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種「整理魔法」是怎樣一種體驗?

2020-12-24 葉隨楓漂

真正的人生,從整理之後開始。

上星期難得回家一趟,一進家門就看到老媽在廚房忙碌的身影,瞬間覺得幸福感滿滿的。

我放下背包,來到廚房:「老媽,我能幫你做點啥?」

老媽想了想:「那你去小房間裡拿點香菇過來。」

我欣然應聲道:「好咧。」

一來到小房間裡,我被眼前堆得快到天花板的東西嚇了一跳,搗騰了半天才把香菇找著。

拿到老媽面前,老媽說:「怎麼這麼慢的?」

我無奈地說:「老媽,你把小房間塞的滿滿當當,門都快推不開了。找個時間我們一起收拾一下,把沒用的東西清理出來唄。」

老媽不以為然:「我跟你爸已經收拾過了,那些東西都是有用的,不能丟掉。」

前幾天看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我的腦海裡蹦出的就是上面的那個畫面,真的是太形象了。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近藤麻理惠是誰?

近藤麻理惠,5歲就開始閱讀各種家居雜誌,初中開始閱讀整理類書籍,經過苦心鑽研,她驚覺,「心動」才是決定物品棄留的正確標準,自創了「心動整理魔法」,入選了《時代》周刊「影響世界的100人」。

剛開始看《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時候,我心裡就在想,這不就是一本整理居家和個人用品的書麼,跟人生有什麼關係啊?後來我才發現,我這是過早下結論了。

這是一本可以幫助你重新找到幸福感的人生整理書,告訴你如何通過整理你的身邊物品環境,來整理你的人生、改變你的人生。

一、明確整理目標,丟棄不心動的,留下砰然心動的。

麻理惠說:「在丟棄任何東西之前,首先你要明確你的整理動機是什麼?你想通過整理究竟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也就是你要思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就拿我家的情況來說,為什麼整理完物品之後還是堆滿整個房間?我想有兩個原因:

1、沒有明確整理目標。

我想我爸媽在整理的時候,沒有明確整理的目的是把房間騰出來可以住人,純粹只是為了看到這麼多物品想整理而整理,結果整理一番,還是這麼多。

2、捨不得丟掉,覺得都有用。

我爸媽是比較節儉的人,經常覺得這個物品有用,那個物品給也有用,都捨不得丟掉。但其實,真正用到的物品卻沒有幾樣。而且,還有很多東西真的是幾年都沒有用過的,扔在角落裡鋪滿灰塵。如果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話,感覺有種被人拋棄的感覺,甚是可憐。

在我爸媽的薰陶培養下,我在整理物品的思維觀念上也被潛移默化了,覺得確實好像是跟我媽說的那樣,都是有用的。

在看了麻理惠的這本書後,我的想法發生了轉變,覺得這麼簡單的整理方法,我也是可以做到的。我試著跟我爸媽商量,要把小房間好好整理出來,並把這個事情當做我們家的一件大事。我制定出了以下幾個步驟來實施:

第一步,把小房間真正的騰出來,可以住人,也可以用來讀書學習作為此番整理的目標,而不是把房間堆滿東西連落腳的地方都找不到。

他們覺得也有道理,因為當初的目的就是騰出多一個空間住人的,現在的結果確實不是他們想要的。

第二步,我們把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出來,按照食品、生活用品、餐具三大類分好,我們每個人負責一個大類,我媽負責食品、我爸負責餐具、我負責生活用品。

第三步,把分類好的物品從食品開始,每樣東西都採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是丟棄還是留下。

麻理惠說:「在判斷物品該留下還是丟掉時,應該以『擁有它是否幸福』,『擁有它是否覺得心動』作為標準。」

我們花了一整個上午的時間,從200多件的物品中,留下了讓我們心動的100件物品。剩下的一部分送給了那些有需要的朋友;一部分可以回收利用的,二手變賣了;一部分丟棄到垃圾回收站。

第四步,按照物品的大類,分別又進一步設置了家裡各個大類的放置區域,在放這100件物品的同時,我們又順便把其他的物品也進行了整理。

一天下來,除了看到小房間終於像個可以住人的房間之外,整間屋子都被整理的整潔有序。我們甚至從來都沒有想過,原來我們的小房子也可以變得這麼寬敞,這麼舒服。

看著老爸直接躺在地板上的那種雀躍心情,我發現,原來麻理惠說的幸福感就是這樣來的。只有與家人認真實踐過,體驗過,用心去整理物品,幸福其實來的很自然。

幸福且有溫度的家是怎樣的?是有一群讓你心動的物品圍繞著你,陪著你一起度過春夏秋冬;有愛你的家人;有散發著母親味道的家常美食。

二、梳理人生,自信前行。

麻理惠說:「擁有什麼樣的物品等同於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

在日常中,我們就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信息幹擾自己的判斷,比如超市大特價,我媽就會買一大堆的物品回家囤積著,總覺得是自己撿了便宜,可因為物品太多,又無法及時用完,最後物品是因為過期或者腐爛而被丟棄。那我媽是真的撿了便宜嗎?不。這不但沒有撿便宜,還浪費了。

