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雞的蘸料,金桔可是靈魂……」3月27日晚,在海口一家酒樓內,久違的人間煙火氣重現,市民王德濤品嘗著一桌的美味,忍不住感嘆,「還是店內吃著香。」
作為消費服務領域的重中之重,餐飲業的復工復產無疑最能提振市場信心。連日來,海口各餐飲企業在做好防疫舉措的基礎上全面復工營業,越來越多的市民放下顧慮,走進店裡享受美食,讓餐飲消費領域按下「重啟鍵」。
在海墾花園夜市,市民在享受美食。海口日報記者 石中華 攝
防疫措施全 供公筷公勺
隨著海口全面恢復堂食,市民外出品嘗美食不再是奢望。而對餐企來說,要打消顧客店內就餐的擔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餐廳規範安全的防疫措施。
3月27日中午,記者在位於海口上邦百匯城的正哥點心專家店看到,店家在門口貼出了相關提示,提醒消費者注意疫情防控要求,每位進店消費者也都積極配合體溫測量,店裡員工均佩戴口罩。
在店內,不少市民正在就餐,人氣很旺。「我們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嚴格落實勤消毒、測體溫、間隔用餐、做好員工健康檔案管理等各項防疫措施。」該店經理黃景介紹,他們是3月20日復工,剛開始顧客不多,但近兩日客流量明顯增多,達到疫情前的70%,接待高峰時每天能有230餘桌。
「本來我們對堂食有擔憂,但到店發現商家防控工作做得很細緻,每張桌子都有一定間隔,桌上還設有公筷公勺,讓我們非常放心。」正在用餐的顧客劉美惠說,現在出來就餐消費,也算是為經濟發展作貢獻。
肥美的文昌雞、鮮嫩的蒜蓉開背蝦、海南特色齋菜煲……在龍昆南路龍泉人漁村,一盤盤精緻美味的菜餚刺激著人的味蕾。大堂內,餐桌嚴格按照要求保持1米距離,桌上的每盤菜餚都配有公筷。
「我們在大堂擺桌數量減半,且大桌控制在4至5人,小桌3至4人,避免聚集用餐。」龍泉人漁村店長盧敏介紹,除了做好基礎的消毒工作外,還增設了消毒櫃和熱水壺,讓顧客更加安心。據悉,該店於3月12日起恢復堂食,連日來店裡消費的客人較之前有所增多,客流量約為疫情前的1/3。
扶持舉措多 消費活力足
據了解,為保障餐飲行業有序復工復產,海口市商務部門多次實地走訪重點餐飲企業,深入調研餐飲企業疫情防控情況和復工經營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的合理訴求,並做好企業有序復工的物資保障工作,先後提供兩批近6萬隻口罩給餐飲企業。
此外,針對餐飲服務業嚴重滑坡的局面,市、區有關領導幹部帶頭進餐館用餐,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幫助700餘家餐企減免租金等措施對提振消費信心、增加消費能力、暢通消費渠道,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我們接下來將舉辦系列促消費活動,比如以代金券的方式吸引市民遊客到夜市等地消費,通過鼓勵消費恢復海口城市活力。」海口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全力支持餐飲企業渡過難關,提振市場消費信心,推動餐飲行業早日全面步入正軌。
危機裡自救 餐企謀轉型
面臨行業危機,餐飲企業也紛紛謀劃「自救」。「我們計劃利用即將到來的店慶,推出大型優惠活動,並且開通線上平臺拓展銷售渠道。」盧敏說,「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菜品質量,我們會進一步調整菜系,重點打造海南特色菜亮點。」盧敏相信,不久之後一定會迎來顧客盈門的那一天。
「疫情過後,餐飲業不會出現所謂的報復性消費,但會有恢復性地增長。」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陳恆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項促消費政策的持續出臺,海口將迎接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強力復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