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嚴正國:為測井技術安上「眼睛」

2021-01-17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21日訊(記者 候智 通訊員 楊明)西安石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嚴正國是土生土長的「西石大人」。他1993年考入西安石油學院「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專業,畢業後留校工作。2002年以來,他一直致力於井下電視的科研工作,經過十幾年的攻關,他發明了VideoLog可視化測井系統並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憑藉科技硬實力為「可視化測井技術」蹚出了一條新路。

十年磨一劍,推動技術進步

2002年,嚴正國參與了中海油與西安石油學院合作的「井下電視成像測井技術」項目研究,從此與井下電視結下了不解之緣。

井下電視研製有三大關鍵技術:井下高溫高壓攝像頭、視頻壓縮編碼技術、測井電纜高速傳輸技術,嚴正國在項目中負責視頻壓縮編碼技術研究。這個項目最終因「速率為1Mbps的測井電纜高速遙傳系統」未能按期完成而失利。當時國內外測井電纜傳輸系統的碼元速率普遍是100kbps,實際上有效的信息傳輸速率連一半都不到,研製「速率為1Mbps的測井電纜高速遙傳系統」的難度可想而知。嚴正國沒有被困難嚇倒,暗下決心要突破井下電視成像測井技術的瓶頸。

從100kbps電纜遙傳開始,嚴正國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測井電纜高速遙傳技術研究歷程,這條路一走就是十幾年。2005年至2009年,嚴正國先後參與過套管電阻率測井研製和數字聚焦陣列感應測井儀研製,負責信號採集與傳輸系統設計,過套管電阻率得到國家重大專項支持,兩種儀器都實現了量產和和產業化應用,井下總線速率由100kbps升級到800kbps,但測井電纜遙傳速率還是100kbps。攻克1Mbps的測井電纜遙傳技術,依然是嚴正國心中不滅的夢想。

2012年,為了早日突破高速電纜遙傳技術的瓶頸,嚴正國開始組建團隊、自籌經費、自主選題,著力解決測井電纜高速傳輸技術的難題。嚴正國的妹妹——嚴正娟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了研究團隊,兄妹二人開始了測井電纜高速遙傳的攻堅之路。他們打破思維局限,創新研究方法,嘗試將通信和信息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應用到測井電纜高速傳輸技術中來。通過理論分析、模型仿真、實驗驗證,研究了網絡通信、無線通信、衛星通信等各種通信與信息技術在測井電纜上的適用性。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經過大海撈針般的漫長探索和無數次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適用於測井電纜的高效信號傳輸方式、調製解調技術、編解碼技術和信道自適應均衡技術,研發成功新一代測井電纜網絡高速傳輸技術,一舉將5000m測井電纜的傳輸速率提高到2Mbps以上,並具有電纜自適應特性和百兆網絡接口。這時,國內外普遍的測井電纜傳輸技術水平在1Mbps以下。

結合生產實際,加快成果轉化

2Mbps速率測井電纜高速傳輸技術研製成功的消息並沒有讓行業內感到振奮,反而因為顛覆了測井行業內對測井電纜傳輸速率限制的認知,遭到諸多的質疑。項目團隊不辭辛苦,到測井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單位逐家進行測試驗證。驗證結果雖然打消了行業專家對技術的質疑,然而由於測井行業格局調整等複雜原因,新的測井電纜高速傳輸技術並未像團隊預期的那樣受到重視。技術瓶頸已經突破,應用前景卻一片茫然。團隊也設想過自行研發設備,但是資金、產業鏈、市場開發等諸多困難讓他們躊躇不前。

正當新技術遇冷、團隊陷入困境之時,一位不速之客的造訪帶來了轉機。2015年秋天,一位陌生人登門造訪,聲稱在網上找到嚴正國的碩士論文,經過多方打聽找到了西安石油大學嚴正國的辦公室。這個人叫呂源,是做水文地質行業鑽孔電視的,他接到一個3000m深井鑽孔電視的訂單,快到交貨時間了,他們設計的電纜傳輸系統無法在測井電纜上傳輸視頻。他找遍了全國各種渠道,嘗試了各種方案,都沒有找到解決方法,西安石油大學是他最後的希望。經過進一步交談了解,嚴正國研製的測井電纜高速遙傳技術正好可以滿足他的需求。呂源是個急性子,立馬邀請嚴正國帶上高速傳輸模塊和他去山西祁縣。

儘管是第一次見面,嚴正國還是被呂源的誠意打動,和他前往祁縣。到了祁縣,嚴正國才發現自己設計的高速遙傳模塊和呂源的深孔電視簡直是天作之合,不但電器接口完全匹配,連安裝位置都恰到好處。幸福來得太突然,雖然呂源的深孔電視和嚴正國的井下電視有很大不同,但嚴正國為辛苦研發的技術找到用武之地而高興。

