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的時候,《少年錦衣衛》可以算是一部風靡動漫界、吸粉無數的國漫了。論劇情,《少年錦衣衛》講的是錦衣衛袁小棠為了追查父親死因和為家族爭光而步入江湖初涉朝堂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少年的熱血,有朝堂的權謀,有江湖的險惡,作為一部原創的動漫,它也算得上是個跌宕起伏、精彩絕倫的故事。論製作,它不缺打鬥場面,每一個畫面都燃爆全場、震撼人心。論人物,白衣段雲、阿九公主、千面大盜花道常等一個個人氣角色就足以證明它的建模和人設的成功。
但是,一部這麼好的武俠風動漫,在它的劇情更新到一個小高潮的時候它就戛然而止了。正當久久沒有消息的第三季受到萬眾矚目的期待之時,有消息傳出《少年錦衣衛》的製作公司柏言映畫面臨著資金周轉不來的問題,破產了,這也算是確定了《少年錦衣衛》不會再更新。關於柏言映畫為何破產的原因有很多,真實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肯定和資金脫不開關係。
在市場當中,資金是很重要的。開商店需要資金,買房子需要資金,炒股要資金,任何事情都需要資金,動漫製作也不例外。並且相比之下,動漫製作所需要的資金更多,大多數動漫製作公司想要製作出一部動漫,根本無法依靠自身的資金完成,它必須去尋找別的公司注資,才能完成一部動漫的製作。就好比《魔道祖師》的金主爸爸是騰訊,《少年歌行》是愛奇藝出品,《鎮魂街》有優酷給錢等。
正是因為動漫公司的製作太依賴於其他公司的注資,所以其很容易面臨著資金問題,而資金又是制約著一部動漫製作水平、能否製作的根本因素。例如:漫畫界的有《狐妖小紅娘》曾經就因為資金問題差點被拋棄;而動漫界這邊的又有《大魚海棠》因為資金為題籌備了十幾年無法開展製作;新出的《靈劍尊》又因為資金太少做出來的3D畫面效果不盡人意。而一個更為鮮明的例子就是《鬥破蒼穹》,看看第一季和《沙之瀾歌》的差別,果然錢砸得多的效果就是不一樣。
說實話,現在的動漫,若是單單只是依靠播出帶來的利益,那麼能賺到錢的動漫少之又少。播出的動漫其實只是一個吸引人氣的工具,一部動漫想要賺錢,依靠的不是動漫本身,而是靠動漫的衍生產品,例如同名手遊、周邊等等。玄機科技能賺錢,依賴的是角色和作品帶來的人氣,以此來吸引漫迷手遊耗資、售賣周邊以及線下活動應援。《魔道祖師》則是吸引觀眾購買原著以及cos服授權。但是,這也是少數能賺錢的動漫的門路,其他一些動漫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少年錦衣衛》就是那個沒那麼幸運的動漫。
這一切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中國的動漫市場沒有一個明確具體的體系和產業鏈。拿日本的動漫市場當一個例子。日本的動漫市場從製作到播放,到周邊售賣、線下互動、市場盈利都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和產業鏈,在這個產業鏈上,製作公司往往能獲得很大的利益,這也是日本的動漫業能這麼發達的一個原因。中國的則不一樣,很多的中國公司都因為依賴注資而忽略了線下盈利,因為線下盈利少而又不得不依賴注資,這就導致了一個動漫市場的惡循環。這個惡循環是中國動漫市場的致命缺陷,也是很多優秀的動漫迫不得己停更的原因。
如果中國的動漫業想要像日本一樣蓬勃發展,那麼關於「完善產業鏈」這個問題就不可避免。但是就目前中國的國情和國人對於動漫的包容度來說,動漫業想要擁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短時間內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也就代表了在短時間內,大多數動漫公司還會和《少年錦衣衛》一樣面臨同樣的問題。
《少年錦衣衛》的停更無疑是很可惜的,畢竟那麼優秀的原創IP在國漫中很少見,但是它停更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我們和動漫業的每一個人去思考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