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 002期 #家裝故事#
裝修得好是故事,裝修不好就是事故
今天,我們帶大家見識一個「收納狂魔」 :她會提前量好所有衣服、鞋的尺寸來設計定製櫃,為鞋櫃設計了5種高度;能上牆的東西絕不放在地面,餐桌底下也不放過;她家套內面積116㎡,全屋定製56㎡,能做柜子的地方基本全都做了,相當於半個房子都能收納,東西很多,還有一隻「竄天」貓,卻沒有一絲絲亂的痕跡。
戶型:4室
套內面積:116㎡
花費:60W(硬裝40W,軟裝20W)
位置:四川-成都
屋主:一隻竄天猴
全屋吊燈無主燈3500K,黃銅燈做點綴原木+白+冷灰+淡粉色調
原始戶型圖
改造難點:
進門一個大豎廳客廳沒有陽臺廚房太小
入門做一個頂天立地櫃,中空櫃櫥裝入嵌入式燈帶,收納加展示。入住後添置了一些小東西,用來放置鑰匙等雜物,兩個抽屜一個放口罩等消毒用品,一個放雨傘等。一側的長虹玻璃門隔開玄關和衣帽間。
地上一隻換鞋凳,憨態可掬又實用
除了玄關的鞋櫃,旁邊也做了一面頂天立地的鞋櫃,由於深度不夠所以側放鞋。
屋主很少穿高跟鞋,做柜子之前把家裡各種類型的鞋子都拿出來, 量了尺寸之後定製了5種高度。
屋主一直希望有一間獨立的衣帽間,衣服全部掛起來,最好能跟洗衣機在一起,這樣洗完就能放進柜子裡,動線最短。屋主家門口的房間剛好可以實現,並且進門就能脫下外面的髒衣服換成家居服。
壁掛洗衣機完美隱藏安裝,所有的管線都在髒衣簍的背面,拉出來就能處理下水管道及電線。洗衣機烘乾機邊的柜子進深700,方便掛冬天的厚衣服,機器也能完美嵌入櫃體,不會凸出來。
因為不想疊衣服,
屋主量了家裡所有衣服的尺寸定製衣櫃高度,加上配件,衣服基本全掛起來,空間完美利用
。
網紅褲掛,一排3個能掛5、60條。抽屜定製了亞克力蜂巢分隔片,用來收納各個季節的襪子。屋主覺得收納普通襪子過於浪費,收納褲襪剛剛合適。
雖然有了烘乾機,但畢竟是在「霧都」成都這個城市,屋主還是在靠窗的吊頂上做了個槽,可以完美隱藏,裝上最簡單的單杆電動晾衣杆。
隔夜衣用宜家帶滑輪的晾衣架掛起,方便挪動開衣櫃門。
屋主家原來的廚房太小,就把生活陽臺包進來做了中廚,原始廚房的牆打掉做成西廚和吧檯,用一道玻璃門隔開,實現了中西廚分離。
中廚挺小,更顯得寸土寸金,做了L型高低臺面,烹飪區高0.8米,操作區高0.9米。
烹飪區,三眼灶配1.1米長油煙機,屋主極力推薦油煙機右側的磁性掛鈎,吸力超強,拴上麻繩,可以把常用的鍋鏟、湯勺掛上。油壺調料瓶統一造型,調料盒用免釘膠粘上牆,剛好又形成一個置物架,放上可單手推開的調料瓶。
操作區,東西放進柜子的同時儘量上牆,但不建議把所有東西都掛起來,根據屋主以前的租房經歷,過一段時間牆上就會一層油,所以把常用品放在外面就行。
廚房的窗戶朝西,所以定製了一個瀝水捲簾,靈活好用。
西廚區,
算好尺寸,在靠牆和天花板的角落分別做上頂天立地櫃和吊櫃,用來放零食、牛奶再合適不過,又剛好把冰箱嵌進去
。冰箱是日立的,挨著煙道。
吧檯高1米,吧椅高0.75米,為了這個吧椅,屋主翻遍了某寶,仔細對比發現只有實木的佔地面積最小,不至於擠壓過道位置。
餐廳木製桌椅,桌長1.6米,靠牆定製了餐邊櫃,牆上擱板放雜物。
餐桌做了兩個小抽屜,用來放餐墊一次性筷子一類的小東西。
亂入一隻不正經喵
客廳的沙發配色,為了長期使用,屋主選擇了耐髒的深灰色進口面料,尺寸定製,深度加深,盤腿坐無壓力,貴妃椅加長,適合躺星人看電視。
自作拼豆手辦成了軟裝點綴
電視櫃是定製的一面牆的頂天立地櫃,留出放行李箱的位置,提前做好電路布置,正面沒有多餘的線露出來。
說明書分門別類,用風琴夾裝好,貼上標籤,放進電視櫃裡。
屋主喜歡看電視,她老公喜歡打遊戲,但又希望大家能待在同一區域,思來想去就把客廳的一面牆打了,裝上門,當作書房。
靠窗做了地臺,預留放1.8米床墊的位置。屋主當初沒想儲物,地臺只做了0.25米高,為了好看也只鋪了兩塊大的艾格板,但收拾收拾發現還挺能裝,裝修期間剩下的主材全放進去還沒裝滿。
地臺下的抽屜用來收納拼豆補充裝
雙人工作檯+手工操作臺各靠一面牆,呈雙I布局。雙人工作檯牆面,做上吊頂櫥櫃,上半層封閉式,下半層開放式。
屋主心心念念的手工臺
所有的發票保修單,用風琴夾裝好,裝進文件盒裡
主臥屋主最開始就想好了要用深藍色的背景漆,配上星星燈和月亮燈。床是定製的橡木床,梳妝檯配上落地燈。
次臥很簡單,一張床、一面衣櫃、兩個床頭櫃,足矣。
主衛:
主衛進門左右手分別是洗漱臺和浴缸,洗漱臺浴室櫃長2米,牆上安裝鏡櫃,牙刷牙膏和一次性洗臉巾全部上牆,收納能力滿分。浴缸牆頭做了 壁龕,龕壁跳色處理,跟花灑牆顏色呼應。
