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裝甲兵司令,閃電戰的創始人古德裡安,為何當不上陸軍元帥?

2020-12-24 歷史皇太后

如果說起二戰中的德國名將,很多人先想到的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埃裡希·曼施坦因,埃爾溫·隆美爾和海因茨·古德裡安。這三個人可以說是德國的陸軍三傑,在整個二戰裡也是叱吒風雲的存在。其中曼施坦因和隆美爾都很順利的當上了德國陸軍元帥,可以說這已經是作為一個軍人在其職業生涯中的榮譽頂點。然而讓人奇怪的是,作為德國裝甲部隊的創始人和先驅者,古德裡安到戰爭結束都沒能當上元帥,這就不免讓人有點奇怪,為何獨獨古德裡安當不上元帥呢?

一、古德裡安其人

古德裡安有個綽號,叫做「急速海因茨」,這不是說他是飆車的老司機,秋名山的車身,而是說他的性格過於急躁和直率。事實上,在古德裡安年輕時,這一性格就有了非常直觀的體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古德裡安是一個技術軍官,而非一名前線指揮官。儘管他也確實當過營長職務,但絕大多數時候他都是一名無線電軍官。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的新式武器——坦克,給了古德裡安太多的震撼,他意識到傳統的戰爭模式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戰爭結束後,德國國防軍僅僅被準許保留十萬人,在這個情況下,德國國防軍只能有計劃地保留自己最為精華的人員。很幸運的,正值壯年又頗有才華的古德裡安被留在了軍隊裡,算是保住了自己的飯碗。如果換一般人,估計這時候就是在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以保住自己的鐵飯碗為目的。但古德裡安並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當他在1922年1月被調往國防部運輸兵監察處擔任參謀後,他就開始琢磨起坦克和裝甲兵的作戰理論了。

不過可想而知的,在當年那個坦克保守打壓的間戰時期,要創立獨立的裝甲部隊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作為一戰的戰勝國的英國,尚且因為裝甲部隊的理念問題,在軍隊內部形成了一場大地震,最終導致以富勒為首裝甲戰支持者下臺。那麼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就更好不到哪去了,畢竟軍隊總數就那些,如果新建獨立的裝甲部隊,那麼必然讓保守派利益受損。於是古德裡安幾乎是在夾縫裡為他的那靠紙糊模型進行訓練的實驗性裝甲部隊求生存,謀發展,為此沒少和那些他討厭的保守派作鬥爭。

比如說在古德裡安的回憶錄裡,他就曾提到他在推銷他的作戰理念時,曾經遭到了運輸兵總監馮·納茨默爾上校的訓斥,聲稱摩託化部隊只配運麵粉。至於騎兵總監威廉·克羅亨豪爾更是直接,還扣押了古德裡安本該得到的裝甲車,還往他的部隊裡塞了一票騎兵軍官進來(古德裡安對此耿耿於懷,所以在自己的回憶錄裡著重寫了一下這事)。此舉當然是遭到了古德裡安言辭激烈的反對(具體不說了,反正不是好話),並且雙方展開了直接的對抗。雖然說最後獲勝的是古德裡安,因為他的理念更符合希特勒的需求。但是反過來說,他也因此得罪了一票人,比如說京特·馮·克魯格這樣的老將,這不免讓他的仕途蒙上了一層陰影。

二、過於暴躁的性格

在裝甲部隊開始蓬勃發展之後,古德裡安的性格問題就更為嚴重了。因為古德裡安的性格註定了,他會是一位脾氣火爆的將軍(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裝甲兵將領的脾氣好像都不太好,從古德裡安到隆美爾,再到馮·斯特拉維茨和曼菲託爾,全都是火藥桶)。一旦事情不能如他古德裡安想的那樣,那麼他就會採取一些非常激烈的言辭和手段。這一點上,吃過他虧的人可不算少,因此這讓他的名聲不是特別好,連帶著人緣也不甚好。

比如說在德國實施進軍奧地利的「奧託計劃」時,古德裡安按照命令是應該帶著裝甲部隊作為部隊先鋒進入奧地利。可是擺在古德裡安面前的大麻煩是,他手頭可沒有那麼多油料可供他的部隊使用。不過古德裡安倒是知道哪有足夠的油料讓他揮霍,帕紹的陸軍燃料倉庫裡有。但那是要給齊格菲防線的守軍使用的,而且除非下達動員令,否則絕不動用。然而已經為油料問題抓狂的古德裡安可不在乎,直接殺到了帕紹索要油料。在通過威脅倉庫管理員之後,古德裡安拿到了他想要的油料。這麼一來燃料固然是拿到了,可他為此又得罪了一批人。

