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璽」組合引爆熱搜,歷經曲折的《長津湖》,終於開啟了自己的「徵程」。
導演陳凱歌說,希望跟其他兩位導演共同合作,拍出一部能夠展現中國人民志願軍在70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電影。另外兩位導演,指的是徐克和林超賢。
在此之前,曾經出現在導演名單上的,先後還有馮小剛、劉偉強,儘管兩位導演最終沒有出現在名單中,但現有的導演陣容,絕對已經稱得上超豪華配置。為影片打造劇本的,則是手握《生死線》《我的團長我的團》的王牌編劇蘭小龍。
此前博納老總於冬曾透露,今年1月起已經在遼寧丹東開始了搭景進行前期拍攝,然而就在劇組準備正式開機之際,疫情的突然到來令劇組1800人滯留丹東,200人滯留天漠,損失超過1.5億,而為了等到電影必須的冰天雪地,只能推遲到今年冬天再拍。
這當然是國產戰爭片和抗美援朝電影中少見的大片。
與家喻戶曉的上甘嶺戰役相比,長津湖戰役鮮為人知,但在這場戰役中,志願軍王牌部隊第9兵團在長津湖地區與M軍王牌部隊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長津湖地區對決,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M軍一個團的紀錄。儘管殲敵13916人,但由於碰上了長津湖地區50年不遇的零下30多度的極寒天氣,我軍也付出了志願軍戰士凍傷凍死的巨大代價。
仿佛一場與歷史的微妙關聯,對於博納來說,這顯然也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艱巨戰役。
當吳京和易烊千璽一起在發布會上比出2021,影片官宣定檔明年國慶檔,顯然是志在必得。
吳京+易烊千璽+張涵予的實力+流量+票房的頂級演員陣容,以及超華麗的導演陣容,能為影片換回一場「苦盡甘來」的勝利嗎?
「京璽」組合背後,博納的票房野望
2011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了一部紀錄片《冰血長津湖》,該片在2013年分別獲得了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和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紀錄片獎。
而將這一經典戰役影視化,則是國產片第一次。
影片顯然在各個層面上,都達到了國產電影的頂配。
在至關重要的劇本環節上,《長津湖》的劇本改編自蘭曉龍的原創劇本《冬與獅》。蘭曉龍為此傾注了五年的心血。而在確定《長津湖》之前,蘭曉龍在原《冬與獅》的劇本基礎上進行了一定調整,重點突出長津湖戰役。
於冬透露,每個演員、創作者,在接到《冰雪長津湖》劇本的時候都萬分激動,「很多演員在看劇本階段就淚流滿面。」 其中當然包括發布會上表示自己在瀏覽《長津湖》劇本的時候「數度落淚」的吳京。
《長津湖》的演員組合,應該就是當下國產戰爭片能達到的頂配陣容了。
除了目前在中國電影演員中累積票房第一的吳京,影片還有流量明星中演技最被看好的易烊千璽,除了千璽本人隱忍堅韌的特質與影片風格高度契合外,千璽的年齡也剛好跟當時的志願軍戰士同齡。
在發布會現場,易烊千璽透露,他和吳京在片中飾演的是一對兄弟,吳京還表示會在片中「揍」千璽,按照蘭小龍一貫的劇本風格,這對兄弟無疑將會非常有戲。
影片還擁有張涵予、黃軒、鄭愷、張國立等大牌演員做配角。同樣是結合蘭小龍過往的劇本風格,以上明星絕對不可能只在影片中充當工具人,蘭小龍的劇本裡,每個角色未必都有名有姓,但一定是有血有肉。
這套演員陣容背後,顯然透出博納的票房野望:實力、流量和票房號召力,影片全部囊括。
尤其是易烊千璽的加盟,一旦這位公認流量轉型演員最成功的小生在陳凱歌、徐克等導演鏡頭下展示出自身氣質與電影銀幕的契合,不排除影片將為他帶來新的表演獎項提名。
而他的出現無疑也將大大增強影片在新一代觀眾中的票房號召力。
參照《八佰》和《金剛川》的票房,《長津湖》起跑票房應該是20億,要更往上甚至達到30-40億元票房,影片必須充分帶動起一二線主流觀眾的觀影情緒,並保證其能夠創造出全年齡層的票房勢能。
如果吳京的出現保證了大眾票房,那麼易烊千璽將極有可能把女性觀眾和年輕觀眾的票房潛力完全帶動起來。
但影片最終能否實現票房突破,依然取決於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一是共情。即影片能否讓現代觀眾對當時戰爭產生共情,準確地戳中觀眾的共鳴點?
