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願花上萬購買收納服務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疫情發生以來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收納服務

  不求「斷舍離」 只求「被治癒」

  新業態調查

  越來越多人願意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整理師月入過萬真的是普遍狀態嗎?整理收納行業從日本舶來,我們常看到的是「美女收納師月入萬元」等零星案例,對整理收納這一不算新興的行業卻依舊陌生。

  整理收納服務的客戶是哪些人、市場規模如何?整理收納師又有怎樣的從業心得、發展前景?近日,記者隨整理收納師上門服務,並同業內人士進行深度訪談,一次滿足你對這個行業的好奇。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多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統籌、策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嵇沈玲

  現場調查

  三天上門理衣千件 全程戴口罩手套

  近日,記者跟隨留存道整理團隊來到客戶李女士家中,直擊收納師的工作流程。走進李女士的家,餐桌、餐椅、沙發、飄窗、床,衣服堆積如山,擠到難以落座。「找不到出門要穿的就會再買,然後越堆越多。」不擅長收納的李女士有些苦惱,直到她在一位時裝博主微博裡看到了一條關於整理收納師的視頻,當即決定購買上門收納服務。

  上門的有6位整理收納師,需用時3天。經粗略估計,李女士的衣物數量約1000件,按照收納空間橫向延展長度每米收費990元的標準,加上首次上門診斷的388元,這一單的費用在萬元出頭。3位收納師負責客廳收納,兩位負責臥室收納,1位負責空間改造。收納師全程佩戴口罩手套,用來防塵和保護雙手。

  據了解,收納師服務過程中有兩次上門,第一次上門診斷儲物空間、評估工作量,做好儲物用品的採購計劃,第二次帶上採購的物料上門整理收納。收納師會在第一次上門與客戶充分交流,客戶須認同其理念,才會有第二次上門。隊長杜欣介紹了工作流程:先把衣服歸類,放在整理布上,再讓客戶決定衣物的去留,然後摺疊整理,放進收納空間。「我們不強調『斷舍離』,這樣會讓客戶會有心理負擔。」杜欣說,歸類後,客戶偏愛的衣物種類可以清晰顯現,提醒客戶哪一類衣物已足夠多,從而避免重複購買。

  收納服務偏向一次性服務,即通過合理的空間規劃,徹底解決衣物亂堆的問題,並教授客戶整理的技巧,保證之後客戶能夠自己打理好衣櫃。據悉,第三天完工時,客戶要參與一個簡單的交接——收納師教客戶學習今後如何維護衣物的秩序,此後一個月,團隊還會進行回訪。「90%的客戶可以保持整潔,無需二次購買服務。」杜欣說,不過也有一些客戶會在換季、搬家等時節,再請她們代勞整理。

  行業揭秘

  客戶超九成為年輕女性 有人刷信用卡「求治癒」

  「十幾年前,日本還提倡縫隙收納法,如今又流行家裡空無一物。」業內知名整理品牌莉家整理資深整理收納師張維告訴記者,日式收納在中國被本土化,既不一味強調「斷舍離」,也十分注重空間收納。

  國內首批整理收納師卞櫟淳創辦了留存道,並把分院發展到全國。2017年,璐璐成為留存道廣州分院的合伙人。如今,她的工作室發展為一個有約8名核心成員的團隊,主營整理服務、整理諮詢、整理收納培訓、合作沙龍、空間規劃服務等。

  據璐璐介紹,通過線下口碑積累高端客戶是初期的生存之道,從去年起,博主、網紅們在社交網絡的分享給她們帶來大量曝光量,加上疫情滋生出人們對家居服務的需求,團隊業務量暴增,服務範圍擴展到四五線城市。客戶不乏普通家庭,98%的為女性客戶,年輕客戶居多。「萬元以上大單一周有1到2次,388元的上門診斷單也很多,尤其在七八月換學位房或搬家高峰季會迎來爆單。」璐璐說。

