於出現了所謂的平遙「爛片三巨頭」事件。如果不是平遙易主的大新聞,這些爛片才是2020年的平遙留給大家最深刻的印象。

而這些質量並不拔尖的電影,在電影節迎來了它們誕生後的第一批觀眾,但同時也是最苛刻的觀眾——重度影迷。一旦質量不過關,迎接它們的就是一波毫不留情的差評,我聽了不止一個做發行的朋友向我感嘆,這些開分就不及格的電影節電影,「到時候宣發可怎麼做啊」。事實上今年的海南電影節上就有幾部即將上映的電影選擇了內部觀影的形式,部分目的就是保護開分。

而如果這些質量不過關的電影越來越多,電影節對於觀眾的吸引力勢必進一步大打折扣。

今年全球各地的電影節都面臨著疫情衝擊的局面,許多電影節在保留部分線下觀影環節之外,也增設了線上觀影環節,也就是所謂的「線上電影節」。事實上,如果你足夠有心,今年大部分熱門的藝術電影早就能在全球各地的線上影展刷完了——我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紀錄片電影節的線上影展看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迷航》,也在澳門線上影展看了獲得鹿特丹金虎獎的《她房間裡的雲》,而我也並不算什麼特別硬核的影迷。

海南電影節上我還認識了一位工程師影迷,她今年在海外線上影展看了很多片子,她和我討論起了在芝加哥線上影展看的《野馬分鬃》,和國內影展版本到底有何刪改,對她來說跑來電影節看電影,成了一種在大銀幕上完成的二刷,即便這聽起來有點弔詭。

這就是電影節所面臨的真實處境:它的參與門檻,註定了它很難服務廣大電影觀眾,它的核心用戶必定是重度影迷;但是反過來,服務重度影迷並沒有辦法在商業上讓電影節的邏輯自洽。甚至在優質影片存量不足的時候(例如受到疫情衝擊的當下),參與電影節會讓質量不夠好的電影在未上映的情況下就背上低評分包袱,進一步縮減其將來上映回收成本和盈利的可能性。

在各種意義上,國內電影節都在努力服務和扶持中國電影;但在現實層面,電影節們似乎又都沒做好這件事情。

在商業上的不自洽,讓電影節不得不重度依賴政府支持。全世界的電影節都這樣,坎城電影節超過一半的成本來自公立財政,威尼斯電影節同樣需要依靠義大利文化部。但在國內,電影節需要的支持更全面,不只是預算。

表面上看起來,電影節總是和紅毯、明星、酒會這些光鮮亮麗的詞彙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在旅遊城市的旅遊旺季,如何讓場地、酒店、影院等指著這段時間創收的各單位配合一個人流量不高的電影節活動,在地品牌、企業如何互惠地參與到這張「城市名片」當中,這些都要求主辦方有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

這些能力一方面要有外部支持,一方面要有內部健康、持續的團隊。今年海南電影節還有一個背景,這是一個全新的團隊剛剛接手的第一屆海南電影節——一種說法是上一屆團隊由於被拖欠工資逐漸離開,累積下來的寶貴經驗也沒有得到繼承,而海南電影節資金鍊的緊張則和相關部門批預算的流程周期和完成度有關。

如果一個地方無法給電影節提供真正的參與感和全面的支持,電影節很難辦好。今年賈樟柯所代表的平遙電影節策展方,和平遙當地政府之間的那場羅生門,大家也看到了。

總而言之,限於政府關係、資金問題和團隊策展能力,電影節的美好願望在落地之後,往往呈現出一種混亂的局面,甚至是今年海南電影節這種「災難級別」的後果。

海南電影節落幕那天,我刷到了工作人員的一條朋友圈,他說批評照單全收,2021再成長。對於這樣一個今年剛剛接手電影節的年輕團隊來說,他們已經做了他們能做的一切,他們的辛苦所有人也都看在眼裡,但除了把矛頭指向背後的那一團難以言說的混沌,我也實在不知道,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對了,除了操辦節展層面,電影節當然也面臨著整個中國電影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

