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切實推進思政育人體系建設。
聚焦黨的領導,完善課程思政建設機制。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務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協同聯動、院系落實推進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機制,加強對全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組織領導和整體設計。出臺《「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明確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實施保障等;修訂《教師本科教學工作規範》,明確教學各個環節課程思政要求,進一步規範課堂教學行為。挖掘並發揮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管理幹部等育人作用,調動每一位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和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
聚焦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思政育人能力。加強對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引導教師提升政治理論修養,拓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優秀傳統文化和學校校史校情的認知,形成內容深刻、多樣的課程思政教育素材庫。建立完善培訓制度,定期開展教師育人能力培訓,組織骨幹教師到國內課程思政建設示範高校進行現場觀摩和學習。在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及實驗教學教師技能大賽等體系中強化課程思政指標,以賽促建、以賽促教,引導教師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自覺加強課程思政建設,不斷提升育人能力。
聚焦課程建設,強化課程群主陣地作用。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在本科生、研究生培養中分層次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群建設,重點把握專業必修課,高度重視專業選修課,構建校院兩級示範課程體系。建立課程思政研討和公開示範課制度,各教學單位結合學科及專業課程特點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甄選融入課程教學的思政元素,深入研討課程思政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及時總結成效和經驗,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集中建設一批典型示範課。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抓好專業研討、集體備課等基層教學組織活動,優化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把思想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等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著力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聚焦宣傳示範,推進典型案例推廣帶動。利用馬克思主義學院資源,建立思政課教師分片指導和聯繫制度,發揮引領輻射作用與協同效應。通過優秀思政理論示範課、課程思政教師典型示範課及教學研討等,開拓專業課教師思政育人的思路和途徑,激發課程思政活力與潛力。召開校院兩級課程思政推進會、交流會等,分享經驗,整體推進。挖掘整理典型案例並彙編成集,形成課程思政優秀成果,利用網絡、廣播、微視頻等方式開展典型育人案例宣傳,營造課程思政建設良好氛圍。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構建「習得+拓展+實踐+體驗」四維一體的課程思政特色體系,將優秀傳統文化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厚植學生人文底蘊,增強文化自信,激勵愛國情懷。
聚焦價值引領,優化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在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突出價值引領,引導學院和教師將其融入每門課程目標和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認知、情感、價值觀等內容作為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通過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和黨政領導聽課等方式,將客觀量化評價與主觀效度檢驗結合起來,綜合考量課程教學的融入度和對學生的影響度,以科學評價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效果。完善激勵機制,在學校「教書育人獎」「教學名師」「教學質量優秀獎」等評選中加大育人評價權重,特別考察課堂教學特點以及育人成效。將各教學單位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情況納入單位績效考核評價,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持續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