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發票
各國都有發票一說。
那國外所述的發票和我們理解的發票一樣嗎?在我們看來,發票是由國家監管而使用的,用於監管稅收的工具,也是我們日常用來報銷、記錄的工具。
國外的發票翻譯過來也可以繼續叫發票,只是有了定義之後他們的發票就和我們的發票不是一回事了。
比如經常有人說出國旅遊的在外經常遇到外國人站在商店前喊「中國人,有發票」,他們真的有「發票」嗎?真有就見鬼了。
國外開出來的也是叫發票,跟我們不同的是他們的定義和使用方式更像是票據、收據,是機打的,有時候就是一張購物小票,有時候就是一張收據。
你說拿外國的發票可以報銷嗎?可以,拿到中國也可以報銷,因為國外沒有我們定義上的發票,但又真實需要這麼一個工具來運轉費用、證據、稅務等。
但你要是覺得在這上面可以動歪腦筋那你可就想多了,國家也不會讓你在這上面動歪腦筋,是有一定的審核機制在內的。
02以票控稅
聊發票就不得不聊聊稅務問題。大家都知道 稅是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人一生一定逃不過兩個東西,一個是死亡,另一個就是繳稅。
增值稅、附加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等等都是稅的種類,種類下面還有小類,跟大家日常都息息相關。例如大家正常上班的話公司發下來的工資就是扣過稅的,由公司進行代扣代繳了,通常金額是超過最低基數的20%,這個稅就是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薪金所得稅。
還有一個大家經常繳的但沒有過多感知的就是消費稅,你日常購買東西,都是交了稅的,商店列出的價格屬於稅後價,稅錢由商店代繳。
上述的列子是關於大多數人的。而增值稅、附加稅、企業所得稅等則是關於企業的較多,通常都是企業繳納。這裡的稅也是產生較多的,6%增值稅啊,0.72%的附加稅啊,25%企業所得稅等。
所以你看,企業有了一項收入後減去成本流轉下來,從6%增值稅、0.72%附加稅,到25%企業所得稅,最後盈利再分到人身上再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才是最後人賺到到手的錢,基本上是一半左右以稅的形式交給國家了。
國家也通過稅進行經濟的調控,國家的運作等等,這裡就不多述了。總之,國家離不了稅,口口聲聲說愛國的,就老老實實的納稅。
像這次疫情,國家給各行業各地都減少了納稅金額、免稅,甚至從中央財政給當地大量的撥錢,以讓企業活下去,企業活下去個人才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人掙到錢 才會消費,經濟才能運轉起來,這一齒輪產生的一系列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繳稅多也一直是很多人和企業的痛點,都想少交一點。那些娛樂明星什麼的建議就不要再想了,他們的收入金額較大,是國家重點監督的行業和對象,而且收入都這麼多了,這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就不能做做好事?
