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在漫威《復仇聯盟者4》、《驚奇隊長》、《蜘蛛俠:英雄遠徵》三支預告片的強勢夾擊下,DC終於亮出了自我的底牌《海王》,《海王》被北美影評人稱作DC的翻盤之作,
向來以黑暗風格為核心的DC在漫改電影這塊風水寶地輸得一塌糊塗,去年《神奇女俠》剛好扳回一局,就被《正義聯盟》敗得一乾二淨,可以說DC所有的籌碼都押在了《海王》這部獨立英雄電影上,我們從華納對這部電影花費的精力可以看出。
首先《海王》的導演是溫子仁,「溫子仁」三個字基本保證了電影的氣氛和節奏感,電影的失敗率完全縮小到了劇本的範圍,溫子仁可以稱作恐怖片的終結者,曾經拍出過《電鋸驚魂》、《招魂》、《修女》、《速度與激情7》等現象級全球性電影,並且他還是一位華裔的導演。
海王的獨特魅力在於他是一名水下超級英雄,對於陸生英雄的優勢是水下作戰,正好完美互補了正義聯盟的隊伍,如果說神奇女俠算DC宇宙中「神」級別的超級英雄,海王應該算半人半神,因為他是慈恩港燈塔看守人與亞特蘭斯蒂女王所生的孩子,一半是神的血統,一半是人的血統,就海王複雜的出身,註定了他成為英雄的不平凡之路。
首先一部超級英雄獨立電影是有一個基本的框架,三段式爆米花架構是最基本的,通俗來說就是三場分配均勻的打戲,
在電影的第一幕(前40分鐘左右),一般會基本建設完超英的基本身世,反派露出微量蛛絲馬跡,拋出他遇到的困境,與人類發生第一波衝突,
第二個階段(40-90分鐘間),基本是英雄漫長的成長劇情,如獲得某些外部裝備、或者慢慢熟練掌控某項覺醒的異能、或者純粹是智力層面的成長,宿敵在這個階段基本是隱藏起來的,第三幕基本是宿敵的登場,與宿敵決一死戰,結局基本毫無懸念,超級英雄必然勝出。
而海王的宿敵是黑蝠鱝,基本是靠裝備上位的反派,所以反派的強與弱,基本從他是靠武力還是智力吃飯可以決定,如蝙蝠俠的宿敵是小丑,小丑的成功塑造,基本造就了蝙蝠俠的逼格。
海王三叉戟的三個基本屬性
神力
海王雖然血統是半人半神,但是他終究會一統七海,成為海洋的領主,而三叉戟當然會給他神力的加成,如神奇女俠的弒神劍本身蘊藏的力量一樣,只有神族才能激活神兵的隱藏能力,漫威雷神錘子是同樣的原理。
操控海水
我們觀察預告片拿著海王拿著叉子大喊那段,對海水大規模性的操控,影響的範圍十分廣闊範圍,並驚嚇到了海洋生物。
瞬間移動
預告片中海王瞬間在兩個空間直接完成移動,筆者推測這種能在海水中才有效,離開海洋是無效的。
我們通過觀察海王的家世背景和能力其實就是一個水下版本的神奇女俠,神奇女俠是宙斯的私生女,海王也是亞特蘭蒂斯女王和凡人的私生子,並且他們都屬於神族,故事背景都是建立在希臘神話之上,這兩個英雄簡直是充滿的互補性,性別互補,海陸互補等等。
中國提前北美兩周上映,可以看出華納對北美影評人的深惡痛絕,直接將賭注押在了中國觀眾身上,雖然DC宇宙對超級英雄框架局限了電影的思想延伸性,難以超越《守望者》這部經典製作,但是趕上《神奇女俠》這部電影水準基本問題不大,DC能否翻盤,靜待近期評分的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