  收納服務的確是中高端消費,但也有人刷信用卡求「治癒」。張維告訴記者:「這位刷信用卡的客戶家裡條件並不好,是個帶著兩個小孩的全職媽媽,因為不會整理,家裡雜物亂堆。」張維回憶,整理完畢時,這位客戶還盛情邀她們留下來吃晚飯。「從業三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理收納師是很正能量的一群人,把一個又一個房子恢復成家的樣子。」張維說。而這種治癒感,也讓偏一次代勞服務的整理收納服務有了「回頭客」。客戶會對有秩序的空間產生依賴感,每到換季或隔兩三個月就會請團隊來維護一次。

  專職或兼職均按日薪結算 機構稱月入過萬元不算高

  網傳整理收納師月入過萬,璐璐稱這在團隊裡是普遍水平,更有高者月入達4萬元。三年多來,璐璐的團隊處於一個平穩發展狀態,維持著「小而美」的規模,核心收納師穩定在8人左右,90%為年輕女性,年齡在28歲到40歲之間。

  培訓是留存道的一大業務板塊,參加培訓的學員會發展出一批專職或兼職的收納師,在項目需要時參與進來,他們也可以對外自由接單。「不管專職還是兼職都按日薪結算,領隊會有一定提成。」璐璐表示。據悉,整理收納行業仍是一個新行業,目前並無統一的從業考試和資格認證。「我們會建立自己的入行考核標準,如從實習收納師到收納師,再到分院合伙人、分院副院長。」璐璐介紹。

  莉家整理的運營模式也大同小異,其課程有兩種,基礎技能班的學員畢業後可以跟著當地的團隊做小助手,創業落地班畢業後可加入當地團隊,也可以自己組建團隊。

  專業建議:

  正確評估行情 切勿盲目樂觀

  市場前景好,收入不錯,投入也不大,一個朝陽行業似乎在向人們招手。從業三年多的一家小型整理收納團隊主理人Andy(化名)也提出了一些「勸退」建議。她認為,入行除了要有對整理的熱愛,還要正視入行的能力要求和真實的行業現狀。

  「整理是售出生活服務,團隊再小都要做好服務標準化、專業化以及售後,而個人要通過良好的形象、審美等對外展示開拓優質客戶、增加客戶黏性。」Andy表示,對行業前景和收入前景也不應盲目樂觀。「培訓課程和整理服務是如今諸多整理品牌的兩大業務板塊,不少整理師都在授課,甚至培訓業務存在轉手於非一線整理人員的情況。」她建議整理愛好者可以去學習一些初級課程,但轉行成為專職收納師,須客觀評估當地的市場規模、客戶情況,再結合個人能力與行業的契合度入行。