在 FIRST 的時候,我有問過策展人為什麼出身 FIRST 的導演鄭陸心源,今年卻沒有帶著《她房間裡的雲》回到 FIRST,他給我的答案很委婉,大意是他覺得現在還不是這部電影和國內觀眾見面的最好時機,但是看完電影之後我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不做刪減,即便是在相對寬鬆的電影節環境,這部電影也沒辦法真的放映。

在海南電影節讓我印象深刻的兩部華語電影《烏海》和《落地生》,電影質量拋開不談,它們都在劇本內部完成了某種自我審查,戾氣不能一衝到底,惡最終還是要被懲戒,中美關係不佳的大背景下,落葉歸根也要成為主角最終的歸宿。

如果未來疫情得不到根本性的控制,電影的質量和完整表達難以為繼,觀影體驗又被人吐槽個不停,除了大銀幕所帶來的獨一無二的觀影感受這一點,相比於線上影展,電影節又有多少獨特的吸引人的魅力呢?還會有多少人願意不遠千裡,像候鳥一樣奔赴一個個電影節?

海南電影節接近尾聲的那天傍晚,金基德去世突然傳來,我所在的幾個影展媒體群瞬間炸開了鍋,大家用各種方式在確認著這個消息。當消息成為既定事實,社交網絡上也呈現出兩種聲音的對撞,一方面金基德是我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電影大師,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在 Metoo 運動中倒下的名人之一。很多人在懷念他,也有很多人認為他罪有應得。

我想起年少時偷偷在某個充斥著混亂廣告的網站,下載金基德頗有禁忌色彩的電影,並為其中的畫面深深震撼的日子。那時候電影承載了熱愛文藝的年輕人大量共同記憶,但如今我們的文化娛樂生活選擇無比豐富,成本無比輕巧,電影已經很難承載一大批人甚至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了。

遊戲、社交軟體、短視頻、信息流,今天能讓我們沉迷的娛樂選項太多了;疫情的半年停工使很多人到現在都沒恢復去電影院觀影的習慣,而下半年來大熒幕上的國產電影,幾乎讓人有了一種除了主旋律我們幾乎一無所有的錯覺。在這樣複雜的大環境下,電影行業已經如此,我們又能苛責電影節什麼呢?

說來慚愧,每次參加電影節,我並不太像很多專業電影媒體的朋友一樣專注刷片子。在海南電影節,第一導演的主理人法蘭西膠片一共看了35部電影,他告訴我,因為今年取消了評獎環節,「必須得有人把這裡發生了什麼帶出去。」

我非常尊重他的這種毅力,這也是很多媒體人的常態,但今年海南電影節讓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一些與電影無關的畫面。

比如剛到海南的那天,二區六樓樂隊在電影節官方酒店的草坪上辦了場演出。露天海風小舞臺,對於一場樂隊演出來說,那是一個堪稱完美的場景,演出最後女主唱選了一首和電影《星際穿越》有關的歌,在唱之前她說了一句,「找到我們很容易,做個夢就好了」。