而等到戰時,古德裡安的脾氣就更加暴躁和不可捉摸了。比如說古德裡安在法國戰役裡,就經常性地違抗命令。比如說在渡過默茲河時,古德裡安曾希望能把橋頭堡擴大到至少20公裡,這一要求被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駁回,但古德裡安仍舊堅持繼續進攻,並以「強力搜索」為名要求進攻,甚至不惜以辭職為威脅。迫於古德裡安的強硬態度,克萊斯特不得不同意他這個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在這次戰役中古德裡安隸屬於克萊斯特的指揮,而古德裡安的做法不僅是讓克萊斯特下不來臺,也讓克萊斯特的上司,A集團軍群司令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顏面無光。

而在度過默茲河後,希特勒也擔心部隊可能遭到法軍在南部反擊,從而導致整個A集團軍群葬身法國境內。為此希特勒不止一次的要求古德裡安減緩他的進攻速度,以確保由裝甲部隊脆弱的戰線所組成的能夠得到步兵的增援。然而古德裡安這個時候又一次的違反了命令,通過對命令的不同解釋,或是故意隱瞞命令,古德裡安得以讓他的部隊繼續推進。這固然在戰略上是成功的選擇,但難免要在希特勒和最高統帥部心裡留下疙瘩。畢竟一個如此自作主張的將軍,是非常讓他們頭疼的。

三、希特勒手裡的一桿槍

對於希特勒而言,他是非常看不起自己的將軍們的,認為他們除了學會用刀叉吃飯之外,什麼都沒有學會。但是反過來,希特勒也知道他在戰爭中必須依靠著將軍,否則的話同時不可能一個人指揮軍隊的(儘管莫斯科戰役後,他真的開始一個人指揮軍隊了)。因此希特勒就必須活用手頭的資源,用可以操控的將軍們來鬥敗那些他不喜歡的將軍們。這期間古德裡安就是日常被希特勒當槍使的,因為古德裡安本人雖然頗有才華,奈何政治智商低下,因此時常被希特勒當槍使。

比如在8月23日,古德裡安從總參謀長哈爾德處得知,希特勒要放棄對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的攻擊,轉而去佔領烏克蘭和克裡米亞,這讓古德裡安大感吃驚,遂和哈爾德一起去勸說希特勒回心轉意。但這次勸諫本身毫無成效,古德裡安的建議遭到了否決,希特勒開始大談他的「戰爭經濟學」。雖然古德裡安在回憶錄裡表示,他當時倍感沮喪,但實際情況卻不盡然——希特勒說服了古德裡安,並巧妙地運用了離間計,讓古德裡安決心證明自己是能「為人所不能」和「取得更大勝利的關鍵因素」。就這樣,希特勒用古德裡安這桿槍,再一次的鬥敗了陸軍總司令部。

但是反過來,當古德裡安自己開始反對起希特勒的時候,希特勒就不太能容忍他了。比如說在莫斯科戰役時,德軍因為連續作戰的疲憊和突如其來的降雪降溫,以及蘇軍驟然發起的反擊而節節敗退。作為前線指揮掛你的古德裡安也為此震驚,他和馮·博克元帥一樣,向希特勒發報,要求可以退出莫斯科周邊地帶,到一個好防守的地方去防守。此舉就實際情況而言確實是錯誤的,儘管對於處在「戰爭迷霧」的古德裡安是「正確」的。但是希特勒卻不是那麼好說話,遂將馮·博克和古德裡安等一眾元帥將軍撤職。

此後,古德裡安就回到了德國,轉入了預備役,過了一年多的閒散生活,直到1943年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後,他才被希特勒重新任命為裝甲兵總監,讓他負責裝甲部隊的訓練和組織工作。希特勒重新啟用古德裡安是因為在連續的失敗後,他急需一個支持者,所以希特勒想到了古德裡安,並為了拉攏他而贈予了古德裡安一處位于波蘭,佔地面積達937公頃的莊園。這讓古德裡安成為了希特勒的擁護者,支持起希特勒的計劃來。而希特勒也成功地利用了古德裡安的威望,讓自己能夠在一連串軍事失敗後,確保軍隊的控制權

