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中央體育臺記者張斌的採訪中,郎導表示,退休計劃沒有改變,即郎導選擇在東京奧運會後退休。作為中國女排的教母,郎導多次在女排的低潮中走馬上任,為中國女排再創輝煌發揮了巨大作用,2013年郎導接手中國女排,郎導和女排的姑娘們情同手足,相處得異常融洽,姑娘們用行動回報郎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支球隊的教練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球隊的走向,離隊換帥+超長複雜賽事,中國女排或將迎來2022年最艱難的世錦賽。
一支球隊的教練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球隊的走向,正如古德蒂把土耳其從二流球隊轉變為當今女排的「黑馬」一樣,郎平在2013年重掌女排之後,幾乎要重建女排的另一輪輝煌。就在劉國梁離開之前,國乒在遭遇張本智和、伊藤美誠的衝擊下,連輸三場。作為中國女,郎平的離開給球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現在看換人迎戰換帥隊伍的來了較長的動,蔡斌因亞錦賽使中國首次輸給泰國而被引2022年女排世錦賽算是一個調整期,的確是不小的挑戰。
在換人迎戰換帥隊伍的動蕩時期,接替者上任就面臨著巨大的世錦賽壓力。比賽前在2016臨陣換帥是大忌,當年陳忠卸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後,中國隊也迎來了較長的動蕩低谷期。還有蔡斌、王寶泉、俞覺敏等中國女排的帥印。
在推行「梅楚改革」失敗後,蔡斌因亞錦賽使中國首次輸給泰國而被引咎辭職;王寶泉僅在159天的時間裡就因訓練思路和隊員有矛盾,身體不舒服而退出國家隊;俞覺敏曾帶運會,亞洲杯冠軍,但2010年世錦賽第10名,倫敦奧運會負於日本只拿到第4名,他也因此提出辭職。
由此可以看出,頻繁的更換教練或者主教練會給球隊帶來很大的影響。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儘管球員們表現出了不屈不撓、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是沒有郎平的現場調度、臨陣脫逃,很難判斷中國能否逆轉巴西甚至最終奪冠。
如果換個教練,中國女排可能會在四分之一決賽中被淘汰。在東京奧運會結束後,世界錦標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對於新的接班人來說,這場比賽的難度和壓力可想而知。
世界錦標賽的賽程太長太複雜,三冠王的奪冠難度最大。世錦賽的賽程太長了,只有一輪,奧運會的兩個小組賽半決賽和決賽。世界錦標賽的24支參賽隊伍將分成4組,每組6隊進行循環賽,每組以16支隊伍中的前4名進入決賽,這就算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比賽。在循環賽的第二階段,16個小組賽將再分為兩個小組,小組前三名再分為兩個小組進入循環賽,小組前兩名進入交叉半決賽,然後決出冠軍。
在這種賽制下,世錦賽將是三大賽事中最複雜的賽制。多輪循環比賽一方面體現了球隊的絕對實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故意輸給對手的弊端。這一年,陳忠和為了避開義大利,把球讓給了韓國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按照郎平執教風格,「讓球事件」絕對不會發生在她身上。所以,2014、2018世錦賽中國隊的排名還是現實地反映了當時中國隊的實力。顏妮等老隊員東京後退出,個人位置實力將出現明顯下滑。在東京奧運會後,老將顏妮可能會退出國家隊,不再堅持參加女子排球世錦賽直到2022年。
從「南長城」徐雲麗退役後,顏妮幾乎是靠一人之力打造了中國女排的「在線長城」,她對網眼的威懾力也讓巴西、俄羅斯、塞爾維亞等球隊的進攻難以突破中國隊的攔網。相較於顏妮,王媛媛、楊涵玉、胡銘媛等年輕的副攻在攻防兩環節上都與顏妮有較大差距,中國隊網口優勢將明顯下滑。
此外,接應老將曾春蕾在2022年世錦賽上也是舉步維艱。和山東女子排球隊的杜清清一樣,包括現在還在隊裡集訓的劉晏含,在下一場三人一組等功夫上都和曾春蕾還有一定差距。2020年,丁霞32歲,姚迪30歲,刁琳宇28歲,兩隊的替補二傳能否還有提升空間,孫燕、梅笑寒能否頂住,這些球員也將影響中國女排多個位置上的實力。
2022年世錦賽是奧運會後的第一年,雖然 郎 導 和一些老將退役 了 ,但 是 中國女排 的 整 體 結 構 沒 有 改 變,影響應該 很 小,但 是 能 否 奪 冠 並 不 完 全 取 決 於 自己,世界其 他 國 家 也 在 改 變, 或 許 還 有異軍突起 的 力量,就像18年 來 不 斷 壯 大的義大利一樣。但 是 我 覺 得 中 國 女排還是第一 梯 隊 ,實力 沒 什 麼影響。 到 後繼 如 何 ,要看 後 繼者的 才 幹 和思 想 如 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