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技巧,技巧源於生活。大家好,我是曉峰,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的北方漢子。
「我很醜,可我很溫柔」,這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卻唱出了最近火得不要不要的醜橘的心聲,我很醜,可是我很有料。在水果界,總有一些水果長得像雙胞胎一樣,讓人傻傻分不清,比如前幾天寫過的菠蘿和鳳梨,還有車釐子和大櫻桃、獼猴桃和奇異果等。醜橘大火之後,它的雙胞胎粑粑柑也迅速被扒出,一度讓吃貨們很頭暈,這又如何區分?剛知道,2句話就可以區分醜橘和粑粑柑,以後小販再也不敢騙你了。
醜橘又名醜柑,同其它柑類水果不同,醜橘吃了不上火,因此得名「不知火」,別名醜八怪,凸頂橘,原產地:日本,由清見與中野3號椪柑雜交而成,現產地:四川、廣東、雲南。而粑粑柑又名春見,顧名思義是只有春天才能見到,它皮薄無籽,皮層軟叭叭的,所以俗稱粑粑柑。它和醜橘長得很像,所以常常有人分不清楚醜橘和粑粑柑,以至於在購買時往往將二者混淆,那麼,今天就分享一下怎樣區別醜橘和粑粑柑?2句話就可以區分醜橘和粑粑柑,知道的人不多,看完後記得告訴家裡人。
這兩句話就是:頭頂長粗糙,表皮圓滑汁多肉爽。只要你記住這2句話,就很容易區分醜橘和粑粑柑了。
首先:醜橘的表皮凸凹不平比較粗糙,色澤不怎麼鮮豔,整體看來有點皺皺的感覺;而粑粑柑的表面光滑有光澤,油胞細密,這一點是區別之一。
其次:醜橘果蒂部分有一個明顯的凸起,所以我們會說「頭頂長包」;而粑粑柑果蒂部分凸起不明顯。
綜上所述,總結為兩句話:頭頂長粗糙,表皮圓滑汁多肉爽。
另外,二者的產期也不一樣,耙耙柑產期較早,1月就能成熟採摘。醜八怪產期較晚,過完春節,3月份前後才能成熟採摘。正當季的耙耙柑,果肉細膩,粒粒飽滿,一口咬下,飛濺的果汁可以即刻鋪滿整個口腔,一嘴甜甜汁水,就像是兒時的橘子汽水味,讓人很是驚豔。
從表面上看只要牢記這兩句話就可以輕鬆的區別醜橘和粑粑柑了,但是二者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也有所不同。
醜橘皮厚底部薄,易剝皮,最主要的是果汁糖度在13%以上,最高可達17%,口感酸甜,果肉結實,風味極好,具有高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有冰箱清潔工之稱;而粑粑柑果皮薄且軟,易剝皮,果肉橙色,晶瑩剔透,肉質脆嫩多汁,囊壁薄糖度高,風味濃鬱,口感純甜,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這樣看來,醜橘和粑粑柑的區別真的很簡單,簡單2句話,就可以搞定,再也不怕被小販欺騙了,你學會了嗎?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