相關焦點

  • 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花上萬購買服務 少買點不行麼?
    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花上萬購買服務 少買點不行麼?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花上萬購買服務 不就是老媽子麼?過去,有老媽子,魯迅就寫過三河老媽子云雲,也有風波事項。老媽子就是傭人、僕人,民國有個軍閥說,這世界上最壞、最可惡的人,就是僕人,坑蒙家主,拐賣人口,甚至和主母小妾有私情等等。
  • 整理收納師走俏: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服務
    越來越多人願意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整理師月入過萬真的是普遍狀態嗎?整理收納行業從日本舶來,我們常看到的是「美女收納師月入萬元」等零星案例,對整理收納這一不算新興的行業卻依舊陌生。整理收納服務的客戶是哪些人、市場規模如何?整理收納師又有怎樣的從業心得、發展前景?
  • 全球疫情下 收納整理師等新職業格外「走俏」
    來源:央視原標題:全球疫情下,這些職業格外「走俏」,你都了解嗎?近日 一項新職業——「收納整理師」在韓國走紅他能夠幫人們整理物品把家居布置得簡潔明亮一定有小夥伴感到疑惑不就是收拾屋子嗎對此,收納整理師鄭女士現身說法:我們不簡單!
  • 李曉蓉:月入上萬的衣櫥收納整理師是怎麼煉成的?
    整理師與家政服務不同,整理師不是簡單地收拾房間,而要通過規划去梳理家中需要哪些物品,物品如何整理收納才能讓使用更方便。其實整理衣櫥,遠不是疊疊衣服那麼簡單,專業衣櫥整理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個專業的衣櫥整理師需要具備:形象設計、服飾搭配、改造衣櫃、品牌服裝面料的篩選、然後用CAD畫規劃圖,做最優的衣櫥收納方案,有時候由衣櫃延伸出的家居改造……軟裝方方面面的專業知識,有時候還會衍生到陪同購物、色彩測試、款式風格測試以及企業講座等。
  • 整理收納師走俏成為網紅職業 當真每位從業者都能月入過萬嗎
    新業態調查越來越多人願意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整理師月入過萬真的是普遍狀態嗎?整理收納行業從日本舶來,我們常看到的是「美女收納師月入萬元」等零星案例,對整理收納這一不算新興的行業卻依舊陌生。整理收納服務的客戶是哪些人、市場規模如何?整理收納師又有怎樣的從業心得、發展前景?
  • 收納整理師需要考證嗎?收納整理師應該如何考證?
    很多人都在問,整理師是否需要考證,以及如何考證問題,為解決大家的疑惑,今天就和大家談談整理師證書這件事兒。首先,收納整理師是否需要考證?學習收納整理的目的,除了是一門技術,可以讓我們利用這項技能來賺錢,為他人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是一種自我的提升,當環境改變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也在慢慢改變,慢慢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生活品味,最終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菏澤:收納整理師悄悄走進我們的生活
    「剛開始起步時,主要利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進行推廣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收納整理師不僅僅是去家裡幫你把凌亂的衣櫥打理得井井有條,而是會讓家裡有限的空間變成無限可能。」劉虎說。收納整理不僅僅是疊衣服很多人說起收納整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疊衣服,將凌亂的衣櫥變得整潔有序,其實不然。
  • 取經日本頂級收納師的整理收納乾貨,不允許你不知道
    好像上天欠我們所有人一個包文婧,急需被賦予包教包會包不亂的收納黑魔法。你還別說,每周四湖南臺播出的《嗨!我的新家》裡真有!高級職業收納師、嫁到上海的日本媳婦、和中國丈夫花銷AA制、對生活永遠不滿足收納師池田惠美返場《嗨!我的新家》,親自教大家整理收納的技巧,減輕你的頭疼感!
  • 整理收納的歷史古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需求不僅僅只限於溫飽問題;對精神和物質的選擇越來越多,新時代下衍生的新職業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你所不知道的整理師!
  • 疫情期間—主婦寶媽們的收納整理黃金契機,五本收納書籍精華鑑別