類似這樣的現象結果,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們過多的給自己附加了「負價值」,製造一些貌似有幸福感的假象,其實是對生活的一種不安感。這種不安感,會讓我們產生焦慮,產生疲憊感,無形中卻降低了我們的幸福指數。

朋友小安跟我說,她遇到職場瓶頸期,處於一種升職難,辭職不敢的狀態。經常感覺焦慮不安,以為報了很多網課學習就會緩解,可學完之後還是很焦慮。

小安的情況其實就是沒有好好梳理自己的職場問題,想著多點提升不同的工作技能,這樣在工作上就多一些競爭力。其實不然,沒有垂直目標的學習,會導致學完忘記,忘記了就一樣還會焦慮的後果。

把太多的東西往自己腦子裡塞,卻沒有真正問過自己的內心:這個知識點是我需要的嗎?對我真的有用嗎?能解決我目前的問題嗎?

有些時候,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或許,你就能很好的梳理出自己的問題,帶著目的去尋求解決方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取捨,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前行的道路就會看到幸福的曙光。

寫在最後

麻理惠在書中講述的整理物品,其實就是在梳理人生;學習從心動的方向去判斷物品的丟棄還是留下,就是在學習審視自己人生的過往、現在和未來。

只有懂得審視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才能更加珍惜那些真正值得我們為之怦然心動的東,懂得取捨人更容易幸福。

