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朗誦的23位藝術家
「悲愴裡的中國發出生命的呼喚,口罩裡的中國發出抗爭的吶喊,淚水裡的中國揚起生命的風帆!相信春天,相信中國,再創奇蹟,再寫史詩。」23位語言藝術工作者們聯袂推出的隔空對誦《武漢,生命在呼喚》,這兩天正在廣為流傳。這首敘事長詩本就感人至深,因為藝術家們演繹愈發動人。這個對誦版本堪稱是朗誦配音界「最強天團」的集結,總策劃詹澤表示,「能力有限,但愛心無限!把這個作品獻給大家,獻給熱愛聲音藝術的朋友,獻給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勇士!」
《武漢,生命在呼喚》來自人民網聯合《中國作家》雜誌社聯合發起的「人民戰『疫』」徵文,作者劉漢俊是學習強國總編輯,也是湖北人。他從媽媽、爸爸、班主任、程式設計師等平凡人生裡的普通角色下筆,將煙火人間的質樸情感娓娓道來,進而升華出中華民族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的人間大愛,讀來令人為之動容。這首長詩問世以來,網上已經出現不少朗誦版本,而華韻之聲語文朗讀大會全國組委會發起的這個版本,更是集結了眾多名家聯袂獻聲。
「這次隔空錄製的二十三人合誦作品《武漢,生命在呼喚》非常難得。」詹澤介紹,參與創作的藝術家們集結了國內老中青三代語言藝術工作者——有新中國第一代女播音員、播音藝術界泰鬥級人物夏青先生的夫人88歲高齡的葛蘭老師,有活躍在一線的青年配音演員、央視主播,「國難當頭,萬眾一心,在這次嚴重的新冠病毒疫情面前,國內一線的有聲語言藝術工作者們,紛紛在特殊時期克服重重困難,用魅力之聲獻出愛心,值得敬佩和學習。」
詹澤表示,自己以晚輩身份組織這場隔空對誦可謂誠惶誠恐,「78歲的老藝術家雅坤,曾於2019年入選『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老師每次叫我『詹導』時,我都誠惶誠恐,我哪是什麼導演,只是一介在話筒前混了幾個年頭的小小草民。這次,只是希望能多一次跟藝術家們學習求教的機會,擁有這份難忘的時光而已。雅坤老師每次都是讓自己的孫子幫忙,幾個手機回傳幾次才把錄音傳給我,非常盡心。」
23位藝術家名單
錄製難度最大的則是88歲的葛蘭和76歲的虹雲,「他們都是分別一個人單獨居住,並且因疫情被隔離,身邊沒有一個人,我真佩服她們,這麼大年紀,身邊連個保姆都沒有。我和其他工作人員只能遠隔千裡,給她們打電話錄音,是內錄還是外錄,手機的角度、位置、距離,連續幾天反覆嘗試,還是不盡如人意,把兩位老師折騰得夠嗆。遺憾的是,沒有得到兩位老師的最佳音質;幸運的是,我們可以欣賞到特殊時刻兩位老人真摯的聲音。」
中生代的廖菁、杜寧林、肖玉等藝術家們則非常順利地完成了錄音,詹澤表示,「她們特別自信地說,當然是自己獨立完成,而且音色優美,情感到位。杜老師九十多歲的老父親剛剛在春節離世,她還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但依然飽含深情投入創作。臧金生老師,各地方言都說得太溜,就把一段四川話交給他,他還是反覆練習了好久才開錄。齊克建老師是配音大家,參與錄製的國內外經典影片無數,他第一時間傳來錄音,而且每一句都標註得特別清晰,真是專業!」
當紅配音演員葉清和季冠霖,一位是劉德華御用配音,一位是孫儷御用配音,這次也在作品裡聯袂獻聲,詹澤說,「這次我有點冒險,讓『甄嬛』和『劉德華』談了回戀愛,讓他倆擔任作品中一對依依不捨的白衣戰士情侶,他們的聲音都太好聽了,沒聽夠!」此外,梁燕、剛強、嚴於信等央視新聞主播,也在最繁忙最辛苦的時刻欣然受邀加盟。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為愛發聲,為每一位老師點讚!」「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用最美的聲音,期待春暖花開,山河無恙!」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