二是口碑。從《八佰》和《金剛川》的票房走勢看,口碑正是決定這些大體量戰爭片長線走勢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影片能否拿下豆瓣和知乎的高口碑,對於影片票房勢能顯然至關重要。
如果《金剛川》最終票房如貓眼預測的在15億左右,而《八佰》最終收官於31-32億,也就正說明了口碑對票房的影響,將在「15億」上下浮動。
三大王牌導演聯手,《長津湖》票房口碑能不能超越《八佰》?
博納顯然帶著必須拍好的心,否則不會在損失1.5億的情況下,在錯過了最佳拍攝周期後,寧願再等一年。
而影片也絕對具有引發觀眾共情的巨大潛能。
此前締造了票房奇蹟的《戰狼》系列、「中式大片」的標杆《紅海行動》,都更接近動作片與戰爭片的融合,《八佰》和《金剛川》則是集中在有限空間的歷史戰爭片,觀眾已經許久沒有看到《長津湖》這種具有史詩氣質、描述大型戰役正面戰場的場面浩瀚的戰爭大片。
此外,影片不需要做出任何藝術加工,只需要將抗美援朝戰士們真實的艱苦卓絕拍出來,就足以感人肺腑。長津湖戰役本身就兼具了場景的宏大、犧牲的壯烈與戰士的堅韌。
當年來不及完成冬衣配置就直奔前線的戰士們冷到什麼程度?
大部分戰士都沒有可以禦寒的冬裝,只能從被子裡撕出棉花做成耳套,把玉米須扯下來放到膠鞋裡保暖。有志願軍老戰士回憶:「冷到什麼程度呀,講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戰士的耳朵被凍得硬邦邦的,一碰整個就掉了,一點都沒得知覺嘍!」
甚至有整連的戰士被凍僵,被稱為「冰雕連」,但戰士們的槍口卻依舊朝著進攻的方向。
M軍海軍陸戰隊1師的作戰處長鮑澤上校回憶, 「我相信,長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國軍隊不顧傷亡的狠命攻擊是每一個陸戰隊員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
為了拍好這部史詩大片,博納顯然也集聚了最強導演陣容。
按照官宣信息,陳凱歌、徐克、林超賢擔任本片的聯合導演,黃建新擔任監製,張和平擔任藝術總監,攝影指導則包括羅攀(《芳華》《金剛川》)與鮑德熹(《緊急救援》)。
儘管早在7年前就公開表示想拍攝長津湖戰役題材電影的馮小剛,最終未能加入導演陣容,3天前於冬親自官宣的陳凱歌+徐克+劉偉強+林超賢的四位導演陣容,最終官宣又少了劉偉強,業界推測是因為目前正在廣東拍攝的《中國醫生》的劉偉強最終分身乏術。
但就以現有陣容,陳凱歌負責總體把控和重要文戲拍攝,徐克和林超賢負責宏大戰爭場面的調度,也足以保證影片在視聽層面上的工業水準。
三位導演近兩年也都有重工業大片推向市場,對於大場面的把控和成熟度無需置疑,比起時間相對匆忙的《金剛川》和《八佰》,定檔明年國慶也意味著影片有相對充足的時間完成特效和後期,當然一切的前提是,影片能夠在今冬順利完成拍攝。
在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晚會上,何冰和朱亞文一起朗誦過一首《冰血長津湖》, 僅僅是一段朗誦,就讓人無比動容——
「冰雕連戰士宋阿毛,在一張照片的背後留下了一首絕命詩: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國產戰爭片在《八佰》和《金剛川》之後,顯然已經到達了又一個突破的節點,無論是在投資陣仗還是主創陣容來看,《長津湖》都將是明年主旋律影片中最大的王牌,但比起影片能否奪得明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更關鍵的懸念是:影片能否推動國產戰爭片完成又一次飛躍,成為一部真正體現國產電影工業化頂級水平的裡程碑之作。
這或許才是博納真正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