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高學校廣大師生的消防意識,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增強自救互救能力,學校組織開展了消防應急疏散演練。120年級組所有學生、輔導員和保衛科、軍訓科參加消防疏散演練。
軍訓科文志任對消防應急疏散演練做點評指導
演練開始後,教學樓突發火災。被困學生捂住口、鼻,沿樓道有序撤離。撤離過程中,工作人員組織有序,學生快速按照規定路線疏散,整個演練過程秩序井然。
隨後,參加消防演練的所有人員在運動場集合,體驗了火災模擬逃生,在真實環境下模擬了火災現場。
安全知識講座主講人王玉梅
王玉梅教員為我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王教員 1984年湖南衡陽人,中級消防工程師,2016年加入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從事消防培訓工作,消防實踐經驗豐富。自開展構築社會安全「防火牆」工程活動以來曾對陝西省政府辦公廳、唐都醫院、西安交大、空軍工程大學等社會各界進行過消防知識宣傳,得到廣泛好評。
此次赴我校宣傳,主要是結合近期火災事故以及身邊實際情況,提高大家自防自救能力為主,以便於工作生活遇到突發事件的處理,來保證人員以及財產不受損失。今天我們舉辦講座就是希望引起大家對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視,消防工作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與我們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只有我們人人學消防,重視消防,才能減少損失。
本次演練圓滿完成了預期目標,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和示範效果,有效提升了在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消防滅火救援演練是學校消防安全宣傳月系列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推進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增強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滅火、逃生自救能力,預防遏制火災事故,具有積極的作用 。
科普時刻
火災撲救的基本方法
窒息滅火法
窒息滅火法就是根據可燃物燃燒需要足夠的空氣(氧氣)這一條件,採取適當措施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採用不燃物、惰性氣體衝淡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使燃燒物缺乏氧氣的助燃而熄滅。這種滅火方法適用於撲救密閉的房間和生產裝置、設備容器內的火災。
冷卻滅火法
冷卻滅火法是根據可燃物發生燃燒必須達到一定溫度的這一條件,將水或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物上,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從而終止燃燒。此法還可用於冷卻尚未燃燒的物體,如建築構件、設備等,避免它們受熱幅射影響而發生燃燒或爆炸。
隔離滅火法
隔離滅火法是根據發生燃燒必須具備可燃物這一條件,將與燃燒物鄰近的可燃物隔離開,阻止燃燒進一步擴散。
抑制滅火法
抑制滅火法就是將滅火劑噴在燃燒物上,使其參與燃燒反應,使燃燒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游離基,從而使燃燒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