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紙,在一個人手中可以變出什麼?青花瓷、蟬、牡丹、仙鶴……這不是魔術,也不是神筆馬良附身。看得讓人驚豔,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做到這一切的是一位南京小夥。他叫裴浩正,年僅22歲的他,已是《最強大腦》節目裡三大摺紙項目的設計師,世界摺紙大師、NASA物理學家羅伯特朗都對他讚嘆不已。紫牛新聞見習記者艾陸琦
他用紙「折」出夢幻世界
被譽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摺紙大師
2017年,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舞臺走上了一位江蘇南京的摺紙設計師——裴浩正,他年僅20來歲,展示的摺紙作品《六翼天使》《摺紙天使》《鳳凰》《世界地圖》等,卻讓在場觀眾無不驚豔。同時,裴浩正還擔任了《最強大腦》三大摺紙項目設計師,從「躍然紙上」到「拓撲摺紙」再到「紙點的奧秘」,這些空間摺紙項目都曾一度引發全民摺紙熱,帶動了許多觀眾對摺紙的興趣。
「《最強大腦》老熟人,名副其實世界大師。」《最強大腦》節目主持人、復旦大學博士蔣昌建這麼評價裴浩正。
從2017年春節前到2018年10月,裴浩正時常忙碌於電視節目的錄製。2018年,裴浩正再次登上央視《加油!向未來》節目,設計出了「中國造可摺疊太陽能電池板」,可以部署至太空飛行器中,將傳統藝術與科技相結合。這個81平方米的作品由一張邊長9米的巨型正方形紙摺疊而成,可實現快速展開和收攏,其平面狀態下佔地81平方米,約為三室住房面積,三維收攏後僅佔地一平方米,放縮比例81:1,遠高於「三浦摺疊」的25:1,令美國摺紙大師、NASA物理學家羅伯特朗都對他稱讚不已。
2017國際大賽,以超高分數斬獲冠軍
在與紫牛新聞記者交談的過程中,裴浩正現場展示了如何將一張正方形的紙折成一個孔雀,花了近二十分鐘時間。裴浩正憑著興趣多方尋找摺紙相關書籍,並自己用紙一點點嘗試了起來。「因為早期對於外來摺紙術語的翻譯極不統一,很多摺紙書只有英文原版可供參考,其中涉及到非常多艱澀難懂的專業名詞,需要硬著頭皮四處查詢。」他曾撰寫《從圖裡翻譯規範理論視角看外來摺紙術語翻譯》的學術論文;並曾作為《最強大腦》兩季國際賽的賽前培訓師,用流利的英文為西方戰隊講解摺紙項目的明細。
「摺紙是中國自古就有的手藝,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底蘊。所以我在創作中,也會融入中國風的元素,例如青花瓷、牡丹、蟬等,這些藝術需要傳承,能夠走向世界。」
在2016年國際摺紙奧林匹克中,裴浩正獲得季軍。2017年的大賽中,裴浩正以總分530.7分的歷史性超高分獲得世界冠軍,並斬獲單項六金。他展示的形態各異的摺紙藝術品,每一件都是由一張完整的紙摺疊而成;《青花瓷》《牡丹圖》《蟬韻》等更是融入了濃厚的中國元素,無不得到了國際評委的高度認可。2018年9月,裴浩正受俄羅斯總部邀請,躋身2018年國際摺紙奧林匹克賽題設計師,旨在設計出更優秀、更具有中國風的作品。
「我創作是比較依賴於靈感的。人是自然的產兒,所有的藝術形式乃至人類活動都離不開對自然謙卑地模仿,站在這個層面,摺紙也是一次再塑生命的過程,是設計者對自然、對社會的情感抒發與內心感恩。」裴浩正如是說。
他把夢幻帶給世界
網上傳授摺紙,讓更多人享受這門藝術
「戴著腳銬跳舞」是裴浩正的自嘲,用來形容他成長過程中如何堅持愛好。在同學老師和家人眼中,裴浩正學習認真,成績優秀。裴浩正笑著說了一個往事。「十多年前,我做客遠房表哥家,看他埋頭學習,就隨手抽了張草稿紙給折了枝玫瑰。他突然停筆說要學,然後我就樂呵著教他。眼看就要完成了,他母親忽然闖了進來,冷不丁把紙全部揉成團,連同一旁的草稿本扔進垃圾桶,瞪了他一眼。」
裴浩正對紫牛新聞記者說:「學生時代的我,沒有激烈地反抗傳統教育,而是一邊用自己的辦法去適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面又盡己所能地去『出格』:在有限時間裡,為我想做的事做出『爭奪』與『反抗』,譬如堅持摺紙的愛好,譬如喜歡文學和英語,業餘時間也喜歡配音。」
事實上,裴浩正在沒有影響自身學業和生活的情況下,將自己的愛好都發揮到了極致,不僅囊括了國際摺紙奧林匹克的冠軍,還曾在全國「意林杯」文學賽、CCTV英語風採大賽、美國Zaner-Bloser書寫賽等諸多大型賽事中躋身獎主。
現在,裴浩正還擔任著教師的角色,在網上給小朋友們上摺紙課,受到孩子們和家長的歡迎。他曾經在網上遇到一位很關注自己摺紙作品的父親,稱讚它們非常好看。後來裴浩正得知,原來這位父親的兒子很喜歡看他折東西,但因為意外去世了。也許從那時開始,這個父親看見的,不僅僅是自己流連於這些深深淺淺摺痕之上、五彩斑斕的美麗作品中,還有潛藏在其中曾經和兒子朝夕相處的舊日時光。
裴浩正說,摺紙對於他來說已不單單為一個愛好,也成為了一部分工作,他對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有獨特的感情,「無論是做教育還是對待愛好,都要真心實意,心懷敬畏和感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所有為之付出的工作者,才能對得起所有滿懷期待的青少年兒童。我希望能成為一抹微光,照亮感染他人,將中國風的摺紙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