這裡所舉例的都是通常情況,很多稅種有累進位,很多行業和環境下也有很多國家提供的稅優優惠,也有很多人和公司去做稅務籌劃以減少納稅額。
對稅有個簡單的了解後,問題來了,國家如何有效的管控所有人有序的納稅,要知道,中國的人口基數是巨大的,社會的複雜程度更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沒錯,發票發票發票!就是通過發票來控稅。就是下面這個東西,相信大家都見過。
無論是日常消費還是企業合作,花了錢就要找別人要發票,有了發票你才能報銷,公司才抵成本抵稅。所以大大小小的消費支出都找商戶企業要發票,這也是你報銷財務要找你要發票的原因,一是證據、二是抵成本抵稅。
相應的,企業有了收入就要給別人開發票,開了發票就要報稅。業務流、資金流、發票流、以及企業合作的合同流,就是大家常說的四六合一,是稅務局要嚴查的。所以收入都要開發票。
你看,無論是開支還是收入,都跟發票有關係,開發票交稅,拿發票抵成本抵稅。
從國家管控方面到生活中我們日常接觸發票的場景這不就串起來了。發票的作用遠比這裡所描述的要大很多。
國外納稅義務的確定主要依靠納稅人填寫的申報表,稅務局一般不對申報表的內容進行核實。對於稅收風險的控制主要通過抽查,審計等手段。納稅人一旦被確認有偷稅漏稅的行為,後果是十分嚴重的(罰款,罰息,起訴,監禁。。。)
在這種系統之下,發票只是起一個記錄作用。考慮到後果,很少有人敢於假冒或者虛開發票。因此稅務局也不需要對於發票的格式,內容,和開具做過多的要求。
至於中國,現實是納稅人基數巨大,偷逃稅的成本非常低,國家不可能一個一個去查你的業務你的帳的真實性。要求納稅人據實申報納稅義務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現實的。
中國稅務局只好通過所謂的「以票控稅」,把發票的樣式,開具都通通管起來。具體而言就是通過追蹤控制發票的流通來追查經濟利益的流動。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增值稅專用發票,每張發票號碼獨立可驗證,還要加上密文,只能通過稅務局的開票機開具,要抵扣必須通過稅務局聯網系統的驗證。
不管對於稅務局還是納稅人而言,這樣的系統管理運行成本非常大。對於大型的納稅人或許效果還不錯。
但對於大多數的小規模納稅人而言,漏洞就比較多了,想想飯館裡服務員和你說不開票可以打折或者送飲料,或者火車站附近賣假發票的朋友,再或者身邊不少同事朋友親戚到處收集發票用於「抵稅"(居然有人說這個叫合理避稅)。
合理避稅是指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通過變換組織模式或是商業模式,來達到降低稅收目的的活動,這其中也會涉及到發票。但要認清楚,虛開發票、買賣發票、假發票不是合理避稅。
買賣發票、非真實業務虛開發票、假發票在國內是嚴重違法的,大量的法律上也要往幾十年的判,不過依然有人鋌而走險為了快速賺錢而從事大量虛開發票活動,頻繁有大量虛開發票的團夥入網的新聞出現。以現在的大數據監控效果來看,從事這些活動被抓的機率有多高可想而知。
03數據控稅
大家知道,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一直有很多個人賣家,也知道這些人一直以來的收入都不用納稅的,以上面所述的納稅基數來看,這些商家的盈利比實體少多少可想而知。
當然,運行了這麼久而不出問題,應當是上面授權過的,也側面看出了中國要搞電商、搞網際網路、搞大數據的決心。
前段時間稅務局風風火火的指出要淘寶商家補稅,又風風火火的喊停。這裡面所涉及的納稅基數一定是巨大。
你想,一般人淘寶上買東西都不要發票,商家自然也不用開發票,那稅務局怎麼知道商家納稅金額不不足、對不上。
稅務局不知道,但淘寶平臺知道啊,每一項買與賣都在平臺有數據記錄,自然就是依靠電商平臺的數據判斷營收與納稅額對不對得上了。
這就是數據控稅,也是以後發展的方向。金稅三期最大的一點也是做了數據控稅這個事情,銀行流水與稅務局打通,當銀行帳戶金額有重大變動、有異常變動等情況時,可能就傳到稅務局進行預警了,金稅三期與銀行流水打通後的預警系統是非常強大的。
04
從發票控稅到數據控稅的路還有很長時間要走,也就是接下來我們依舊需要 索要發票、給別人開發票。
當大數據非常可靠後,也許發票的作用就不那麼大了,數據控稅就能夠達到滿足國家控稅的需求。至於到時候還需不需要發票,就不是你我能夠揣測的了,也許發票的作用會跟票據類似。
說到這裡發票的作用想必大家跟我一樣了解一些皮毛了。礙於篇幅,就不長篇大論了,寫的不夠全面,但應該足夠讓大家對發票、對稅有個簡單的了解。
也非常歡迎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