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早期的歷史文化中,出現了一大批思想先進的先哲們。在中國,印度,希臘。同一時期裡,都出現了早期的文明時代。
而在中國戰國時期。以孔子開始先後出現了一批思想巨人,他們從禮崩樂壞的現實中出發,試圖梳理著這個世界的秩序。由此打開了一個無比廣闊的精神世界。
在泰山以北的齊國,正在悄然醞釀著這一發展進程,在齊國臨淄剛剛即位的齊恆公田午,他表情嚴肅,絲毫看不到他即位時的喜悅神情。在他幼年時就見證了這個國家的震蕩和屢次君王更替。田氏的祖先是陳國的公子,後逃難到齊國,經過歷代的努力,成為齊國的權臣,那時的齊國統治者姓姜(姜太公姜齊),由於齊國內亂,導致齊國君主經常被殺。當時的田和(齊恆公田午的父親)為相國,就把齊國君主流放到一個海島上,自己取而代之成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
不管是其父田和還是自己田午,始終摘不下篡國的帽子,齊恆公田午每日都惶惶不已,生怕發生政變。他迫切需要有眾多人們的支持他的正統地位,一個是民心,一個是人才。「士」的階級,印在在齊恆公田午的心裡。如果一個君主足夠重視士的存在,禮賢士的諫言,聽從士的理論,那麼「士,可以為知己而死」(忠心耿耿)士的階層,在戰國時期是各國都爭相爭取的人才,各國養成了禮士,養士之風,在那一時期「士」是最揚眉吐氣的時期。田午要想一個辦法,要把民心,人才全部聚集起來,他想到了,他頒下命令「茲於稷下,闢為學宮,招天下賢才,凡遊於稷下者,封大夫之號」這是田午一生中最偉大的決定。
稷下學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官辦大學,是諸子百家發展的起源地,是眾人才聚集之地,加之田午下令,所有賢者言論自由,出入自由,又有很高的俸祿以大夫之位待之。自建成稷下學宮的那時起,它就成為一個空前絕後的創造,成為戰國學術中心。醫術,教育,制國,兵者,辯者,紛紛掘起,為實現強大的齊國創下堅實的基礎。
玩王者榮耀的人們可知道扁鵲?扁鵲就曾慕名而至稷下學宮,還得到齊恆公田午的多次招待。扁鵲看出田午身體有恙,就如實告之,可是田午並不相信扁鵲之言。果不其然,田午不出三個月病故。扁鵲名聲大盛。
年輕的齊威王即位,卻每日飲酒,宴請群臣,竟然有三年之久。有一次,拜齊國客卿的淳于髡拜見齊威王,用隱語試探齊威王「有一大鳥,落於深宮中,三年來不飛也不鳴,是何故?」齊威王知道他所說其意,然後就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淳于髡心服。淳于髡當時是稷下學宮先生,是著名的名家巨匠,曾多次與儒家巨匠荀子激辯的人物。
有一次,齊威王在彈琴,有布衣之士鄒忌要拜見齊威王,齊威王允之。鄒忌見齊威王在彈琴,鄒忌大聲說好。齊威王問他,我沒有彈完,你怎麼知道彈的好。鄒忌把琴的大弦比做君,小弦比做民,與齊威王講解治國國策。齊威王聽後大讚其鄒忌有實才,是賢良,遂拜鄒忌為相。鄒忌是著名的法家巨匠。其才能出眾,才思敏捷。有一次,淳于髡攜稷下學宮先生們尋找拜相的鄒忌辯論,看看鄒忌是否有真才實學,當時的五問五答,鄒忌舌辯各賢才,仍不落下風,贏得了淳于髡的敬佩。
在齊威王拜鄒忌為相不久後,齊威王便知道,稷下學宮在各國學子心中影響巨大,是時候開始改革了,便一改之前的歌舞聲昇平,行至齊王宮,一時間,各個賢良方正皆拜見齊威王。「門庭若市」的典故由此而來。
而稷下學宮的賢者們,不僅為齊威王帶來了國策。而且還為齊國的軍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變。齊國與魏國之間的戰爭。由齊國兵家田忌,孫臏與魏國兵家龐涓發動的馬陵之戰,顛覆了魏國對齊國的看法,使齊國自那一戰之後徹底成為戰國強國。(當時的戰國強國是魏國)
在中國稷下學宮中出現湧現出了一大批各學家巨匠,如名家淳于髡,法家鄒忌,兵家孫臏,儒家荀子,醫家扁鵲,陰陽家鄒衍。等諸子百家學說。與此同時,遠在希臘出現了希臘園林也湧現出一批思想家,文學家,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著名人物。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在那一個時期文化開始傳播,思想精神發生了巨變。近三千年的傳承至今,我們的原點就是從稷下學宮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