嚴正國研製的測井電纜網絡高速傳輸技術可以在超過5000m的測井電纜上傳輸流暢的網絡視頻,極大提升了鑽孔電視可能的探測深度。採用嚴正國的技術之後,呂源的鑽孔電視的電纜傳輸距離一下居於行業前列。正當嚴正國準備重啟井下電視成像測井儀研發的時候,呂源接到了江漢油田的測井任務,而且是高難度的水平井連續油管作業。雖然嚴正國認為呂源的鑽孔電視工藝、技術指標可能無法勝任石油井,但這樣難得的現場試驗機遇不可錯過,於是派嚴正娟前往協助。經過複雜的測前準備,連續油管穿單芯電纜連接上鑽孔電視,開機測試圖像流暢穩定。下井之後,500米、1000米、1500米、2000m,圖像傳輸穩定流暢,儀器工作一切正常,目標位置馬上就到了,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突然圖像中斷,儀器工作電流變大。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下井儀進水報廢。

此次失敗促成了嚴正國和呂源的進一步合作,新一代測井電纜井下電視的研製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嚴正國負責總體方案和實施計劃設計,呂源負責結構設計加工,嚴正娟負責嵌入式軟硬體系統,研究生羅青平、鄭向秀、胡明月也參加到項目中來。全新的耐高溫鏡頭、LED前置照明光源、儀器的耐溫承壓結構設計、儀器骨架與接口、視頻編解碼系統、網絡高速遙傳系統、井下高溫電源等陸續高效地設計完成,2016年10月,全新一代測井電纜彩色全幀率高清井下電視問世。嚴正國給新的系統命名為VideoLog可視化測井系統,VideoLog意為視頻測井。

儀器研製成功後,又遇到推廣的難題。石油行業技術服務準入門檻高、作業難度大、時間窗口緊、技術要求高。況且油氣井井下作業環境惡劣,儀器有遇阻、遇卡和落井風險,同時對儀器的耐溫、耐壓、抗震、抗衝擊、耐腐蝕、可靠性有著苛刻的要求。在這樣的條件下,新技術要進行現場驗證走向成熟應用將是何其困難。憑藉豐富的石油儀器研發經驗和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嚴正國團隊和全新的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一次次臨危受命、迎難而上。

憑藉科技硬實力,不斷攻克難題

嚴正國說:「科技硬實力,是科技成果通往市場最好的通行證。」這是他推廣VideoLog系統的切身感受。

2017年4月,大港油田某井壓裂後套漏,井口有溢流,一級井控風險,需要確認套管狀況,為下一步措施提供依據。VideoLog團隊接到上井通知,迎來了油氣井可視化檢測的第一次工程實踐。施工隊伍是渤海鑽探測井公司,採用七芯電纜帶壓作業。嚴正國帶隊出發,4月28日早10點完成測井準備,開始測井遇到第一個困難:儀器在井口遇阻,反覆嘗試不能通過。經過和測井公司、鑽井公司、井場監督、井口工具廠家、甲方領導多次協調,討論方案,決定更換井口設備。到了晚上十一點,儀器順利通過井口,遇到第二個困難:井液是原油,鏡頭前一片漆黑。啟動清水循環洗井,用清水替換原油,改善井液透光條件。隨後遇到第三個困難:井場儲備清水量不足,夜裡拉水車不能送水。通過和井場監督協商決定,開清水循環,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用最短的時間快速下放儀器到目標位置附近。井液透明了,油水界面找到了,套管接箍找到了,套漏位置找到了,甲方確認結果,VideoLog首次實踐成功,得到渤海鑽探測井公司及油田甲方的認可,VideoLog技術順利進入大港油田。

2018年10月底,西南威遠某頁巖氣井發生新井套破事故,該井鑽井費用超過6000萬,發生套破後情況不明、責任不清,工程陷入停滯,鑽井公司和甲方都非常著急。VideoLog團隊再一次臨危受命,嚴正娟、呂源立即趕到現場。該井井液為壓井泥漿,不具備透光條件,套破產氣,井控風險高,泥漿比重大,井底壓力高,井深超過3000m,溫度超過140℃,各項指標都在挑戰VideoLog的極限。VideoLog團隊迎難而上,通過和甲方、鑽井公司、測井公司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歷時6天,上井3次,儀器下井8趟,終於在3574m-3575m發現套管嚴重破裂和變形,為甲方評價事故和分析原因提供可靠依據。該井創造了VideoLog的多項紀錄。經過這次考驗,團隊的自信心和戰鬥力得到極大的增強。

