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香港電影自誕生以來,產生了很多種類,像武俠片、動作片、警匪片、文藝片等等,但有一類電影十分特殊,就是梟雄片,其實可以理解為特定人物的傳記電影,這類電影常見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壇。而去年王晶的一部《追龍2》又讓我想起來在2017年王晶帶來的《追龍》,裡面甄子丹飾演的跛豪以及劉德華飾演的雷洛之間的精彩對手戲,以及影片中帶有濃濃港風的畫面、設定、劇情等,都讓我對這部電影的好感直線上升。跛豪和雷洛也讓我回想起來當年的那個梟雄時代。
其實今天我們提到梟雄片,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五億探長雷洛傳》、《跛豪》、《四大探長》、《賭城大亨》、《上海皇帝》、《轟天綁架大富豪》、《濠江風雲》等等,哪些人物也很清楚,無非就是呂樂、藍剛、顏雄、何森、吳錫豪、何鴻燊、杜月笙、張子強、崩牙駒等人。
主要就是上世紀叱吒港澳地區的黑白領頭人物。這類片子很好拍,也很難拍。好拍在於有人有故事,中規中矩就可以拍出感覺;而難拍恰恰也是因為這個,正是因為這些都是大佬級別的,人去世的還好說,但是當年拍的時候好多人都是健在的,這就需要考慮當事人的意願與想法,一個拍不好影響是很壞的。當年拍完《五億探長雷洛傳》後,遠在加拿大的呂樂很不滿意,因為雷洛是以他為原型,但是電影裡顏雄竟然與他平起平坐,他認為很不合適,他一直將顏雄視為小弟的;並且劉德華從來沒有拜訪過他,這也令他很不滿意。當時的《濠江風雲》就是任達華飾演尹志巨的原型崩牙駒投資拍攝的,可想而知內容是多麼的「寫實」。
《追龍》採取的是雙主角設定,分為雷洛和跛豪兩條線。前者講述了出身底層的雷洛,當上了制服警察,結識社會混混豬油仔,跟隨阿叔陳統探長,慢慢的成長起來。九龍東頭村一場大火使自己的初戀情人阿霞消失蹤影。隨後的幾年,雷洛在老丈人和陳統探長的扶持下,加上自己的能力,逐漸有了自己的底子,深得上司歡喜,後來與顏雄爭奪探長一職反目,二人爭鬥。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後,雷洛察覺風氣不對,了解手頭事後帶著家眷財產來到加拿大定居。
後者則是描述了香港另一位人物傳奇的一生,吳錫豪,因為跟隨的老大擔心如日中天,聲望漸漸超過他的吳錫豪會佔據他的位置,就設計想殺死他,沒成功但是也讓他斷了條腿,因而稱其「跛豪」。後與在警界如日中天的雷洛總探長合作,取得香港黑幫老大的地位,隨後二人合作在香港掀起波濤駭浪。隨著廉政公署的成立,雷洛的出走,跛豪勢力逐漸下滑,於1974年被捕,後因病保釋,不久後去世。
《追龍》的成功恰恰是王晶將雷洛與跛豪之間的聯繫給放大,營造出三條線,一條是雷洛,一條是跛豪,另一條是雷洛和跛豪之間的關係。雷洛一步步從底層小警察提升到香港總華探長;跛豪從一個偷渡者摸爬滾打到香港大毒梟;而雷洛與跛豪之間恩怨情仇,聯手獨霸香港島的情節更是將影片推向了高潮,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黑白勢力勾結的情況描述的淋漓盡致。該片也被認為是王晶近些年的佳作,一血最近「爛片之王'』的稱號。
香港是一片特殊的地方,英殖民的英國政治、香港本土的社會風氣以及大陸偷渡者的影響,導致當時的香港社會混亂,政治黑暗,政府官員與黑幫勾結的情況屢見不鮮。因此出現了一個個的大佬,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壇,長期以來受這種風氣的影響,使得香港影壇相對來說比較靈活開放,於是大量的梟雄片的產生,有像《雷洛傳》、《跛豪》、《賭城大亨》這種高質量的片子,但是也有像《驚天大賊王》、《毒豪》等質量不一的影片。但總體來說,那是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大量的梟雄片接二連三的出現,但興盛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衰落,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很少再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梟雄片,幸好,《追龍》的出現,讓我們重新感受到香港那個大時代下的人情風氣,讓我們回顧當年的那個璀璨的香港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