    平日裡因沒有大塊的時間來做的收納整理,此次借著疫情恰好有了契機,可以帶著一家人,徹底的來一次斷舍離。收納整理雖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學問。日本著名整理收納專家近藤麻理惠曾經說過「所謂的整理,看似是對房間的整理,其實是對過去人生的整理」!
  • 70條圍巾40件塑身衣41頂帽子50個包包,整理師如何收納?
    服務內容:空間診斷 全屋整理 衣櫥整理 搬家整理 親自整理 辦公整理 整理沙龍 整理講座◆概況整理區域:150平米除客廳和陽臺外的全屋整理物品: 衣服,包包,帽子,圍巾,護膚品,鞋子,廚具等整理背景:為了監督新房的裝修
  • 這個整理師的家,看似平淡,卻處處都是收納小竅門!
    整理師並不是常見的職業,說到整理師的家,更是讓人倍感好奇,希望見識一下他們是如何收納自家的。本期我們就分享一個整理師的家,或許跟你的期待可能有點不一樣,但每一處都是滿滿的收納乾貨,大家自行借鑑!門廳門廳的組成鞋櫃+全身鏡+地墊便是全部的家具了。
  • 2020家庭整理收納系列公益直播課來啦!
    2020家庭整理收納系列公益直播課來啦!其實苦惱的原因多半是沒有掌握收納整理的好方法,據大數據分析,大多數4口之家的物品總數達到5926件,要想科學合理的收納,得有一些訣竅!■ ■■■■2020家庭整理收納系列公益直播課來啦!
  • 時薪300元的「整理師」,到底是什麼神仙職業
    小A是我的一位朋友,最近有一天她問我說:近年關了,最近一直在考慮換工作的事情,了解了一個新興職業「整理師」,不知道這份工作還有沒有好的機會。近年來,與「整理收納」、「整理師」相關的事件總是備受關注。整理師,又叫整理收納師、整理諮詢師、整理諮詢顧問,是為個人、家庭、企業提供家居整理、收納方案和諮詢服務的專業人士。整理師這個職業起源於美國,1980年代開始就誕生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整理師,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紛紛成立了整理師協會。
  • 讀日本收納女皇的「整理人生」,用實踐談論整理與收納
    她只是一個把「整理」刻進骨子裡的一個女人。比起其他在日本享譽盛名的收納整理大師,如小島弘章。拾趣君覺得近藤麻理惠對整理和收納的理解最為深刻。她與物品的相處之道,就是對物品整理的執著,拋開無用的收納技巧,把每一件能夠讓自己心動的物品留在身邊,最後與喜愛的物品和諧相處。在拾趣君看來她這個核心思想是值得普及的,為我們整理收納提供思想指導。在這之下,我們再進行下面的整理。
  • 家居整理收納之衛生間
    分享之前先來回顧一下,貝小緣在家居整理收納系列給大家分享了暢想家的區域及各個區域需要收納的物品大類,同時貝小緣根據自身臥室情況分享了一些個人收納方法,後續還會針對不同區域的使用和保持方面專門做一個物品歸位主題,因為整理收納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次性的事情,需要我們在使用時做好保持工作
  • 房屋整理師一套房掙好幾千
    機緣巧合之下,許穎接觸到了整理師這一行業,當時她心中就激動不已:「這正是我想要的事業!」去年她果斷辭職創業,在經濟區新海楓景小區開了一間整理工作室。很多人覺得她這個行業很輕鬆,隨隨便便疊幾件衣物就能賺錢。但是實際不然,整理師絕對不等同於家政人員,他們是提供家居整理、收納方案和服務的專業人士,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居住者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
  • 收納達人的整理秘籍大公開!三招告別家居凌亂→
    整理師預約上門——收納小白秒變收納達人——龍女士一家四口人,居住的房間有140多平米,本來她也是很愛整齊的,可越來越多的東西讓她不知道從何下手收拾。龍女士說,茶几是整理過的,依然滿滿當當,餐桌也是整理過的,但永遠只有半張桌子能用來吃飯。今天,她特地找了個專家幫忙看看怎麼辦。趙敬,中國規劃整理協會聯合創始人,不僅可以培訓整理師,也能為普通消費者提供上門諮詢服務和整理幫助。
  • 6招收納技巧,搞定整理收納難題!再也不用為各種強迫症煩惱了
    在做收納整理時,我們首先要學會以實用性為前提運用各類收納方法,讓收納變得更有意義。收納方法可以分成兩種,開放型的「暴露收納」,以及封閉型的「隱藏式收納」。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該選哪種方法來做整理收納,遵循哪些整理收納原則才能做好收納。
  • 《收納完全指南》:用簡單的收納妙招解決整理難題,打造完美住家
    東西一旦多了,收拾就成了一件令人非常頭疼的事情,尤其是有些人本來就不擅長收納。所以房子真的是越住越嫌小。可是在房價高高在上的時代,不是每個人都有實力說換就換啊。所以這個時候,「收納」就顯示出自己的強大威力來了。進而催生了一個職業:收納整理師。並且收費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