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中國有尊先聖、通三統之制,歷代諸朝皆奉夏商周天地人為三統三正,經傳昭彰,人文炳蔚。今日之中國,仍奉夏商周為天下一統之正朔,夏商周斷代工程雖紛紜而終,劉光保等學人卻元機顯映,華夏大體不日之間。三統亦有新世代之唱言:人文始祖炎黃迄於孔顏2500年,孔顏迄於當代2500年(1949年,孔子誕辰2500周年),孔顏為中正,上下五千年,故而炎黃、孔顏、當代是為新三統。
夫子,至聖先師,「論百家之遺記,考正其義,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刪《詩》述《書》,定禮理樂,製作《春秋》,贊明《易》道,垂訓後嗣,以為法式」,其功德法言,傳習一然,曠古爍今,自不待言。
復聖顏淵,顏氏,名回,字子淵,後世尊為復聖。有一流傳,子淵回復之名號寓意真陽回復,暗含夫子之學不行於其世,千年之下方得始終回復。言道者丘,證道者回,復聖名號暗含了儒學終將以安貧樂道穿越千年。另,海有九轉,回水漩澓,其水至深,或為子淵。顏子,誕於公元前521年,薨於魯哀公西狩獲麟之公元前481年,是年夫子輟《春秋》,魯哀公弔唁,距今整2500年,即,2020年適逢復聖顏淵千古2500周年,今特別釋奠之。
查詢今年復聖釋奠活動信息無果。中國自古祭死不祭生,從是,個人今年三祭顏淵,前次為2020年11月1日,復活之日,鑑於東西方文化今年介然直面,作「天佑中華2025·東西方經濟發展論壇」,自由俠協助,為十年來第二次公開宣講,上次為2019年「慧深東渡美洲1500周年紀念」,定軍山協助,國士慧深得以正名。再次,2020年春分,有老者點撥《論語》,初是不以為然,後有鞋架枯木逢春而發,繼而書房四圍遍開莫名,有所思,遂重編《論語》,是為四重譯。
子淵,「德蹈高蹤」,享亞聖之名,宋元間亞聖之號為「命世亞聖之才」孟軻所專。顏子之道,比於堯舜,夫子願為之宰,不遷怒於外,不二過於內,言則多預,語則體恕,俟顏子並麟隱去,鳳雉三拜夫子,儒道歸於三世。
後世有孫復(992-1057)宣講於東祖,為泰山先生,再有趙復(宋元間)理示於北元,為江漢先生。近世有「先進的中國人」嚴復(1854-1921),痛陳舊學三害:錮智慧、壞心術、滋遊手。
風雲兩千餘載,今又釋奠之年,次而再,再而三。釋奠必講經,今日仲冬仲丁,為顏子祭。
木鐸千秋,汶山不以,河澄海晏,汶山不令,萬國文本,汶山不違,講經於今日,不求於有時。
汶山於1982農場中華家
庚子.戊子.丁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