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在我們這裡也叫「圓蔥」或者是「蔥頭」,這也是日常生活之中最為常見的大眾化蔬菜,由於圓蔥存放時間長而且售價比較的便宜,可以說是很多人家的常備菜。
洋蔥,真的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食品」:
洋蔥,雖然是一種普通的食品,同時也是一種「營養素種類比較多的食物」。洋蔥之中不僅含有維生素C、礦物質鉀元素、硒元素以及膳食纖維等基礎營養素。
而且還含有前列腺素A和槲皮素等相關植物活性的物質(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兩種物質的存在,才會賦予了洋蔥比較獨特的味道)。
在各種蔬菜之中,洋蔥也是推薦我們大家經常吃的一種食物,顏色非常的秀麗,味道也比較的獨特,營養非常的充足,這也是一種「全優食物」。
那麼經常吃洋蔥對身體到底有什麼好處?
增強食慾,讓各位變得更喜歡吃飯:
洋蔥具有「獨特的香氣」,其中含有的蔥蒜辣素,食用可以增強我們的食慾,開胃消食,讓各位可以變得更喜歡吃飯。
補充各類的營養素:
無論是維生素C或者還是膳食纖維,再或者是多種的礦物質元素,這些其實都是洋蔥之中「值得一提的營養物質」,食用之後有非常不錯的補充作用。
促進腸道代謝,預防便秘:
由於大魚大肉攝入的太多、飲水太少以及生活方式不健康等相關的問題,我們的生活之中有很多的人都被便秘所困擾;
經常性攝入洋蔥等新鮮的蔬菜,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以此可以促進身體腸道的代謝,增強排便的欲望,預防便秘等相關腸道的問題。
除了這些之外,洋蔥可以治療感冒、洋蔥可以增強自身機體的免疫能力、洋蔥可以軟化身體的血管、洋蔥可以抗癌等「治病理論」皆都是屬於謠言,不可信,更不可傳。
記住我們的一句話:洋蔥不過是普通的食材,它的營養也未免單一了一些,只有保持食物的多樣性,人才可以攝取到不同的營養。經常吃洋蔥不見的對我們的身體到底有多好,只不過是身體營養補充的一個來源而已。
那麼洋蔥應該怎麼挑選?
洋蔥在市場上面銷售的品種主要是按顏色劃分一般就兩種:白皮的和紫皮的。紫皮的味道肯定要比黃皮要重一些,黃皮的並不是那麼的辣,味道更是要偏甜一些。這個需要根據自己的喜愛來進行挑選。
洋蔥需要挑選那種幹而光滑、皮脆、頸短的來選擇,扁圓型的洋蔥更是要好一些。用手按壓洋蔥的頸部,比較硬的並不是那麼鬆軟的為好。
那麼怎麼樣切洋蔥可以「不辣眼睛」?
洋蔥切的時候需要選擇一把非常鋒利的刀,然後在刀刃上面抹一點清水,這樣可以防止洋蔥的汁液崩裂出來傷到自己的眼睛。
可以把洋蔥入冰箱冷藏一個小時左右,這樣洋蔥的汁水遇冷就會凝固一些,切起來也不至於燻到自己的眼睛。
切完洋蔥之後手上留有的洋蔥味道,可以用醋來擦拭一下,就可以輕鬆的去除。如果生吃洋蔥之後嘴裡留有一定的味道,可以嚼一點芹菜葉、茶葉也可以緩解這個味道。
洋蔥作為我們日常常見的蔬菜,如果不是身體腸胃不好進行消化,那麼經常食用肯定還是可以的。但是洋蔥也只是一種食物,營養自然也就單一了一些,所以最好要搭配著來食用,這樣才可以保證營養攝入的均衡。
另外就是,在切洋蔥的過程之中,大家也可以將菜刀先沾上一點水,因為洋蔥所產生的刺激味氣體大多數都是溶於水的。
洋蔥,本來非常的普通,不神奇,只是一種調味類的蔬菜,不可以過分地吹捧。始於科學,源於健康,願各位都可以感受美食,汲取一定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