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蘇向杲
《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去年前11個月,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為4.77%。其中,獨立帳戶平均收益率為20.36%;非獨立帳戶平均收益率為4.63%。對比來看,獨立帳戶收益率是險資平均收益率及非獨立帳戶的4倍有餘。
有險資資管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獨立帳戶指的是投連險獨立帳戶等帳戶,收益率較高的原因是,投連險等獨立帳戶由保單持有人承擔投資收益和風險,險企可配置於權益市場的資產更為靈活,在去年權益市場向好的大環境下,獨立帳戶普遍出現高收益率。
險資獨立帳戶大賺
險資獨立帳戶可反映險資在權益市場的部分投資能力。
《證券日報》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險資運用收益達9628.5億元,平均收益率為4.77%。其中,獨立帳戶資金運用收益達366.4億元,平均收益率為20.36%;非獨立帳戶資金運用收益達9262.12億元,平均收益為率4.63%。對比來看,獨立帳戶收益率遠高於險資平均收益率及非獨立帳戶。
不過側重權益市場的獨立帳戶絕對收益額在險資總收益佔比中並不高,因此,其對險資整體收益水平的提升貢獻並不高。這也是歷年來險資運用的格局所形成的,且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變化。
目前,巨量險資配置佔比中,形成「固收為主、權益為輔」的格局。監管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債券、銀行存款這兩大固收類資產佔險資配置比例的近五成。
具體來看,截至去年11月末,險資運用餘額為212071.8億元,較年初增長14.47%。其中,銀行存款25959.7億元,佔資金運用餘額的12.24%;債券78338.8億元,佔比36.94%;證券投資基金9854.7億元,佔比4.65%;股票18371.3億元,佔比8.66%。整體來看,股票與基金配置佔比不到15%,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由於險資對權益市場配置相對謹慎,側重權益市場的獨立帳戶資產佔比近年來也一直保持在低位,收益佔比也較低。
部分獨立帳戶收益率超50%
從去年前11個月的整體收益情況來看,受益於權益市場走勢向好,投連險獨立帳戶普遍取得不錯的收益率,單個帳戶投資收益率最高可達54%。
從去年前11個月收益率靠前的投連險帳戶來看,根據華寶證券的統計,太平策略成長型帳戶收益率高達54.96%,為收益率最高的帳戶。此外,太平價值先鋒、滙豐匯峰進取、中意積極進取等投連險帳戶均取得超40%的收益率。
從去年前11個月投連險獨立帳戶的整體收益來看,僅2個帳戶收益率為負,其他帳戶普遍跑贏上證指數。
從去年11月份單月來看,投連險獨立帳戶收益率名列前列的帳戶包括太平智選動力增長型(8.79%)、泰康優選成長型(8.42%)、新華創世之約(6.81%)、德華安顧價值增長(6.55%)、泰康安盈回報(5.95%),這些帳戶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
儘管去年投連險獨立帳戶收益率較高,但這並沒有帶動投連險規模的快速增長。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投連險業務獨立帳戶本年新增交費341億元,同比下滑1.4%。
隨著股市波動加劇及人身險公司持續轉型,投連險保費規模日益式微。去年前11個月投連險業務獨立帳戶新增交費佔人身險公司新單原保費收入的比重不到3%。
從產品形態上說,一款投連險內部會設定不同類型的多個資金帳戶,如激進型、平衡型、穩健型等,每個帳戶再根據風格設定而去投向股票、基金、債券等。消費者購買投連險產品,往往更看重其投資業績。
因此,險企推動投連險保費的增長需要很強的投資能力及風控能力作為支撐。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在選購投連險時,需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投資帳戶。成長型和激進型等權益重倉位投資方案,極有可能出現投資虧損,甚至巨虧。2019年就出現過個別投連險帳戶巨虧95%,投資者虧完還要付管理費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