2019年5月,中海油33平臺承鑽的一口海上油井發生新井套漏,情況不明、責任不清,工程進度受阻。該平臺是全球最大的座底式海上鑽井平臺,作業日費上百萬元,鑽一口井價值不菲,新井套破,事態嚴重。VideoLog團隊嚴正娟、呂源使用了各種交通工具,以最短時間趕赴現場。 5月26日他們抵達平臺,開始測井作業。該井管徑較大,井液渾濁,井下缺少參照物,視線不良,給檢測帶來極大困難。通過清水循環洗井和7個多小時的耐心找尋,終於在井深1238m處找到套破裂縫,確認了事故原因,給後續處理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據。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嚴正國團隊憑著過硬的技術實力,一次次臨危受命,載譽而歸。 VideoLog逐漸樹立起行業聲譽,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面向一線需求,增強創新活力

在服務油氣田的過程中,VideoLog團隊深入前線,與技術專家和一線工程技術人員有了交流機會,新的技術總是能引起技術人員的極大興趣。「嚴老師,你的可視化技術在油裡面能不能看見啊?」「鏡頭會不會粘油啊?」「能不能定量測量啊?」「套管試壓不合格,套管有滲漏,可視化檢測能找到問題嗎?」這些問題反映了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需求,也給了嚴正國團隊創新的方向與動力。在市場需求的指引下,他們對產品進行了數十項重大改進,並在智能化檢測與定量測量、解釋處理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產生了原油透視成像技術、套管接箍自動識別技術、可視化測井視頻偏心校正方法、可視化測井三維成像技術等一大批科研創新成果,使得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始終保持在領先的技術水平,成為行業標杆與技術先驅。

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應用領域從油井到氣井、從陸上到海上,技術不斷進步,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在科研成果的市場推廣方面,嚴正國認為,要讓先進技術成為企業用得起的技術,要靠市場應用規模的擴大,實現技術最大的市場價值和社會效益。為了快速擴大應用規模和服務能力,2019年開始,VideoLog採用區域獨家授權的經營模式,實現了服務能力和服務業績的快速增長。目前授權區域已經覆蓋到長慶油田、延長石油集團、勝利油田、中石化西南油氣田、中石化江漢油田、華北油田、冀東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吐哈油田等,應用領域包括油氣井檢測套損、套破、結垢、腐蝕、錯斷、變形、落魚、出水、出砂、油套管完整性以及複雜井下事故等。

