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祁河
對於「永恆之城」,歐洲有句格言:羅馬歸來,死亦無憾。而筆者有兩次去看她的經歷,正是應了那句「條條道路通羅馬」的俗語,卻總覺得沒看夠。
羅馬是一個承載了太多歷史和故事的名字,她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鑲嵌在亞平寧半島的地中海之畔,也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講述著無盡的輝煌和預示著未來。
她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她與佛羅倫斯同為文藝復興的中心,保留極其豐富的文化遺蹟和巴洛克風貌,羅馬古城區198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相傳羅馬建立於公元前753年,為母狼餵養長大的羅
慕洛創建,所以「母狼乳嬰」圖案成為羅馬的市徽。對於來之與其齊名的長安客來說,便有了難以名狀的親切,因為兩座偉大的城市分別代表著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有著許多共同的經歷與語言。
其實對於羅馬的嚮往,緣自於奧黛麗·赫本和格利高裡·派克1953拍攝的那部《羅馬假日》。你完全可跟隨安妮公主與記者喬,醉心於聖彼得廣場、鬥獸場、許願池、西班牙廣場、真理之口、聖天使橋、萬神殿、共和國廣場這些極富藝術氣息的古典建築,與各種膚色的人流一起品嘗美味的義大利披薩、冰淇淋、和胡椒奶油麵條,隨意坐在街頭的露天酒吧,體會午後陽光下意式咖啡的浪漫。
在這之前對義大利包括羅馬的認知,還在於但丁、《教父》、AC米蘭、斯巴達斯克、西西里島、黑手黨、墨索裡尼、比薩斜塔與世界地圖中伸進地中海那隻皮靴。而最早觸動心靈的則是還在小學時,在媽媽不多的藏書中看到的莎士比亞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了。
儘管那時還十分懵懂,不理解兩個家族為何要結成仇家,也搞不清兩位花季少年為什麼要喝下毒藥和用利劍刺進自己的胸膛。只覺得他們太可憐了,也依稀記住了這個悲劇大致的梗概:
凱普萊特和蒙太古是有著世仇的兩大家族,經常發生械鬥。蒙家有個男孩叫羅密歐,品學端莊、一表人材。在一次陰差陽錯的宴會上,他遇見了凱普萊特家的獨生女兒朱麗葉,兩人一見鍾情,在得知是仇家之後,仍彼此相愛。在神父幫助下,他們在修道院秘密結為夫妻。羅密歐為朋友報仇,殺死了朱麗葉的堂兄而被驅逐,不得不暫時離開這座城市。這時父親逼迫朱麗葉與帕裡斯伯爵結婚,神父給朱麗葉服下假死的藥物,42小時後就會甦醒,以幫助她和羅密歐遠走高飛。不知情的羅密歐半夜來到朱麗葉的墓穴,殺死了阻攔他的帕裡斯伯爵,在吻了朱麗葉之後喝了毒藥倒在愛人身旁死去。等朱麗葉醒過來看見羅密歐死去,她不想獨活於世,拔出羅密歐的利劍刺向自己,倒在了羅密歐身旁。兩家父母趕來,神父向他們講述了原委可為時經晚。從此兩家消除積怨,並為羅密歐和朱麗葉分別鑄了一座金像。
長大後才逐漸明白,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就是中國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歷史上確有其事,發生在1303年義大利的維羅納城,在但丁的《神曲》中亦有體現。16世紀初葉,義大利人路易吉·達·波爾託寫了短篇小說,來描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1554年班戴洛藉助民間傳說和前人的作品,寫成了充溢著人文主義精神的小說《羅密歐和朱麗葉》。五年之後,法國人皮埃爾·布瓦多把它譯成法文,英國人伊英特又將布瓦多的法文版譯成了英文。此後大約先後有十幾位英國作家,從這則動人的義大利悲情故事中獲取了二度創作的靈感和材料,莎士比亞據此創作了這部不朽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是夜,參觀了梵蒂岡、鬥獸場和逛過西班牙廣場之後,旅意的歌唱家聶紅梅和她在義大利國家電視臺工作的丈夫保羅,請客人到天使堡附近吃飯,為團裡的賈欣先生開生日PT。這是一個帶花園的露天餐廳,小院中擺了十幾排長桌,幾個義大利樂手抱著吉他、手風琴和小提琴,一桌桌地挨著為顧客演奏和唱著小曲。
看到我們這桌是中國人,他們竟拉起了《茉莉花》的旋律。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的聶紅梅是延川人,她用義大利語唱起了花腔女高音,引得四周的老外們紛紛站起舉杯,其中不少加入詠嘆的行列,使PT達到了高潮。
突然二樓亮起了燈光,打開的窗戶露出位著白色衣裙的妙齡姑娘,接著又有一位穿燕尾服的青年出來與之對唱。導遊王婷講解那是在表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片斷,儘管他們唱得是什麼一點也聽不懂,但從他們的表情與歌聲來看,一定是在傾訴愛情的海誓山盟。
王婷說朱麗葉的故居在義大利北部的維羅納市,在市中心的百草廣場,有一幢13世紀的古老建築,圓形拱門上有個大理石陽臺,便是兩位戀人幽會的地方。所以那裡成為男女青年頂禮膜拜的地方,陽臺下方的紅磚牆上貼滿了遊人用口香糖粘住的情書,獻給自己的戀人來表達忠誠,遙寄給心目中完美的情侶朱麗葉或羅密歐。院中還豎立一尊真人大小的朱麗葉銅像,傳說觸摸銅像右胸可帶來美好的愛情,所以被人摸得鋥亮。可惜兩次行程都沒有安排。
我知道莎士比亞所生活的時代,是歐洲許多國家正經歷的思想文化運動,即文藝復興運動時期,也是歐洲封建社會逐漸解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孕育之時。人文主義是新生的資產階級反封建鬥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即用人性反對神權,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莎翁的早期作品,就是宣揚這種人文主義思想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識的愛情悲劇。它肯定現世生活,認為人生目的就是追求個人的自由和幸福,影響了好幾代人。
自先秦之後,特別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中國的封建統治和思想殘餘比西方中世紀的影響要更為深遠,以至「五四運動」70年後,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還在繼續。文革後許多世界名著被解禁,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國策,才使人們能走出國門開闊眼界,接觸西方更多的先進思想文化和現代生活方式,為我所用。
晚餐後保羅似乎還未盡興,又帶我們去一家叫「好萊烏」的酒吧品嘗義大利紅酒。望著天使堡的燈光與映照於紅牆上水波光影,我的耳際再次響起翁莎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詩句:「在他死後,把他切碎成漫天的繁星,他會照亮天堂的美好。人類從此會愛上夜晚,不再崇拜燦爛的豔陽。」(2020.2.3宅於三亞香醍25度)
郝小奇,筆名、 祁河 ,曾任市委副秘書長、西安日報社長。高級編輯職稱,現任黃土畫派藝術報執行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