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隨著時代的發展,商品房越蓋越多,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也越來越少。很多人都覺得大城市最「冷清」,尤其是人心,明明只有一牆之隔,卻生活多年不相識,可見現在的人們心理防線有多重。
這幾天網上鋪天蓋地都在報導一件事情,上海一位88歲的老人,將自己價值300萬的房產無償送給了一個水果攤攤主,這位老人妻子兒子均已離世,但是並非沒有親人,還有一個妹妹在海南,妹妹也有兒子女兒,但是老人依舊選擇將房產送給了水果攤攤主。
這件事情經過曝光之後,在網上迅速發酵。而網上的聲音無非就兩種:一個就是暗指水果攤攤主「有心計」,騙了老人的300萬房產,另一個就是指責親戚,對老人不管不問多年,這才讓老人寒心將房產送給了外人。
對於這件事情,在此之前可能只是一個民間糾紛,但是當事情在網上發酵開了之後,已經迅速演變了道德和倫理的評判,畢竟老人和水果攤攤主之間,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一套價值300萬的房產說送就送,怎麼可能不引起社會熱議。
在深入了解這位老人的事件之前,我們不妨回想一下之前發生的社會事件,大家應該也有記憶,如今的社會上,老人「遠親近鄰」並非普遍現象,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我們可以從這類事件中看出,老人和年輕人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了。
關於老人贍養以及財產分配的話題,一直都是輿論場中的熱點話題,同時也是關注度較高、討論度較高的社會性話題。而一旦出現這類情況,人們往往會好奇:為何一些老人願意把錢白白送給外人,也不願送給自己的至親血緣?
大部分網友都有同一個想法:外人太會「騙了」。這幾年來,保姆騙取老頭家產的新聞層出不窮,導致很多年輕人「談保姆」色變,就連給家裡老人找保姆,都不敢找太過於「有姿色」的保姆。
但是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一下,但凡老人的親戚家人對他好一點,他會糊塗到,把家產白白送給外人嗎?
此次上海老人贈水果攤攤主300萬房產事件中,這位88歲的老人是一名退休工人,妻子在前些年就去世了,留下了他和一個患有精神病的兒子。而沒過幾年,患有精神病的兒子也悄無聲息的走了,而水果攤攤主,就是這個時候被老人找來幫忙的。
我們首先回顧一下整個事件大家糾結的點,很多人認為,是水果攤攤主「故意」接近老人,企圖感動老人以此獲取老人的300萬房產,但是在老人的回憶中,一切都是老人先主動的,老人請求攤主幫忙,隨後邀請攤主一家人住進自己的房子,最終決定把房子送給水果攤攤主一家,而這期間,一家人和老人一起度過了10年的光陰。
當年老人兒子剛剛去世的時候,他找到水果攤攤主,請他幫忙帶自己去殯儀館,而火化之後老人的親戚依舊沒人到場,隨後水果攤攤主詢問需不需要打個電話給親戚,老人的回答是:不需要,親戚都不聯繫了。
水果攤攤主一家人是河南人,來上海打拼了好幾年,家裡還有三個孩子。老人沒有親戚朋友,最喜歡攤主家裡的三個小孩,時常帶著孩子們去買零食,去遊樂園溜達,久而久之和水果攤主一家人也熟悉了起來。
老人身體不大好,有一次突然在家中暈倒,沒有朋友親戚來往的老人,差點沒有挺過來,如果不是攤主及時趕到老人家中,後果不堪設想。而回憶到這件事時,水果攤攤主也對記者說過,當時有給老人的親妹妹打電話,但是妹妹以繁忙為由,拒絕來上海照看老人。
兒子的去世,親戚的冷漠,讓老人和水果攤攤主一家人的關係更進一步,在和水果攤攤主一家人熟悉之後,老人主動提出,邀請攤主一家人住進自己的房子,而攤主一家猶豫了一段時間之後也答應了。
住進了老人家裡之後,老人幫助攤主照顧孩子,而攤主夫妻也把老人當做親人看待,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而和水果攤攤主度過的十年裡,老人的親戚確實鮮少往來,可以說幾乎不來往。
隨著年紀的增長,老人也仿佛看淡了一切,有一次他和水果攤攤主表明,自己想要把房產送給他,水果攤攤主一開始確實十分驚訝,因為老人畢竟並非獨孤一人,外地還有不少親戚。但是老人沒有回覆,並且直接表示房產送給他,自己的身後事也由他來處理。
本以為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當老人的300萬房產無償贈送給外人消息一傳出,老人「失聯」多年的親戚們,都來到了老人的家中,同時還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為由,表示贈送房產一事不作數。
親戚們蜂擁而至的第一件事情,並非關心老人的身體狀況如何,而是第一時間質疑了老人贈送房產的事情,並且聲稱老人是在「不清醒」的時候做的公證,所以並不具有法律效應。為此親戚們還專門前往普陀區公證處證實,但是得到的結果仍然沒有變。
對此,多位公證員都告訴央視網記者,老人來做公證的時候,公證員都會對他進行單獨詢問,而且會充分的洞察意定監護設立人的真實意願,如果老人真的有老年痴呆,公證員不可能看不出來。
換句話來說,老人贈送房產是2017年就有的想法,如果真的是老年痴呆,不可能三年多來一直堅持這個想法。而水果攤攤主一家人和老人共同度過了10年的光陰,比起多年未謀面的親戚們,網友們更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新京報《「300萬房產贈水果攤主」:老人為何「遠親屬」而「近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