結語

可對於善於權術的希特勒而言,古德裡安就僅僅是一桿槍,一桿用來鬥敗軍官團的槍。既然如此,古德裡安自然難以獲得進一步的升遷,尤其是隨著戰爭對於德國日漸不利之後,古德裡安和希特勒的矛盾就越來越大。在希特勒的眼裡,古德裡安被打上了一個不可靠的標籤,無法得到希特勒的信任。如果再加上那些古德裡安得罪過人的人在旁吹風,那麼古德裡安就更不可能當上元帥了。也因此在1945年3月,希特勒無法忍受古德裡安時,就將古德裡安徹底罷免了。

參考文獻:《閃擊英雄》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山的那一邊》

《第三帝國的興衰》

相關焦點

  • 德國「閃電戰創始人」古德裡安,二戰後為何被無罪釋放?
    二戰時期,德國大將古德裡安,是閃擊戰的發明者,憑藉閃擊戰的強大威力,德軍的鋼鐵洪流席捲了大半個歐洲,從巴黎打到了莫斯科。作為德國的裝甲兵之父,閃電戰專家,古德裡安在二戰之後,在大審判中,僅僅獲刑三年,最後甚至還被無罪釋放,這是為什麼呢?
  • 二戰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為何沒晉升為元帥?
    提到二戰德國最優秀的將領,軍迷們總會說起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在將星如雲的德國軍隊中,這三位將領的表現非常搶眼,而被譽為「閃電戰之父」的古德裡安將軍,直到二戰結束,也沒有獲得元帥軍銜,其中原因比較蹊蹺。
  • 「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卻升不了元帥!和希特勒相互鄙視?
    提起現代意義上的裝甲兵戰術,就不得不提二戰時的這名德國將軍:古德裡安。正是他提倡的「閃電戰」坦克戰,讓納粹德國在戰爭初期所向披靡,今天很多人都將他尊稱為「坦克裝甲兵之父」。
  • 二戰德國三大名將,命運各不相同,為何古德裡安沒被按戰犯審判?
    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他們以極高的軍事素養讓眾將折服,正是因為這三位名將的鼎力支持,德國才在戰爭中所向披靡。不過,由於許多將領是戰爭罪行的執行者,加上德國當代對過去那段歷史的否認,以至於許多將領的戰功泯滅在歷史塵埃中。令人意外的是,現在古德裡安的肖像卻掛在德國裝甲兵營中,為何會有這種差異呢?
  • 他是閃電戰的創始人之一,殺人無數,戰後為何能無罪釋放?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給很多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無數人死在他們的屠刀下。而他作為納粹三大名將之一,在二戰結束後,為何卻被無罪釋放?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軍人家庭出生,父親是一個職業軍官。古德裡安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成了一名優秀且全面的軍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就在無線電通信部隊任職,之後被調到參謀總部。在研究坦克時,古德裡安向各個方面的技術人才請教,終於成了坦克技術專家。二戰爆發前,他是提議坦克與機械化部隊用於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推動者。在他的組織和推動理論下,德國建立了一支作戰效率非常高的裝甲部隊,在後來的二戰中屢次擊敗敵軍。
  • 二戰時期,德國閃電戰之父古德裡安為什麼始終沒有晉升元帥軍銜?
    二戰時期德軍名將輩出,古德裡安絕對是最耀眼的一位,他被稱為裝甲兵之父和閃電戰之父,和曼施坦因、隆美爾並稱為德軍三大名將。大名鼎鼎的德國閃電戰就是他首創的,他對坦克的運行在現代軍事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如此戰功顯赫的傑出將領,卻始終沒有晉升元帥軍銜。
  • 德國三大名將:隆美爾重情懷,曼因斯坦身份高貴,古德裡安霸氣!
    儘管他從未成為納粹黨的一員,他卻被授予了陸軍元帥的軍銜。儘管他從不質疑希特勒對於德國軍隊的絕對指揮權,但是卻以敢於當眾反駁希特勒而聞名。「純粹軍人」古德裡安:和以上兩位同行不一樣,古德裡安並沒有成為元帥,作為二戰中德軍最優秀的裝甲兵將領和裝甲兵創始人,古德裡安的性格也像德軍的坦克裝甲一樣堅硬無比、毫不妥協,晉升上將多年的古德裡安直到戰爭也沒有成為元帥。
  • 二戰古德裡安創建閃擊戰理論,為何當不上元帥?戰場上當了逃兵
