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五軍團成立時轄三個師,師長都是誰?

2020-12-22 魅力時尚穿搭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是土地革命時期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為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北延川後與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組建,簡稱「紅十五軍團」。紅十五兵團主要由長徵的紅二十五軍及陝北紅軍編成,下轄第75師、第78師、第81師三個師,軍團長徐海東,政治委員程子華,副軍團長劉志丹。

紅二十五軍組建於1931年10月,為鄂豫皖蘇區部隊於安徽金寨組建,隸屬於紅四方面軍,成立時軍長曠繼勳,政治委員程子華。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長徵後,紅二十五軍一部留守鄂豫皖根據地並重建了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政治委員王平章。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開始長徵,此時軍長程子華,政治委員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1935年8月吳煥先犧牲於甘肅涇川,1935年9月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蘇區。

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與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其中紅二十五軍整編為第75師,師長張紹東,政治委員趙凌波。張紹東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二十五軍連長、營長、團長等,參加了長徵,紅十五兵團成立後任75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張紹東任八路軍115師第344旅第687團團長,1938年叛變投敵。

第78師由原紅二十六軍改編組成,師長為楊森,政治委員張明先。紅二十六軍是西北最早的具有正規番號的紅軍隊伍,為1932年12月由陝甘遊擊隊改編而成,當時僅轄一個團,到1935年9月編入紅十五軍團前轄一個師四個團,未設軍部總兵力兩千餘人,此時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師長楊森。楊森是陝西乾縣人,1932年加入陝甘遊擊總隊,後曾任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團政委、騎兵團團長、師政委、師長等職,紅二十六軍改編為第78師後任師長,後曾任紅三十軍參謀長,1936年5月犧牲。

第81師由原紅二十七軍改編而成,師長賀晉年,政治委員張達志。紅二十七軍為1935年1月由陝北獨立師改編組成,當時未設軍部,只有一個八十四師,師長楊淇,政治委員張達志,總兵力七百餘人,到9月編入紅十五軍團前發展到一千二百餘人。賀晉年是陝西安定(今子長縣)人,1930年加入工農紅軍,曾任第81師師長、紅二十七軍軍長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賀晉年曾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1團團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第3旅旅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赴東北,曾任合江軍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騎兵縱隊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副司令員、第十一縱隊司令員、四十八軍軍長、第十五兵團第二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賀晉年將軍授銜少將。