展望未來,嚴正國團隊最大的願望是不斷研發改進技術,使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始終保持領先的技術水平,不但能為「急診」的油氣井「診斷病情」,更能作為油氣井的「健康體檢醫師 」及早發現問題。同時,團隊希望通過對VideoLog可視化測井技術不斷的鑽研和改進,擴大應用規模和品牌知名度,為提升西安石油大學的科技硬實力和在石油石化行業的影響力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陝西雙非大學:陝西科大、西安石油、西安工大、西郵排名如何?
    西安郵電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石油大學、陝西科技大學都屬於陝西雙非高校中第二層次的大學。陝西科技大學也是,前身是北京輕工業學院,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京校外遷中搬到了陝西。一開始搬到鹹陽,名字為西北輕工業學院,2002年改為陝西科技大學。現在學校的主體在西安,西安和鹹陽都有校區。從學校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來,學校最強的是輕工,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了B+;其次是化工和材料,分別是B和B-。
  • 西安石油大學領導一行走訪傑瑞石油服務集團公司
    11月16日,西安石油大學副校長陳軍斌一行5人赴山東煙臺傑瑞石油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走訪交流,實驗室管理處、機械工程學院負責人陪同走訪。傑瑞股份副總裁謝猛對學校長期為企業輸送人才表示感謝,並詳細介紹了傑瑞集團的主營業務與集團概況,以及企業近年來在科技創新取得的進步,希望雙方在能源裝備、智能製造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校企雙贏。 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崔璐匯報了第七屆「傑瑞杯」能源裝備創新設計大賽籌備情況,雙方就大賽具體事宜進行了深入討論交流。
  • 西安石油大學「自強之星」程飛:成己成物 勵志騰飛
    經學校推薦、組織評定等環節,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程飛同學從眾多評選對象中脫穎而出,榮膺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並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程飛,男,陝西省山陽縣人,中共黨員,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黨支部副書記,機械1704班班長。
  • 華北測井圓滿完成重點井測井施工任務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近日,華北石油工程公司測井分公司HB006隊連續工作近20天,克服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圓滿完成西北油田重點探井順北隆1井四開完井、順北56X二開固井以及超深標準井順北蓬1井的測井施工任務。    順北隆1井井深7710米,泥漿密度1.81,井底溫度160°,井底壓力達137MPA,達到了常規儀器耐壓(137MPA)的極限。
  • 為「星星的孩子」插上翅膀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
    原標題:為「星星的孩子」插上飛翔的翅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星翼計劃項目團隊捐贈儀式成功啟動9月2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星翼計劃項目團隊捐贈儀式在青島市市北區同沐陽光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隆重舉行。
  • 一戰成名的「勝利網絡成像測井系統」強在何處?
    地球物理測井,被稱為油氣勘探開發的「眼睛」。將測井設備通過電纜或鑽具輸送到井下,最終精準確定「哪個深度有油,可採儲量有多少,是否具有開採價值」。近20年來,國際主流測井技術從成像測井跨越到網絡成像時代。這背後,映射著勝利測井技術從領先、到斷代、再到領先的「過山車」式變革。大約9年前,郭紅旗親眼見證了勝利測井公司第一次從國外引進LOGIQ測井儀器的全過程,「僅單支的下井儀器加地面系統就上億元,佔當年測井公司年產值的十分之一。」撫摸著進口儀器,他心疼地說不出話。
  • 西安石油大學一行參加廣西巴馬垃圾處理催化水合制燃氣項目學術...
    12月9日,西安石油大學副校長程永清一行參加了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垃圾處理催化水合制燃氣項目的開工儀式及學術交流會。來自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的院士、專家、教授,國內相關大學、研究院所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當地政府工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 西安石油大學在2020年陝西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
    近日,由陝西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委文明辦、團省委、省學聯等單位共同組織實施的「2020年陝西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評選表彰結果揭曉:西安石油大學榮獲2020年「三下鄉」活動省級示範學校稱號,由該校團委、研工部組織的「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
  • 西安石油大學12名學生獲2020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陝西賽區總決賽...
    近日,2020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陝西賽區總決賽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行。西安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選送12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決賽。
  • 西安石油大學「鐵人」紀念館被評為省級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2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近日,陝西省委組織部公布了全省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名單,西安石油大學「鐵人」紀念館被評為省級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此次公布的省級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共112個。
  • 超深井連續油管測井創國內最深記錄
    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設計的超深井連續油管生產測井技術,7月6日,首次運用於順北52A井獲成功。創下7735.2米國內連續油管生產測井最大下深記錄。取得目的層位的井溫、壓力、持水率、流量、井徑等數據,為後期超深井生產測井數據採集積累了寶貴經驗。
  • 西北油田:首次引進超級井下雷達遠探測技術現場試驗成功
    gt;> 科普張掖 西北油田:首次引進超級井下雷達遠探測技術現場試驗成功
  • 西安石油大學2020年12月四六級聽力試音時間、FM調頻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四六級資訊>新聞動態>考點信息>正文西安石油大學2020年12月四六級聽力試音時間、FM調頻 2020-12-04 10:18
  • 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牽頭研製的鈦合金鑽杆刷新紀錄
    近日,筆者從大慶油田永樂油區源29-5井傳來喜報:隨著最後一根鈦合金鑽杆從井下取出,標誌著國內超短半徑水平井的井眼曲率半徑新紀錄產生,而實現這個技術突破的利器――鈦合金鑽杆由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管研院)牽頭,聯合國內中世鈦業企業研製。
  • 從權威榜單看:西南石油大學王牌學科實力怎麼樣?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獲評A+,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八。除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外,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學科均有出色表現。 西南石油大學上榜學科包括: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數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大學實力哪家強?(乾貨)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當今社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在非常熱門,可以說炙手可熱。每一年很多學生都諮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有關問題。那麼全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專業實力哪家強?怎麼樣做出選擇呢?我給大家推薦和提供一種比較權威的判斷選擇思路。
  • 中國石油集團特等勞動模範、勞動模範名單
    38.詹仕凡 首席技術專家  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  39.李 鵬 長慶分公司安全副總監  40.謝小麗 遼河分公司危險品管理中心女子裝炮隊隊長  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41.董 旭 東南亞項目經理部總經理  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42.李兆明 中東地區公司總經理
  • 石油專題——LWD主要功能及優點是什麼?
    打開APP 石油專題——LWD主要功能及優點是什麼? LWD隨鑽測井:採用實時和記憶方式同時進行地層參數的測量-- 電阻率、伽馬、巖石密度、中子孔隙度。 Ø  風險迴避:監測鑽具內和環空壓力變化,監測鑽具的震動情況;現場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發生風險的可能性,提前採取措施,控制或避免風險的發生,減少損失。
  • 西安工業大學:我真不是傍名牌
    今天說說西安工業大學的歷史。很多不了解情況的人總會說,你看,西安工業大學就想傍名牌,山寨人家西北工業大學的名字。其實,你這是誤解。西安工業大學是陝西省內眾多高校中僅有的幾個從建校第一天開始到現在都保持校名主體不變的學校,因為從建校起他就叫【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