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對於尋常人來說,只是生活裡的一個小插曲,幾乎看過去就忘記了。但對於剛開始嘗試養花人而言,看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格外重要,甚至拿花盆養花,都被當做一件十分專業的事情看待。
其實,我國有很久的種植歷史,不少人的祖祖輩輩都曾經親自動手嘗試過,知道植物有著很強大的生命力,它們不僅能夠在適宜的環境中狀態更佳,同時,還能在貧瘠或者不適宜的環境中紮根生存,想人們訴說自己對活著的渴望。
尤其是近些年,一部分遠離了土地的城市人愛上了養花種草,喜歡自己動手,親近土地的樣子。因此,專業養花,出售花卉盆栽的人應運而生。但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將其稱之為"園丁"。但花盆養花,並非是專業"規則",只是人們為了追求"顏值"而誕生的產物。而且對於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花匠來說,家裡有什麼就可以用什麼來養花,養好花。
如下面"這幾樣"!
魚缸
閒置的魚缸,對於很多人而言,幾乎就失去了價值,但若是將其二次出售則極有可能需要承受經濟上的損失,所以往往更習慣將其囤積在家裡的雜貨間,以防不時之需。然而,除此之外,作為養花人還可以拿它來水培植物。
魚缸通常比較大,所以若是水培植物,想要換水將會很麻煩,所以我們在用它水培植物的期間,當儘量地裡面放置上一些可淨化水質的石頭、珊瑚等,如此既能最大限度上增強景觀的顏值,同時又可以避免養花水被汙染,從而導致生存在其中的花根慢慢地腐爛化水。
塑料瓶
塑料瓶的輕便以及強大的可塑性,極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尤其是飲料方面,往往每次喝完就會剩下一個空空的塑料瓶子,這部分塑料瓶我們就可以稍微加工養花,無論是水培還是土培,亦或者將其製作加工成懶人花盆、澆花神器等都格外便利。
如:養殖綠蘿的時候,可將其當做支架,幫助引導藤蔓,形成"大樹";養殖多肉,一半倒扣在上面,可保護葉子遠離寒風冷空氣,達到保溫保溼的目的;而若是長期出差,沒時間澆水,則可在瓶身上鑽上小氣孔,然後將其裝滿水,掩埋在地下,即可慢慢地滲透出大量的水分滋養花根。
易拉罐
易拉罐去掉蓋子就可以拿來養花,但是只能水培植物。不然就得準備上專業的工具,在易拉罐的底部鑽上幾個排水孔,方便人們在養花的期間,及時地將多餘的水排洩出去。
綜述
其實,除了上述的這些東西之外,養花人什麼都可以拿來養花,作為容器,如透明的玻璃杯、燈泡等等,簡單地雕琢,不但能夠變廢為寶,同時又可將其製作成獨一無二的花盆,增強盆栽的可觀賞性以及裝飾效果。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