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的暗格藏青條紋夾克,橘紅色T恤,梳著大背頭,即使是幹著抹灰砌磚的泥水活路,30歲的馬興才依然把自己收拾的很利索,這樣的習慣他已經保持快兩年的時間了。
最近一段時間,村上為了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申請到一個農戶庭院風貌改造的項目,作為村裡會焊接、會做鋼門窗的泥瓦匠人,馬興才成了家家戶戶的座上賓。在溫泉彝族鄉道角村採訪時,村裡的幹部便極力向記者推薦了這位村裡的「新聞人物」。
馬興才之所以成為「新聞人物」,是因為他是全村公認的變化最大的一個人,關於他的故事要從多年以前講起。
作為家裡的長子,18歲就結婚生子的馬興才,曾經被父母寄予厚望,花錢讓他學了手藝。但是沒有想到,曾經的馬興才與社會上一些不良人員來往,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差,更可怕的是,還沾染上了毒品,成了人人見了就躲的癮君子。那個時候,無論他去誰家,即使是親戚,也像防賊似的防著他,怕他偷雞摸狗,順走家裡的東西。
「連續好幾次被派出所帶走,強制戒毒,最後一次是在四年前,就在我跟前被警察帶走的,那時候,我們都覺得這娃兒完了,沒救了。」馬興才的叔叔安卡卡告訴記者。那時誰也沒有想到,兩年後,戒毒回村的馬興才完全變了一個人,是黨和政府的脫貧攻堅好政策把這個曾經的「浪子」拉了回來。
馬興才的變化是緣於脫貧攻堅,動因是感念黨恩。
那年,他從戒毒所回來,震驚地發現家裡變樣了,曾經破舊的土坯房建成了一幢嶄新的磚牆平房,兩個孩子免費在鄉裡的中心校住校讀書,家裡的產業也發展起來,地裡種上了青花椒、桑樹,圈裡餵上了肥豬……欣欣向榮的好日子,讓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僅僅因為是貧困戶,就有這樣的待遇,黨和政府對我家這麼好,如果我再不改,還怎麼在村裡抬頭做人啊?」
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為了不讓村裡的鄉親看不起自己,馬興才下決心要把家裡的日子紅紅火火過起來,他撿起了自己的手藝,農閒的時候四處到村裡、鄰村去攬活,為了讓大家信任自己,很多時候他都義務幫村民們的忙,他的好手藝和認真幹活的態度,漸漸贏得了村民的認可,他的妻子也外出務工,一年多光景下來,屋裡添置了42寸的大電視、布藝沙發,廁所安上了大功率的太陽能,更重要的是,家裡的存摺有了好幾萬元存款。
不過,因為這筆存款,最近馬興才有點悶悶不樂,他本想買一輛摩託車,前段時間去縣城車行裡看好了一輛9300元的新車,以後外出幹活的時候騎著方便,但是家裡人都不同意,因為當年建新房的時候,還有一筆鄉信用社的伍萬元貼息貸款沒有還,大家主張先把欠國家的錢還了,以後有錢了再買車,為此馬興才感覺很惱火,和家裡人爭執了好幾回。
最終,是遠在石家莊打工的妻子阿吉打電話回來,一通話讓馬興才感覺羞愧難當:「當初建房的時候,政府給我家補貼了錢,還幫我們申請了貼息貸款,如果現在我們有錢了不還,一定會讓村裡的人看不起!」這句話擊中了馬興才的自尊心,他最怕的就是被人看不起,決定把錢還了。
看見兒子明白事理,父親馬伍力、母親楊阿呷感覺到很開心,晚上,同在一個大院裡分戶居住的夫妻倆像往常一樣到馬興才家裡看電視,一同來的,還有馬興才2歲的小侄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面,讓馬興才感覺滿足。看著日漸衰老的父母,他心裡再次生出了歉疚感,這些年父母為自己操碎了心,還幫著自己帶孩子,真不應該和父母爭吵。
其實,對於未來,頭腦靈光的馬興才還有很多的新想法,他告訴記者,經過這些年的脫貧攻堅,村裡的經濟發展了,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建造新房、翻修老房、裝修舊房的人家越來越多,對於有專業技術的他來說,這裡面有很大的商機,他想在明年好好努力幹上一年,再攢點錢,先在自己家裡開間經營鋼門鋼窗的鋪子,為鄉親們服好務,如果做得好,要不了幾年,他就可以到鄉上去開一個門市,做周邊的生意。
往期推薦
李春華:舉全縣之力抓好第五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鹽邊籌備工作
奮鬥出一個共同富裕的小康家園——鹽邊縣脫貧攻堅紀實
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丨鹽邊縣警示教育短片
歡迎投稿
微信團隊
記 者 :梁 波 吳源洪
編 輯 :曾 靜
審 核 :胡 茜
監 制 :韋春景
法律顧問 :蔡有聯 楊升才
山水鹽邊
鹽邊縣融媒體中心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