相關焦點

  • 紅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說起「軍團」這個編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地位在軍之上,方面軍之下,一般下轄若干個軍或者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能當上軍團長的,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大英雄,活到建國後,基本上授勳封將。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紅軍的這十位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方志敏指揮的紅十軍團下轄3個師,師長都是誰?人生結局都如何?
    1934年尋淮洲率領紅七軍團與紅十軍會師,合編為紅十軍團,部隊整編後,在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率領下向皖南進軍,可惜在譚家橋遭到重創,又在懷玉山遭遇重兵包圍,幾乎全軍覆沒,方志敏也被俘。當時紅十軍團下轄三個師,紅19、20、21師,軍團主要幹部大都被俘或犧牲,三個師長的命運又如何呢?
  • 長徵初期,紅1軍團3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結局分別如何?
    眾所周知,中央紅軍長徵初期,共有5個軍團,即第1、3、5、8、9軍團。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是紅1軍團,它是由井岡山時期的朱、毛紅軍為骨幹發展而來的,軍團領導班子非常強大:軍團長和政委分別為林帥和聶帥,參謀長是左權和朱瑞,前3人都來自黃埔軍校,朱瑞則是蘇聯的「海歸」。
  • 八路軍成立前,紅一方面軍六大師長有四人後成上將,還有一人叛逃
    在成為八路軍前,紅一方面軍下轄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當時紅三軍團已經併入了紅一軍團),這兩個軍團又下轄了三個師,所以一共是六個師,那你知道這六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嗎?
  • 方志敏指揮的紅十軍團下面3個師,師長都有誰?最後結局都如何?
    11月上旬,中革軍委發來命令,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方志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劉疇西任軍團長 。11月,紅十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離開贛東北向皖南進軍,時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軍政委員會主席,統一領導閩浙皖贛邊黨的組織和革命武裝。12月,紅十軍團第19師在師長尋淮洲、政委聶洪鈞等人率領下,從白沙挺進旌德縣城。挺進廟首,召開群眾大會,宣傳抗日救國。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及軍委直屬隊共8.6萬餘人,從江西省瑞金和古城等地出發,開始長徵。當時這5個軍團共轄12個師,那麼這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紅1師師長李聚奎:湖南安化人,早年曾在湘軍唐生智部當兵,參加過北伐戰爭。1928年7月,24歲的李聚奎參加平江起義,正式加入了紅軍隊伍。
  • 八路軍剛成立時,有幾個團長,他們在紅軍時都是什麼職務?
    之後,紅軍迅速開始整編,先是成立第八路軍總指揮部,這個比較簡單,就是把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換個名就行了,但在指揮員的確定上,還是費了不少腦筋。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是1936年10月成立的,當時是彭德懷任總指揮,任弼時任總政委。現在呢,是整個紅軍都改編為八路軍,所以,就得從全局去考慮,由朱德任總指揮,老彭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因國軍不設政委一職,所以任弼時改任政治部主任。
  • 土地改革時期,紅軍成立的十大軍團,都是由誰擔任軍團長
    軍團是指將一兩個軍合編在一起,稱之為軍團。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兵團差不多,只是名稱不一樣。可能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擁有16個兵團,擔任兵團司令的人員,都是我軍赫赫有名的戰將。這些人都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兵團司令員。那麼,你們知道嗎?在土地改革時期,紅軍成立的十大軍團,都是由誰擔任軍團長嗎?
  • 方志敏指揮的紅十軍團下轄三個師,師長都是誰?有何結局?
    作為革命烈士,方志敏的事跡大家都很熟知,那麼他曾經領導的三個師的師長,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呢?他們的傳奇故事,讓人充滿了敬畏。紅十軍團由抗日先鋒隊和紅10軍改編整合而成,有19、20和21三個師,將士共計有一萬人,原紅10軍政委方志敏繼續擔任這支軍團的政委。在與超自己十倍的國民黨軍作戰中,最終由於寡不敵眾而導致全軍覆沒,那三位師長在國民黨軍手上落得了如何的結果呢?
  • 彭老總領導的紅三軍團,後來去哪裡了?長徵之後為何沒有恢復番號
    然而,在1934年1月,紅一方面軍總部又被撤消,同上次一樣,其所屬的各部都是由軍委直接指揮的,仍稱中央紅軍。直到紅軍長徵期間,1935年6月懋功會師,紅一方面軍的番號才得以恢復。同時,將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五軍團分別改編為紅一軍、紅三軍、紅九軍團。
  • 抗戰爆發前,紅一軍團有三個師,整編為八路軍後師長都為團長
    其中,紅一方面軍及陝南七十四師等部隊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15師343旅由紅一軍團整編而來。紅一軍團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為1930年6月由井岡山紅四軍及贛南、閩西地方武裝力量於福建長汀整編組成,最初稱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不久改稱紅一軍團,朱老總為總指揮。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縣七裡坪成立,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劉士奇擔任政治部主任。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
  • 紅一方面軍七個軍團長,3人成開國將帥,3人早逝,1人不知所蹤!
    軍團,一般是指大規模的軍隊,由不同專業的兵種所組成。不同國家,不同軍隊的稱呼、含義有所不同。國民革命軍的軍團,和路軍、集團軍、兵團的概念是等同的。紅軍時期,紅一面軍和紅二方面軍都成立了軍團這一建制,軍團一般下轄若干個軍或者師。
  • 紅一方面軍長徵中,三位主人是誰?後來的稱號是怎麼授予的?
    1926年參加湖南獨立第五師,編入第一團。團長是彭老總,三營營長則是後來的紅軍名將黃公略。在兩人的帶領下,李聚奎於1928年參加了平江起義,參加了紅軍。紅軍時期,李聚奎參加了5次反「圍剿」作戰。因在滸灣戰役中的豐功偉績,榮獲二級紅星獎章。長徵勝利後,他參加了西路軍。西路軍失敗後,他時隔三個月回到延安。後歷任八路軍386旅參謀長,西滿軍區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司令部副參謀長,195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四野13兵團的第38軍,在成立之初,各師的師長都是誰?結局如何?
    第38軍在成立之初,下轄四個師:第112師、第113師、第114師和第151師,有近5萬人。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成立之初的各師長都是誰?結局如何?第112師師長是江擁輝。江擁輝是江西瑞金人,1917年生。
  • 長徵後,紅一軍團第4師三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
    1936年10月,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一軍(團)第4師,直屬中央軍委指揮。第4師的師長是李天佑,政委是楊勇。第4師下轄3個團,分別是第10團、第11團和第12團。
  • 紅一軍團三個師六位首長,五個開國上將,剩下的一個非常可惜
    在紅軍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十個軍團,每個軍團人數不一、戰鬥力不一,紅一軍團是絕對的主力,在建國後的十大元帥中,有六人都出自紅一軍團,我們偉大的主席也擔任過紅一軍團政委。這個番號的存在時間很長,也經過多次變革,在長徵初期,政委已經變為了聶榮臻,軍團長則是林彪,當時的紅一軍團下轄三個師,有六位首長,這六人後來各是什麼軍銜呢?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