過去體驗和電影有關的記憶很容易,做個夢就好了,但是未來呢,這一切還會如此簡單嗎?我不知道,就把它作為一個美好的希望吧。

相關焦點

  • 沒了搜狗,搜狐還剩下些什麼?
    一方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搜狗長期給搜狐貢獻真金白銀,2020年一季度搜狐營收4. 36億美元,其中來自搜索及搜索相關廣告業務收入為2. 38 億美元,可見搜狗貢獻收入已超過一半。另一方面,騰訊2013年戰略投資搜狗、搜狗2017年赴美IPO,都讓搜狐「在桌子上看到了錢」。
  • 網劇《奇門遁甲2020》,除了山寨和借鑑,還剩下些什麼
    近期,《奇門遁甲2020》開始在某平臺上播出,影片講得是妖人畢方想得到是「甲」,打開盤古墓,釋放妖族,被霧隱門阻止的故事。故事一開始,一個土匪劉三省來到八角酒樓,被春春的兒子,也就是一隻蜘蛛精吃掉,然後畢方附體在了劉三省身上。
  • 銀時之魂遊戲即將停運,銀魂粉絲還剩下什麼?
    難過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吐槽…喂,你們是銀魂看多了,養成了吐槽的習慣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當然,除了給銀時充錢,也可以給登勢婆婆充錢!這上面似乎給了一個神奇的公式...聽起來有點複雜,旁白君給你解釋下!這個幻想中的遊戲啊,分為不止兩派,奔跑的2人和路上的障礙!奔跑的人通過被打賞,可以獲得一定的速度奔跑,相當於他們是帶著錢奔跑的。
  • 斬獲無數男神的斯嘉麗,除了性感還剩下什麼?
    斬獲無數男神的斯嘉麗,除了性感還剩下什麼?近日,電影《黑寡婦》導演凱特·肖特蘭在採訪中透露道「黑寡婦」將下線,故事的主線將交到她的妹妹葉蓮娜手中。漫威的忠粉們戀戀不捨,但寡姐的故事終究要告一段落了。在《復聯4》中,寡姐為了拿到靈魂寶石,阻止鷹眼送死,自己跳崖了。
  • 《羅小黑戰記》入圍2020年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
    5月18日,2020年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公布了入圍片單,中國動畫《羅小黑戰記》入圍了官方長片Contrechamp競賽單元。《羅小黑戰記》是由MTJJ執導的中國動畫電影,講述了貓妖羅小黑因為家園被破壞,開始了它的流浪之旅,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無限,一人一貓展開了一段奇幻的冒險之旅。《羅小黑戰記》入圍的「Contrechamp競賽單元」創立於2018年,是一個追求作品創新與個性化的競賽單元。
  • 盧克肖:「當還剩下10個人的時候,可能我們就已經...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盧克肖:「當還剩下10個人的時候,可能我們就已經... 盧克肖:「當還剩下10個人的時候,可能我們就已經... 九遊體育 10-05 11:31 盧克肖:「當還剩下10個人的時候,可能我們就已經放棄了,球隊已經完全沒有了鬥志,我們太天真太安靜了,我們需要做的更多。這真的很難堪,我在球場上感到羞愧,我們需要好好進行自我反省。」
  •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影迷:「光影元素」點亮三亞之旅
    市民華紅利:每年基本上會來三亞過冬,以往對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不是很了解,今年,正好趕上這場盛會。開幕式現場星光熠熠,國際範十足,見到了平時見不到的明星,令我大飽眼福。希望三亞可以多舉辦類似的活動,豐富我們的生活。
  • 《羅小黑戰記》入圍2020年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 - 新京報
    新京報訊 當地時間5月18日,2020年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簡稱安納西電影節)公布了入圍片單,中國動畫《羅小黑戰記》入圍了官方長片Contrechamp競賽單元。>>>今年都在說「國漫」,聽聽內行怎麼看?
  • 當身邊的人逐漸開始遺忘,我們還剩下什麼?
    一個個的人物,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塑造,都會在不經意之間與我們相契合。有時候覺得不管是千尋、明日菜,還是夏目,他們都存在於我們的身邊,以另一種方式與我們相遇。或許,我們真的會在某一天,某個地點,悄然相遇,就像夏目和貓咪老師那樣。
  • 賈樟柯「告別」平遙電影節:「2020」與「第一次」