因為不想刷玻璃,屋主家兩個衛生間的乾濕分離都用浴簾,防潮石膏板吊頂,提前做好溝槽,黃銅鉤掛上浴簾。
不喜歡擋水條,鋪磚的時候就用瓷磚找了一個坡度,加上隱藏式地漏下水。
次衛:
次衛在書房旁,用一個進出分離乾濕區,外部是開放式幹區,推門進去是溼區。幹區左邊牆打掉之後做了兩個薄櫃,一個用來裝打掃工具,一個用來囤貨。
右面牆上貼六角磚修飾,木製通頂櫃和洗手臺,洗手臺下放貓砂盆,airmedica空氣殺菌器,以及石頭T7掃地機器人。
溼區,門檻石+平板金屬扣條
壁龕儲物,換上統一的瓶子
收納控的收納法:
居家生活中,誰不希望家裡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每當家裡亂,我們又經常懷疑,是不是自己東西多、容易懶、習慣差。再看屋主,東西也特別多,也沒有整理得特別勤,為什麼能收納得有條不紊?
與其自我懷疑,不如深究一下家裡亂的根源,你家的收納空間真的「夠」嗎?
夠,不僅要空間夠,還要有效。總結屋主的收納經驗,她家之所以能收納得這麼好,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幾點:
做好規劃規劃好,空間才不會「捉襟見肘」。收納是否夠有效,也跟是否做好規劃有關。
在屋主的經驗中,她為了能使空間合理利用,會提前量好所有衣服、鞋子的尺寸,來定製柜子的尺寸,絕對是規劃大師沒錯了。
除此之外,屋主還特別擅長制表。在裝修前制表,就是未雨綢繆地規劃,這也是避免裝修踩坑的重要步驟。
比如,電改造就是裝修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特別是家電和燈具,每個插座點位的高度,都需要做好計劃,這個階段家的樣子基本上就勾勒出來了。
裝修前製作預算表,及時調控整個花費分配,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付了哪些錢,哪些優惠要享受。只有預算夠,才能給用於收納的家具提供更多可能。
屋主最開始定的大框就是硬裝40w軟裝20w,最終花費和預算大差不差,可以說是一個預算小天才了~
利用好角落假如本來就是小空間,再怎麼也擠不出更多的空間,就要想辦法提升空間的有效性,會合理安排、見縫插針,屋主在這一方面,可以說做到了出神入化。
廚房水槽下方,這麼小的空間,屋主放上大單槽+垃圾處理器,接上洗碗機的下水,安裝前置淨水,放一個漏水報警器,還能塞下一個雜物架。
再比如冰箱周圍的柜子,設計師一開始建議直接封起來,但屋主堅持做柜子,收納就是不放棄一點空間。
餐桌底下你以為屋主會放棄嗎?不!納米貼粘在桌底,還能放置餐巾紙,不佔空間,方便拿取。
次衛溼區,牆上安裝熱熔膠掛鈎掛雜物,紙巾盒、拖鞋架都粘在牆面,地面乾乾淨淨。
次衛牆上的工具櫃
利用好角落,其實不只是把「廢」空間用起來,還是讓各種雜物「眾神歸位」,各自有固定的位置,當然也不會再出現「亂跑」的問題。
利用好工具看到屋主家近乎強迫症的檔案分類整理法,你就知道,她家能這麼幹淨整齊,和這些小收納神器分不開。
病歷、化驗單等放進活頁,各醫院的就診卡放進A5四格袋,社保卡等單據放進A5拉鏈袋,所有的一起裝進活頁夾中。發票、保修單放進帶標籤的文件袋,再裝進宜家文件盒裡,一目了然。
大容量收納包,屋主一共買了三個,一個家庭收納包收納家庭常用的證件卡片等,另外兩個各自收納兩人的證件,畢業證、學位證、房產證等等,全部整理好放進去。
家庭收納包裡的東西常用,放在書房的書架上,各自的收納包則放入主臥的衣櫃頂部。
常用的購物券、身份證、電卡、水卡、燃氣卡、現金、證件照等買了一個小的收納包,放進玄關的抽屜裡,方便拿取。
說明書用風琴夾裝好,打上標籤貼,分成客廳、廚衛、小家電三類,收納在電視櫃裡,方便拿取。
好了,屋主的經驗介紹完了,如果被她的收納驚豔到,那就趕快行動起來,我們一起團滅家裡亂!
您知道嗎?裝修群裡,群友的每一個問題,其他群友可能正在經歷;群友面談的工長,其他群友可能剛被坑完……
裝修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大家分享才能做得更好。
我們打造#家裝故事#,剖解共情的悲與歡,和裝修的朋友分享經驗,我們更歡迎您來投稿,分享您的裝修故事。
大家還有哪些高效的收納法?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分享讓裝修更美好!
裝修怕被坑?
請裝小蜜家裝監理,為裝修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