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生命不息,娛樂不止。我是你們的麗麗。
繼續上篇文章繼續解析朱朝陽一角色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從一開始就知道普普打的是假電話嗎?
在隨後說完了朱朝陽是不是在普普打電話,就察覺普普打的是假電話的爭議後。
我們繼續轉到她們相遇後的第二天早上,朱朝陽在貴重物品藏衣柜上放頭髮是真的厲害,不僅因為嚴良說偷東西的地方還有展示了朝陽的謀劃,而且這個舉動也印證著朱朝陽其實對留下她們的衝動行為時後悔的,所以才會處處留意。
回家後也在確認過衣櫃沒有問題後再次舒緩情緒。當看到兩人從外面回來時,朝陽是明顯開心的,覺得這兩個小夥伴實際也不錯,最後去爸爸那裡甚至會放兩人單獨留在家裡了,不然你會讓兩個滿肚子謊話的人單獨呆在你家嗎?
然後到朝陽和他爸爸相遇,他還主動借了相機,其實他也可以不用借,說明朝陽把兩個小夥伴放在心上。當鏡頭在爸爸打電話時切給了朝陽,卻露出一個陰沉的表情。然後導演在這段朝陽第一次在劇中和爸爸相處的片段裡塞了好多細節,之前在分析永平一角色的時候講了一點點,但是大人的視角和孩子是不一樣的,我再來重新通過朝陽的角度疏通疏通。這是朝陽生活中重要的側影,是性格構成的重要切面,這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最難的部分。
首先,我們要明確見爸爸的本質是什麼?是愛嗎?不是,可以非常殘忍的說:其實對孩子來說是更多的是比較和虛榮,先說比較:是父親生活和母親生活的比較,是從前的生活,和現在生活的比較,是新家庭和舊家庭的比較,是以前你對我的愛,和現在你對我的愛的比較,是我和你現在的孩子的比較,是你對我的愛和你對晶晶的愛的比較,是母親對我的愛和你對我的愛的比較,是我和晶晶的比較。
廢話了一大堆,坦白說,朱朝陽有哪一項有贏的機會嗎?所以你會看到朝陽被三件事尷尬的表情。剛上車時不聚焦的視線,看到爸爸新家庭照片的憤怒,本來快樂的和爸爸去買鞋,卻被晾在一旁的尷尬,難道朝陽的陰暗不是由於這些落差產生的嗎?
在劇中,哪怕已經非常兒童的視角,但是還是在大人的主導世界裡構建價值觀。我們知道大人的難,因為我們已經是大人了,可是孩子不知道,他非常真實地呈現出來的大人的世界裡,哪怕片中最正面的形象角色的老陳,也在嚴良向他發出求助信號以後,第一直覺是教育,是在高高道德在上的教育,而不是平等的對話,錯過了最有可能讓失控的軌道回到正軌的機會。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孩子面對過這些以後在想什麼?沒有人聽得到?導演團隊一直在強調孩子的溫暖,淡化孩子的惡。我們能感受到相比原著之中的朝陽的痛苦,脆弱。可是更痛苦的是,這麼優秀的朝陽依舊沒有逃過這個漩渦。
再則是朱朝陽在爸爸打牌時的場景,拒絕過老爸給的錢,說是老媽不讓朱朝陽拿老爸的錢。結果後面春紅又問你爸沒有給你錢嗎?這難道不是非常割裂,這就是孩子對大人口不對心的最直接感受,為什麼每次你都教導我不要接爸爸的錢,每次還問我爸爸有沒有給我錢,我到底有多不值得你信任?小孩子是難以感受到成年人的壓力的,所以只能變成這種割裂的感受。春紅多年來一直和朝陽只在舊房裡居住,只粉刷牆壁,連地板都沒換。連下水道都老舊成這樣,還是只能一個人辛辛苦苦處理。要問生活費不夠花嗎?心知肚明,生活費只能將就倆母子花。如果可以春紅有足夠的能力給到經濟來源,她也可以一直保持統一的清高下去。可是朱永平兒子每次都是給二十元五十元,這個足夠大額的數字卻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支撐這種生活。所以當兒子問沒錢的時候,春紅會再問一句,你爸爸沒有給錢嗎?
我喜歡《隱秘的角落》,不是因為它集數短,而是因為它長。它用十二集的體量,為我們呈現了12部電影質感容量的,同時又容納一部故事情節的表達。這意味著導演有足夠的空間表達自己的情緒。所有的細節都不是孤立的。一次次的重複提醒告訴你,所有的表現都沒有過度表達。
哪怕從此,朝陽再也沒有穿過這件黑T桖了,小孩子的敏感可見一斑。同樣還有東升的白衣都是為什麼這麼愛整潔的白衣,就連朝陽也越穿越白,都是因為成長的過程,觸及內心的敏感。片中的視角也是憐憫,讓我們如此他兩感同身受。
往期
《隱秘的角落》光影不同,朱朝陽會慢慢滑入地獄,葉馳敏終將變好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惡犯罪的形成不只是基因的決定
《隱秘的角落》:為什麼婚姻這種避風港反而變成了弱勢者的囚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