相關焦點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真正的人生,從整理之後開始
    人人需要的整理魔法近幾年,許多新型職業逐漸流行了起來,整理師就是其中之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就是一位頂級整理大師。什麼是職業整理師呢?就是給客戶提供家居整理、收納方案和服務的專業人士。好的職業整理師,收入非常高。中國新聞網曾報導過「中國整理界第一人「韓藝恩的收入,每小時是500元人民幣甚至更多。而2017年時,在整理師行業,大部分人都能達到日薪1000元以上。經驗越豐富、等級越高,整理師的收入越豐厚。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整理只會斷舍離,其實是本末倒置
    正如麻理惠在前言中所說:「我所傳授的整理法不是所謂物理性的整理和收納的技巧,而是一種通過使其具備整理上的正確認識,成為」會整理的人」 的方法。這就是整本書所說的整理的魔法:無論是誰,只要體驗過一次完善的整理,就會體會到心動般地感覺,而且,還會實際感受到「整理之後」的人生所產生的的戲劇性變化。
  • 怎樣讓寶寶學會自己整理玩具?
    怎樣才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習慣,整理自己的玩具呢?1、大人以身示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寶寶更是愛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動作,大人們在平日裡要注意收拾身邊的物品用具,包括衣物、鞋包、桌椅、廚房用具等等;當寶寶玩完玩具後,示範給寶寶看如何整理玩具,一邊整理一邊和寶寶說什麼東西,應該放在哪裡,大人需持之以恆,給寶寶樹立好榜樣
  • 整天被美少女包圍的動漫男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第一部動漫便是《龍王的工作》,這部動漫講述了男主九頭龍八一,只有16歲,便獲得了棋屆被叫做「龍王」的最高榮譽頭銜,並且以教授棋藝為理由,與小學女生同居的生活,一大幫萌妹子按摩給你按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部動漫就可以告訴你,喜歡萌妹子的各位可一定不能錯過。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整理房間是一門技術活
    這裡是【卉說】陪你度過的第223天《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是日本人近藤麻理惠的代表作,旨在幫助大家快速高效地整理出怦然心動的房間。近藤麻理惠5歲開始通過閱讀雜誌,對歸納整理興趣濃厚,初中,她又得到暢銷書《丟棄的藝術》的啟發,真正開始研究整理。 並於19歲那年成立了一家整理諮詢公司,為客戶提供上門整理服務。她的收納整理法轟動一時,讓她名聲大噪。日本為此成立了心跳收拾協會。
  • 近藤麻理惠的收納哲學 究竟藏著怎樣的魔法?
    她是一位被稱為「收納女王」的家庭收納整理顧問。她的知名作《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4年發行英文版後大賣,從而在歐美廣為人知。而正是網飛推出的節目,讓近藤麻理惠的整理術橫掃歐美以及澳大利亞等很多地區,許多網友紛紛效仿。那麼,近藤麻理惠的整理術,究竟有著怎樣的魔法,觀看後會產生這麼大的「副作用」 呢?這話同樣直擊我心,望著亂糟糟的房間,我已經迫不及待要一顯身手了!
  • 體會「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擺脫'髒亂雜'困境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可以給到你答案這本書的作者近藤麻理惠被稱為 「日本新一代整理教主」。近藤從五歲起就著迷於整理這門藝術,最大的樂趣是翻閱媽媽買的生活類雜誌,裡面就有收納的欄目。儘管沒有辦法完全讀懂文字內容,但小小年紀的近藤就已經學會了用牛奶紙盒去做抽屜的隔板。
  • 利用整理魔法健身減肥的秘訣
    原創:花婆婆家的陸小白編輯:顰兒翻譯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刪除整理魔法教人按照心動的標準選擇物品,按照先丟東西,後收納的順序,按照物品類別,進行一次性、短期、完善的整理,使人通過整理找回人生決斷力,找到最初的夢想,找到怦然心動的幸福人生。
  • 嘴笨的人怎樣學會說話
    但是很多人嘴笨的人不會說話,那麼,嘴笨的人怎樣學會說話呢?嘴笨的人怎樣學會說話01、嘴笨不會說話怎麼辦1、要正確的認識嘴笨不會說話的真正原因。嘴笨的人怎樣學會說話02、嘴笨怎麼練好口才1、朗讀朗誦嘴笨的人在讀書時,要大聲地讀出來。
  • 掌握人生整理魔法,告別亂糟糟的家,過上《安家》樣板房生活
    但在世界上,居然有這樣一個人,她傳授的整理方法是一種「只要整理一次,就絕對不會再雜亂的方法」。經她傳授的學員復學率為0!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我們這些「不擅長整理」、「想整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整理後又立刻恢復到原樣」的人,只要你掌握了這種方法,就能讓你身處的環境一直保持井井有條,過上樣板房一樣的美好生活。
  • 堅持一件事,十年如一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堅持一件事,十年如一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但在專家和評審看來,採用手工裝訂的《訂單·方圓故事》以包裝紙為封面,融合了線裝書的特點,內容與形式彼此貼切,具有一種接地氣的藝術感,是一本有韌性、也有溫情的書,「世界最美的書」的美譽實至名歸。然而如今,實體書店式微,方圓書店也風雨飄搖。呂重華還懷抱著「做一家百年書店」的願望在苦苦支撐。
  • 葉羅麗測試:選一本魔法書,測你在魔法界能學會什麼魔法?
    選一本魔法書答案分析:A:你在魔法界能夠學會青春永駐的魔法你是一個對自己顏值很自信的女生,也是一個高顏值的女生,你的高顏值給你帶來許多的便利,讓你擁有了很多的追求者以及暗戀者,你雖然過的生活很優質與快樂,但你心中總有一種莫名的恐慌,怕你的顏值會降低,怕你老去後變得很醜
  • 在「網紅」派出所當警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縣域警務
    在「網紅」派出所當警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出警前,他們需要整理著裝,佩戴執法記錄儀。來源 | 新湖南客戶端、法制周報編輯|可意編審 | 止戈原標題:《在「網紅」派出所當警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日本收納大師的超級整理術!學會了,你也能擁有舒適溫馨的家
    還記得那本火遍全球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嗎?如果你還記得,相信你一定是一位格外關注家居收納與整理的人吧。和你一樣,思齊多米的小編對收納整理也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對於收納整理,小編認為它不僅是能讓家變得乾淨整潔的技術,還是一門哲學,懂得一定的收納整理知識,對人生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
  • 【書香奈曼晚八點】八點悅聽02丨當狗開口說話是怎樣一種體驗
    【書香奈曼晚八點】八點悅聽02丨當狗開口說話是怎樣一種體驗 2020-12-08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擁有絕對音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彈的每一個音我都了解——絕對音感給絕對音感下一個定義,指的是在聽到某種聲音的瞬間,就知道這種聲音名稱的能力,而且能準確無誤的辨別出聲音的方位來源。而擁有絕對音感的人,能從平時不為人注意的雜音中分辨出是何種聲音。
  • 福布斯生活|又到一年換季收納,你需要一份「近藤式的整理魔法」
    這個5歲開始愛上收納整理,15歲已讀遍所有相關書籍,18歲開始擔任整理顧問的女孩,用她全部的熱情與無人能及的專業,獨創以「心動感」為標準的整理法,創造歸納出一套獨立的「近藤式整理術」,出版成暢銷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在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颳起「整理旋風」,告訴你如何通過整理你的環境,來整理你的過去,找到你的夢想,最終改變你的人生。
  • 《魔法氣泡特趣思俄羅斯方塊2》體驗版今日發布
    2》於今天12月3日(四)開始在PSStore以及Nintendo eShop發布體驗版。 ■可以遊玩新規則「技能戰」的體驗版於今天12月3日(四)開始發布 今天開始發布的體驗版,可以體驗將收錄在正式版的「夢幻街機 單人模式」中的「VS
  • 《The Pathless》開發者:與Apple Arcade合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與英國移動遊戲行業媒體Pocketgamer的一次對話中,Giant Squid創始人兼創意總監馬特·納瓦(Matt Nava)聊了聊公司開發《The Pathless》的四年曆程,以及與蘋果合作的體驗。 手遊矩陣對訪談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整理編譯。
  • 養暹羅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暹羅是短毛貓,比長毛貓掉毛的頻率低一些,基本上都需要大量的時間陪伴,如果你沒有很多時間養它的話,它會非常孤單寂寞以至於抑鬱的,它們非常聰明、好動、膽大、好奇心強、喜歡探險,並且有一些暹羅貓通過訓練可以學會坐下、躺下、玩球,這也是為什麼說它有貓中狗之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