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州的一項生物安全實驗室測試已經證實,該州最北端發現的一隻蝙蝠體內存在狂犬病病毒(ABLV),
同時衛生當局報告稱,當地被狐蝠咬傷抓傷的案例激增。
ABC新聞了解到,這隻小小的紅色狐蝠是在凱恩斯的郊區發現的,
然後被當地野生動物看護人員執行了安樂死,接著送往布裡斯班進行病毒測試。
昆州生物安全首席獸醫官Janine Barrett證實,這是繼去年發生的一例澳大利亞蝙蝠狂犬病病毒(ABLV)之後,
在2020年發現的第三隻
受此病毒感染的蝙蝠。
她表示:「現在數字處於較低水平,人們很容易認為今年的蝙蝠狂犬病感染危險性很低,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Barrett醫生認為發現的感染數量區域劇烈波動範圍,在大力宣傳開展行動的幾年中,發現了多達20個病例。
人類感染ABLV會導致嚴重的類狂犬病的疾病,
可能導致癱瘓,譫妄,
抽搐甚至死亡。
自1996年以來,在澳大利亞昆州,已有3人因被蝙蝠咬傷或抓傷後感染ABLV而死亡。
Barrett醫生說,獲得疫苗以及通過開展公共衛生運動來讓人們認識到ABLV的危險,這些舉措使得過去的二十年中僅有一人死於ABLV。那是在2013年,死者是一名來自昆州北部的8歲男孩。
她說:「這種感染非常罕見。」
「但不幸的是,一旦你被感染,結果通常會很糟糕。」
據凱恩斯和腹地衛生服務中心報告,自今年年初以來,該區域共有38人報告被蝙蝠咬傷或者抓傷。
衛生官員Annie Preston-Thomas 說,在過去的幾周內,正是蝙蝠的交配季節,因此咬傷抓傷事件才會激增。
她說:「每年的這個時候,(咬傷抓傷)數量的確會上升。「
「這肯定是一年中城市附近蝙蝠較多的時候。「
「我們公共衛生部門的護士一直在說每天都有新的電話進來。」
Preston-Thomas醫生說,大多數傷害是由於人們試圖幫助遇險的蝙蝠才造成的。
她說:「我們會告誡大家,不要試圖自行營救蝙蝠。」
「給受過適當培訓懂得適當保護的人打電話,他們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有人被攜帶ABLV的蝙蝠咬傷抓傷,他們可能會極度不適甚至死亡。」
Annabelle Olsson是一位住在凱恩斯的專門從事野生動物護理的獸醫,她表示ABLV本身對動物就具有極強的致命性。
「蝙蝠無法攜帶狂犬病病毒,如果它們被感染,就會死亡。」
「從它們感染到死亡的時間只有24至48小時。」
「因此這不是一種會在整個社區肆虐的疾病,蝙蝠中的狂犬病病毒更可能被隔離在單獨的個體,或者可能是緊密聚集在一起的一小群蝙蝠身上。」
Olsson醫生表示,雖然少量的蝙蝠成為ABLV的受害者,但是更多的蝙蝠是由於人類的影響而死亡。
她說:「在過去的12個月裡,我對不少於1000隻蝙蝠進行過治療或者執行安樂死,它們往往是由於撞向建築或汽車而受傷。「
Olsson醫生再次強調「把蝙蝠交給專家「的重要性。
她說:「當涉及處理蝙蝠時,您應該了解狂犬病疫苗的最新情況,並定期檢查抗體程度,同時需要訓練有素。」
「明確的信息是,和其他野生動植物一樣,不熟悉蝙蝠的人不應該處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