    但無論是關於旅程,還是電影,這次的平遙之旅都顯得有些特殊。「2020」與「第一次」。如果要復盤這一屆平遙電影節,Sir覺得就該從這兩個關鍵詞開始。相比其他國內電影節,平遙電影節總有一個特殊的慣例。因為疫情,2020成為了特別的一年。特別是電影。178天,是今年影院封閉的天數。也是電影被現實鎖為孤城的時間。第四屆平遙電影節的主題,原本定為「致敬2020」,以致敬上一個電影創作噴薄的1920年代。
  • 2020全球電影節賞析(國際篇)
    2020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無緣與坎城電影節和洛迦諾電影節相見。2020也是逼迫並推動電影節產業與流媒體科技快速結合迭代的一年。今年我們看到了更多創新,以及其電影文化覆蓋群體更廣泛的輻射寬度。這裡,小奕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於海外成功舉辦的多個國際性電影節,一起來看看和去年相比他們有哪些不同吧!
  • 原創舞臺劇《男人還剩下什麼》升級歸來 開啟該劇第五輪演出
    11.19-11.22,由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畢飛宇創作、編劇和璐璐改編的話劇《男人還剩下什麼》將登陸北京喜劇院,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同時作為 「雲享文化 京彩生活」為主題的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的參演劇目,大型原創舞臺劇《男人還剩下什麼》開啟該劇的第五輪演出。
  • 動漫因發色問題停播整改,越來越窄的路上,留給我們的還剩下什麼
    已被舉報太多的點除了發色,早先很早舉報的血腥,肢體接觸等東西,一早就被禁止。眾所周知,我們的血液是綠色的,是黑色的石油早已成為一種梗。是什麼讓舉報的人以為,看動漫的人都是弱不禁風,連自己體內的顏色都不敢面對?
  •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長久以來,不少人都把補鈣當成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唯一措施,事實上,鈣攝入充足,同時補充足量維生素D幫助吸收,的確有助於幫助鈣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 《不朽之旅》最佳卡圖攻略 最佳卡圖方式內容是什麼
    導 讀 在不朽之旅手遊中最佳卡圖方式內容是什麼呢?最佳卡圖方式內容又是什麼呢?
  • 除了彩蛋與玩梗,《無敵破壞王2》還剩下什麼?
    本片在豆瓣22萬個評分的統計下,依然拿下了8.7的高分,進入豆瓣TOP250排行榜。 除了這一段外,結尾公主們各施所長「美女救英雄」的一幕,也是非常精彩,充分體現了迪士尼對「公主」的現代理解,讓人不由期待《冰雪奇緣2》裡兩位公主將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 當全世界電影節轉到線上,我們能好好看電影嗎?
    宋佳:今年3月6日,北京國際電影節發布了可能延期的公告,我們看到那個公告之後就跟組委會聊,正式開始操作大約是在20號。當時我們的判斷就是5月應該辦不了電影節,因為就算影院開門,國際性的影展還要晚一些。之前我們每年都和北影節做線上影展,但是是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已經做五年了。
  • 美國禁用「香港製造」標籤背後:除了首飾鐘錶,香港還剩下些什麼?
    二戰後香港產業結構兩次轉型,主要是在外部因素推動或刺激下,根據自身比較利益在市場機制下調節的結果。技術進步的影響力不算重要,導致其產業結構存在短板多重產業選擇下,能打上「香港製造」標籤的,僅剩首飾、鐘錶等為數不多的幾類。圖為香港葵青貨櫃碼頭附近的工商業區。《財經》(博客,微博)記者 焦建/攝?
  • 當你在生活中卸下了堅強,你還剩下什麼?
    看著那清晨,呼吸著那空氣 ,什麼都不一樣了……日子一天天地過,所有都只不過是過眼雲煙,都成為了過去, 回頭走過的路,留下的只有那偽裝的堅強~~踏著昨日走過的路,熟悉卻又陌生!當你卸下心中的堅強,你還剩下什麼?淚,偷偷的流,自己擦乾;苦,偷偷地承受 ;痛 ,強撐自己舔傷口……到最後,在別人面前偽裝堅強,在那跌倒 在那裡爬起來!
  • 《我們的七日戰爭》入選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動畫長片單元!
    系列累計發行部數突破2000萬部的,描寫了由宗田理創作的青春小說《我們的七日戰爭》背景下30年後的劇場動畫《我們的七日戰爭》在2019年12月13日,於日本全國公映,現已確定入選在今年迎來60周年的傳統電影節「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動畫長片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