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外媒報導稱,「你們歐洲人到底怎麼回事?」駐華記者常常被中國人問及這個問題。12月12日,德國報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對歐洲能從亞洲中學到什麼做了分析。
文章作者認為,有些歐洲人硬要把自私當作自由,將自己的需要建立在他人生命安全的基礎上,一味認為亞洲國家戴口罩是一種政治化的活動。本國抗疫不利,還對抗疫成功的國家不屑一顧、嗤之以鼻。
面對這樣的情況,這位駐華記者反問自己的國家,難道把抗疫的希望寄托在疫苗上,會比向亞洲學習更容易?
亞歐國家抗疫形成鮮明對比
對於大多數亞洲國家來說,新冠似乎已經過去,因為亞洲已經成功從中脫身。反觀歐洲的態度,不僅沒有虛心學習,吸取經驗,反而一副傲慢姿態,實在搞笑。
目前,亞洲國家對歐洲人的出入仍有強制要求,其實這也可以看出,歐洲對亞洲的的影響正在減弱,尤其在疫情之後。
如今,歐洲口中所謂的自由更像是一場不能觸及的噩夢。從發現病毒到現在已將近一年了,亞洲國家的感染病例明顯少於歐洲國家,如今,中國國內的大多數酒吧、電影院等公開場合已經重新開放。再看看歐洲,法國、德國等國已經開啟第二次封城模式。
對於歐洲國家的現狀,不少中國人有這樣的疑問:他們是怎麼抗擊疫情的?在中國忙著應對疫情時,他們還在開心地吃著炸雞,喝著可樂,狂開派對。在世衛告知疫情的可怕時,他們還在街頭聚眾遊行。在病毒真的傳到歐洲時,他們還在鄙視那些戴著口罩的預防者。
莫把自私當自由
在歐洲專家看來,期待疫苗比向亞洲學習更容易。而與分析疫情相比,歐洲專家們更擅長貶低亞洲國家的抗疫方法,他們嘲笑亞洲人戴口罩,認為這象徵了所謂的「服從」,而歐洲的文化更自由。
事實上,在亞洲國家,巨大的社會凝聚力才是抗疫的關鍵。出門在外的人,回家後自願在家隔離,所有人出門都自覺戴上口罩,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剛好在新年前後暴發,新年對中國人來說至關重要,可能一年就這一次團聚的日子,但是為了更好防控疫情,各家各戶毅然取消活動。這根本不用強制要求,更沒有西方政客口中所說的「反人權」。在許多亞洲國家的人民看來,這一切行動是為了恢復正常生活短暫的付出。民眾為自己在抗疫中的付出感到自豪,儘管很多人只是自覺遵守規定。
現在,對中國人來說,新冠正在慢慢過去。再看看歐洲,聚會派對,一樣不落,甚至為了過聖誕節等節日聚眾遊行,要為了「自由而戰」,最後病毒在歐洲確實自由了。看到這樣的情況,許多中國人很疑惑,人命對歐洲來說,就這麼不值錢嗎?因此文章作者也質疑,光靠疫苗真的能解決歐洲疫情嗎?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