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物種入侵美!可溶解人類皮膚,官員:分分鐘殺死人,見到就跑

2020-12-17 排頭先鋒

環球網本月4日消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多家美國媒體報導,在美國,尤其是華盛頓州,首次出現了被稱為"殺手大黃蜂"的大虎頭蜂,華盛頓州立大學專家表示,這種蜂身長超過了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導致人類死亡,科學家們認為,大虎頭蜂上個月從冬眠中醒來後開始築巢,最近正是要活躍起來的時候。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目前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115萬,死亡病例也不斷上升,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單單因為新冠病毒就死了至少六七萬人,這還不算那些沒有統計的死亡人員,疫情的失控已經搞得美國焦頭爛額,沒想到現在又有外來物種入侵了。

這種殺手大黃蜂主要在亞洲區域活動,英文學名就叫亞洲大黃蜂,是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在各種劇毒昆蟲排行榜中,都名列前茅,殺傷力極強,其毒液當中含有一種能夠溶解人體皮膚的酶,成年人被它咬一口,輕的話就會休克,多咬兩口,分分鐘就能被蜇死。

這種大黃蜂十分兇殘,連同類都不放過,其主要食材是普通的蜜蜂,最喜歡幹的事是襲擊蜂巢,一個普通大小的蜂巢,5隻殺手大黃蜂就能輕鬆拿下,據相關數據統計,殺手大黃蜂每分鐘可以咬下40隻蜜蜂的頭部,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40公裡,每日可飛行100公裡,想要找到它們的老巢非常困難。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等因素,很多地區性的物種都開始蔓延向了全世界,美國人對這個外來物種很感興趣,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好奇歸好奇,但是一定要引起重視。美國專家以及華盛頓農業部昆蟲學家紛紛發出警告,看到這種蜂不要試圖自己除掉它,否則有可能會丟掉性命,碰到就趕緊跑,然後向相關部門打電話報告位置。

專家們並不是在嚇唬人,大虎頭蜂殺人的事情時有發生,因為這種蜂的蜂巢築造於地下,搞不好就會被人類或者其他動物踩到,一旦把它們的家給踩塌了,立刻就會遭到報復,一隻就能搞死人,更別說一群了。

《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指出,這種大虎頭蜂在日本,每年都會殺死50多人!這充分證明了專家並不是在危言聳聽,普通人根本不是大虎頭蜂的對手,哪怕穿著防護服的養蜂人也不敢輕易招惹它們,因為普通的防護服根本擋不住,很輕鬆就會被刺穿。

好在大虎頭蜂並不懼怕人類,一般不會發起主動進攻,只要不招惹它就沒有什麼危險,發現的時候趕緊溜就行,千萬不能裝,如果不慎被蜇傷,一定要接受專業治療,否則很可能引發嚴重後果,即便是及時治療,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緩過來的,足以見其殺傷力有多大。

