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在生豬養殖中所需要的資金佔比可以達到成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一個豬場能否盈利就在於飼料的搭配選用上,豬不同時期採用的飼料也是重中之重,搭配好了不僅能節省成本,還能讓豬茁壯成長。今天不和各位聊別的,就聊飼料問題。
1、飼料隱形浪費
許多豬場採用責任制,往往只考慮到了料重比,卻忽視了飼料供應和飼養成本,並且一些飼養員過於追求料重比,採取大豬卻吃中豬料,中豬卻吃小豬料,小豬卻吃乳豬料的操作,不按豬只不同階段飼養標準進行飼喂,導致飼料造成浪費。另外就是,母豬在生產後,並沒有按要求進行生產前減料,生產後卻逐漸增加飼料的投餵方法,而是盲目的增加或者減少飼餵的量,這樣操作的結果可能會引起豬患上消化系統疾病,也造成了飼料的浪費。還有飼餵季節有誤,夏季沒有採用少食多餐的原則,在天氣炎熱時給料的飼餵方式都會導致飼料出現無形的浪費。
2、飼養技術浪費
仔豬免疫接種出現應激反應會導致飼養周期延長4-5天,造成浪費飼料10公斤,母豬生產時出現應激會導致仔豬初生體重比較小,飼養周期就需要延長10天左右,多出飼料25公斤,斷奶出現應激反應導致延長飼養周期最少五天,浪費的飼料也在10公斤以上,豬飲水不足也會導致飼料無形中造成浪費,因為豬飲水不足就會減低飼料的利用率。
3、環境因素
因環境變化導致的飼料黴變,無法使用;沒有做好豬場的防鼠工作,每隻老鼠每年可吃掉豬飼料12公斤以上,汙染的飼料達到40公斤以上;飼養環境差也會導致豬的採食量下降,降低飼料的利用率,如氨氣濃度、環境溫度高低、豬圈衛生差等因素;飼養密度也會導致豬的飼料利用率降低,飼養密度過大就會出現爭搶等情況。
4、出欄時間
豬的出欄時間決定了飼料成本的多少,在育肥豬到達60公斤前,豬的骨骼和瘦肉生長就會比較快,但是隨著日齡與體重的增加,脂肪的生長速度就會超過瘦肉,並且據研究部門表明,豬在長1公斤脂肪需要的飼料比長1公斤的瘦肉高的多。所以也就是說明,出欄時間越晚,越容易造成飼料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