    為何古德裡安未被授予元帥?這個問題需要把古德裡安的個人才能,與一個元帥需要的綜合能力結合起來分析。有些人認為,作為德軍在二戰期間的三駕馬車,曼施坦因是以能參善謀著稱,隆美爾擅長戰術攻防,唯有古德裡安是以創建閃擊戰理論影響了德軍。說到底,古德裡安是個研究武器裝備的行家,在推廣使用裝甲坦克方面是專家,但在指揮作戰方面並不具備元帥潛質。
  • 二戰中德軍三大作惡悍將——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施坦因!
    1.隆美爾 「沙漠之弧」隆美爾,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非洲軍」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職。 2.古德裡安 古德裡安,德國陸軍上將。曾任裝甲集群司令、坦克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等職。
  • 閃電戰之父——古德裡安
    1913年10月,古德裡安和Margarete Goerne(瑪加麗特·哥爾尼)終於結婚,並生有兩個兒子,二戰期間都跟隨裝甲兵部隊作戰,長大後成為了一名將軍。一戰期間,他在騎兵部隊擔任指揮官和參謀長。1922年,古德裡安調任到陸軍運輸處,開始確立機械化觀念。
  • 德國元帥哪家強?二戰這麼多德國陸軍元帥,到底誰最牛最能打?
    從1933年納粹上臺,到1945年第三帝國覆滅,短短十二年間,納粹德國總共晉升了二十七名元帥,其中帝國元帥一名(戈林),陸軍元帥十九名,海軍元帥二名,空軍元帥五名。今天主要討論陸軍元帥,在十九名陸軍元帥中,除了維爾納·馮·布洛姆貝格一人是在戰爭爆發前的1936年晉升元帥的,其餘十八位元帥都在二戰開始後晉升的,也就是說,這十八位元帥很大程度都是因為戰功而得到了元帥的權杖。這十八位元帥自然都是在戰場上建立了累累戰功,確立了地位的,誰在這十八位元帥裡最牛最能打?
  • 二戰德國的裝甲兵之父,35天滅了波蘭,戰敗後卻被判無罪釋放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給歐洲和非洲的許多國家帶去了無數的災難,對德國可謂是恨之入骨,但是還是非常的敬佩德國的二戰的打法。其中德國人的裝甲部隊,為這場戰爭貢獻了大量的勝利的喜悅,今天要將的這位,他被稱為是「裝甲兵之父」,閃電戰的創始人,他就是德國一級上將古德裡安。
  • 從十五法郎看法國陸軍的覆滅|古德裡安|建立職業軍|德軍|夏爾...
    戴高樂一、《建立職業軍》一鳴驚人是什麼導致強大的法國陸軍面對德軍對法國本土的攻擊毫無還手之力呢?這要從那本價值15法郎的《建立職業軍》說起。在佔領法國以後,德軍大將古德裡安問一位法國記者:我的那位偉大的法國同行最近在戰術上又有哪些新的發展?古德裡安的話把記者問的一頭霧水,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戴高樂,更別提《建立職業軍》了。
  • 隆美爾元帥:二戰時期德軍名將,與古德裡安和曼施坦因齊名
    隆美爾,無疑是二戰時期,德國國防軍中晉升最快的軍官,從戰爭初期第7裝甲師師長,軍中職務火箭般上升,先後被任命為非洲軍軍長、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非洲集團軍群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
  • 屢立戰功的德國裝甲部隊締造者古德裡安,為何在侵蘇戰爭中被撤職
    在納粹德國入侵蘇聯戰役第一階段,德軍制定的作戰方案,就是要圍殲蘇軍的主力部隊,通過機動用兵形成一個極大的包圍圈,內圈由步兵組成,兩個龐大的裝甲集團軍則在外圍運動作戰。7月3日,古德裡安和霍特的裝甲部隊劃歸克盧格(第4集團軍司令)指揮。克盧格對裝甲群集群不顧後續步兵的高速推進一向有顧慮,在西歐戰鬥中,突襲敦刻爾克的坦克被三次叫停,其中就是克盧格的意見。克盧格與古德裡安的私人關係一直不和睦,在波蘭戰役中,古德裡安也配屬克魯格作戰,兩人彆扭不斷,主要在於軍事見解不同。
  • 此人號稱「帝國之鷹」,他的裝甲兵團橫掃歐洲,為何折戟莫斯科?
    二戰時期的德國名將古德裡安,有「帝國之鷹」的稱號。這位「帝國之鷹」還是裝甲戰的倡導者,素有「德軍裝甲兵之父」的美譽。我們知道希特勒之所以能夠佔領大半個歐洲,靠的乃是閃電戰,而閃電戰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裝甲部隊快速突擊。而閃電戰的創始人就是古德裡安,古德裡安有又「閃電戰之父」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