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發中拿掉了抬頭的《X戰警》,只保留了《新變種人》的片名,作為北美院線復工的標誌性商業大片之一,這部在主創和出品方之間扯皮了整整五年的作品,最終還是在屢次跳票之後,難逃被打入爛片行列的命運。
或許是蒸蒸日上的漫威影業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太深入人心了,或許是幕後大佬迪士尼針對原漫威超級英雄版權的強勢收購與合作太令人印象深刻,讓福克斯X戰警系列電影的最終章《X戰警:黑鳳凰》,幾乎變成了一場眼花繚亂而又亂八七糟的視覺災難。
雲集了福克斯能湊齊的最強陣容的《黑鳳凰》未能涅槃重生,卯足了勁的最終章依然名不副實,當很久都沒有關注過X戰警的「重啟」系列電影(《第一戰》《逆轉未來》《天啟》及《黑鳳凰》)的觀眾們,聽說一部名為《新變種人》的超級英雄大片突然上映時,想來感覺是一臉懵逼的。
除了很多一時沒準備好的觀眾,還有出品方福克斯、品牌實際控制方迪士尼(《黑鳳凰》後收購了福克斯)、努力多年不甘心放棄導演喬什·波恩。
雖然在北美院線拿到了7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但無論是爛番茄還是IMDB,都毫不掩飾觀眾對這部影片的失望之情,上映了兩周、收穫4200萬美元票房後,明顯賠了本的《新變種人》就沒有什麼然後了。
票房口碑雙撲街的結局,在一直走下坡路的《X戰警》系列電影中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想來,也只有《金剛狼》和《死侍》這兩部個人超級英雄電影,能夠給福克斯的超級英雄作品增添幾點顏色。
變種人的概念和X戰警的故事,源於斯坦·李對美國社會各類歧視和多元化價值觀的觀察和借鑑。以一個特殊的集體亮相漫威超英漫畫,將理想照進現實的《X戰警》系列,很快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後來能夠在瀕臨倒閉的漫威手裡,拿下人氣之作《X戰警》的版權,想來應該是福克斯做的最合算的一筆生意,從2000年上映的《X戰警》開始,到2009年推出人氣超級英雄個人電影《金剛狼》,再到極具風格化的《死侍》。
在20年間,總共12部《X戰警》及個人英雄電影,為福克斯的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曾經的小甜甜,如今的牛夫人,《X戰警》自進入重啟時代之後,哪怕《金剛狼3:殊死一戰》這樣的驚鴻一瞥,但依然接不住來自迪士尼背後撐腰的漫威影業,以「漫威電影宇宙」的集團化作戰的凌厲攻勢,更是對一改黑暗晦澀風、相繼推出《神奇女俠》、《海王》這類口碑票房雙豐收影片的DC/華納聯盟的強勢反擊。
大勢已去的《X戰警》需要走新路,改編自同名漫畫的《新變種人》,似乎成為福克斯最後的機會。然而,隨著迪士尼與福克斯達成收購協議,這部2015年拍板立項、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作品,變成了可有可無棄兒。
從2018年4月算起、在連續五次跳票之後,《新變種人》依然給出了一個糟糕的整體狀態:簡單直接卻荒唐、突兀的故事,配上了感情轉變飛快的角色塑造——強扭的新變種人組合,無論看起來還是細品都不覺得甜。
簡單來說,《新變種人》是月星、狼毒、秘客、加農炮、太陽黑子五個青年變種人,如何打敗同樣具有超能力的反派雷斯醫生,最終克服每個人的心魔,實現了自我成長和覺醒,逃離由艾瑟斯企業控制的秘密研究機構,打破了驚惡先生培養並利用變種人以對抗X戰警的企圖。
雷斯醫生創造的強大穹頂,讓幾個擁有超能力的年輕人被困在監獄般的醫院中,所謂的治療更多的涉及到控制與服從,顯然,潛力無限但還未最終覺醒的年輕人,都默默認可了在這個鳥不拉屎的破地方生活,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排。
表面上的平靜被月星打破了,她能夠在別人腦中投射任何三維圖像,並相繼影響了因超能力害死父親的加農炮、因身體過熱無意中傷害過別人的太陽黑子。同時,月星與能夠變成一隻狼的毒狼成了一對「百合」。
因為這項技能太過危險也不好被控制,容易影響和激發別的變種人,月星將被處死,在毒狼出手相助後,月星爆發出的超能力,將秘客、毒狼等夥伴內心深處的恐怖具象化,最終,五人通力合作,戰勝了月星的恐怖具象巨熊。
《新變種人》的導演喬什·波恩是一名公認的《X戰警》迷,在好不容易上映的成片中,觀眾們注意到了他大膽融合青春、恐怖等元素,試圖將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在感情、生理上的亢奮與衝動,投影到如夢似幻的恐怖夢魘之中。
然而,沉醉於個人創作欲望之下的波恩,似乎並沒有注意到《X戰警》系列電影的目標受眾早已換了一茬,抓不住觀眾的視覺感官和注意力,所謂的融合與投影,就變得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將片中人物的恐怖具象化是一個好主意的話,大家對月星的態度轉變,成了《新變種人》最為人詬病的槽點。
除了相對紮實的「百合」感情線之外,電影根本沒解釋清楚,月星這個人物是如何獲得所有人信任的,如果你非要用「心靈相通、抱團取暖」來解釋五人團隊的融合過程,就當我前面什麼都沒說。
從立項之後的坎坷經歷,到上映之後的迅速崩潰,差點胎死腹中的《新變種人》還是倔強了一把。當本片的主創投入了如此大的心力,當絕後(沒有後兩部)的結局早已註定,《新變種人》的命運似乎早已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