相關焦點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公報還顯示,從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來看,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根據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公告,我國是全球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原環境保護部官員曾對中國經濟周刊透露,外來物種每年對我國經濟和環境造成的損失已高達2000億元。
  • 外來物種入侵美國,一分鐘咬死40隻蜜蜂,專家:控制不住了
    最近有個外來物種入侵美國,讓美國很多生物學家都感覺到了不安。從國外的一些網站上我們看到,就像這一篇,2020年5月2日-目睹亞洲大黃蜂的到來使人們擔心這種惡性昆蟲可能會在美國定居並摧毀蜜蜂。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 謀殺大黃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可怕物種 今天大何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 讓非洲殺人蜂蒙羞的可怕生物 亞洲大黃蜂 又稱大虎頭蜂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與東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昆蟲專家曾在雲南與緬甸交界處發現一隻體長超過6釐米 翼展達到9.3釐米的虎頭蜂 打破了世界體型最大虎頭蜂記錄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每年造成的損失已高達2000億元
    所謂外來生物入侵,指某種生物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一個非本源地區域,在當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並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地理解構造成明顯損害或影響的現象。根據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公告,我國是全球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生態環境部更新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一起來漲點知識
    生態環境部昨天(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海外來客」如何「偷渡入境」?
  • 拉卡:外來物種佔據地球,人類處在瀕危之中
    為了形成對比,在這裡還要講述一部科幻電影《第九區》,在這部影片中,也有外來物種,但是於卻是跟《拉卡》完全相反的狀態。電影中的第九區中,便是外來物種的聚集地,跟人類之間算是平和狀態,但是主導權卻是在人類手中,所以在第九區中,外來物種處於被壓制的狀態。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一方面,在開展一些活動時,人類沒有意識到可能會攜帶和傳入外來物種;另一方面,過去掌握的知識不夠豐富,難以識別潛在的外來物種,從而導致外來物種入侵的發生。  陸永躍介紹,已記錄的外來入侵植物害蟲中,除了少數幾種是從邊境自然傳入的,其他均為無意引進。  有意引進。世界各國出於農業、林業和漁業發展的需要,往往會有意識地引進優良的動植物、微生物品種。
  • 一場沒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早在世界範圍內悄悄打響
    下一步,我們將研究我們國家的一些外來物種。我國幅員遼闊,生境類型眾多,生態系統多種多樣,大多數外來種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宜的生境,這也使我國更易受到外來種的入侵。生態環境部曾發布相關數據,目前全國已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有600多種,其中「非有意引進」的外來入侵物種,往往是國際貿易的「夾帶品」,如楊樹花病毒,可隨苗木或插條一起「混入」中國。
  • 國人很喜歡的葛根,在美國瘋狂繁殖,成了外來入侵物種被人嫌棄
    世界各國都存在外來物種入侵的情況,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情況都是非常之多,正因為物種入侵,就打破了原來的生態平衡,就像美國的錦鯉泛濫一樣,整個河流都很少看到別的魚類,在我國也經常看到有人在捕殺清道夫,清道夫也是一種外來物種;另外就是我們最喜歡吃的小龍蝦,有部分也是屬於入侵的物種,當然這個還沒有被完全的證實。
  • 美國首次發現「殺手大黃蜂」 官員警告:可致命,看到趕緊跑
    專家們也提醒美國民眾,這種黃蜂可以致人死亡,如果發現它們應該立即跑開並進行報告。
  • 雲南發布全國首個省級入侵物種名錄 見到它們請就地消滅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名錄》收錄了雲南境內發現的福壽螺、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變種,其中50.1%的原產地來自美洲。近些年,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生物入侵形勢,海關在查驗時經常查獲入侵物種。農業農村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警惕互花米草入侵!呂彩霞建議制定外來物種專門法律法規 | 建言...
    呂彩霞提案認為,互花米草的入侵嚴重威脅我國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安全及可持續發展,建議制定外來物種專門法律法規,建立包括互花米草在內的外來物種入侵嚴控、監測機制,建立風險評價系統,從源頭上嚴控輸入,早發現、早清除。《建言中國》欄目是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原創欄目,轉載請註明出處。
  • 美國確診感染突破126萬,本土又發現一外來物種,可導致人類死亡
    確實,在這個世界上,對人類生命構成威脅的事物實在是太多了,根本是防不勝防。從前或許很多人也沒想過,一隻小小的蜜蜂竟然也能傷人性命。事實上,一些微乎其微的生物,對於人類來說,更是具備極強的威脅。人們被尋常的蜜蜂蟄到,可能感覺到的就只是痛癢紅腫。但是一旦遇到虎頭蜂,那就有點危險了。因為很大程度上來講,虎頭蜂的刺漢毒腺。人體皮膚稍有不慎,就會出現休克甚至是死亡的現象,十分危險。
  • 青浦區檢察院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
    你聽過福壽螺嗎它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以水稻、茭白等水生農作植物葉片為食,繁殖能力強,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福壽螺還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食用未經高溫加工的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蟲,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安全隱患。
  • 亞洲巨型黃蜂入侵美國,專家:幾隻就能殺死一個人,見到趕緊跑
    新冠疫情席捲全美,華盛頓州又首次發現了原產亞洲、被稱為「殺手大黃蜂」的大虎頭蜂,令專家大呼「禍不單行」,美媒CNN甚至刊文稱「你以為2020年已經不能再糟糕了嗎?
  • 幸福渠剛通水巴西龜露了頭「外來物種入侵」成漯河市民熱議話題
    日前,漯河市民翹首期盼的幸福渠,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正式通水後吸引了不少人到此拍照打卡。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近日有多位漯河市民向記者反映,幸福渠裡疑似有巴西龜出現,引發市民對外來物種的憂慮。烏龜個頭很大,吸引了不少人觀看。記者到現場進行了查看,諮詢專家後得知這兩隻烏龜是巴西龜,有可能是市民放生的。有市民告訴記者,幸福渠此段水域至少有3隻這樣的烏龜,經常能看到它們在水中遊來遊去。據漯河市野生動物救護專家介紹,巴西龜一般作為寵物餵養,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在水中幾乎沒有天敵,會威脅魚類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因此不建議野外放生。
  • 美國又迎來挑戰,疫情期間再遭物種入侵,專家:被咬一口就完了
    專家們也提醒美國民眾,這種黃蜂可以致人死亡,如果發現它們應該立即跑開並進行報告。專家提醒:被咬一口就完了華盛頓州農業部的昆蟲學家克裡斯·魯尼發文稱:「如果你看到它們,千萬不要試圖自己把它們殺死,而是要趕快逃跑,然後打電話給我們!
  • 湖北中外烏龜混戰致烏龜死亡 引外來物種入侵擔憂
    專家認為,不負責任地「放生」或棄養一些「養寵物」,有可能會造成生物入侵,不得不防。從小在湖邊長大的他,很少見到烏龜。更令他意外的是,當他沿著湖邊尋找,在石縫和水草中,又找到不少烏龜。「大部分是死龜,活的也多半身上有傷,奄奄一息。」一個小時內,魯成先後找到了27隻活著的小烏龜。他將這些烏龜撿回家,沒想到養了一夜又死了3隻。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我以為網友們也有足夠的分辨能力,能分清段子和事實,但是這幾年此類言論更加甚囂塵上,我才發現,很多網民居然將段子信以為真了,還到處去宣揚。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
  • 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
    導讀: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國內的淡水魚之中,黑魚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種類,它的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在市場上常年暢銷。黑魚的外形較為獨特,在淡水魚之中很難找到和它相似的魚,然而近些年來,在南方一些地區,卻經常能在野外釣到一種長得像黑魚的「新物種」,不少人表示就是最近幾年多起來的,以前都沒見過。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呢?為何近些年突然開始在野外河流之中大量出現?這種酷似黑魚的魚叫做「白邊烏鱧」,它和黑魚同是鱧屬,的確存在「親戚關係」。
  • 有外來物種入侵的動漫推薦~
    《寄生獸》泉新一,普通的高中生,但他卻是被寄生生物寄生的人類之一,但是由於某種意外,寄生在他體內的生物並沒有吃掉他的大腦,而只是取代了他的右手。本性善良正直的泉新一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殘酷命運擊倒,為了被寄生生物殺死的親友以及所有人類的未來,他決心與其他完全體寄生獸進行殊死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