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龍城,智造新常州。近年來,常州市堅持工業立市、製造強市、質量興市的發展理念,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高質量推進工業智造明星城建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常州製造產業發展受到波及,常州市稅務部門因時而動,打出稅收服務「組合拳」,助力常州智造硬核「破疫」,取得「逆勢飄紅」的成績單。
稅務幹部為企業送上稅收政策「大禮包」,確保政策精準落地。
內外發力,暢通發展「快車道」
位於常州金壇區的同方威視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智能生產車間裡,起重機正在貨架間來回穿梭,一臺臺安檢設備正井然有序地從流水線上生產。這裡是全球領先的安檢設備生產製造基地,在今年的疫情大考中,其產品利用人臉紅外熱成像技術,完成「非接觸式」人員體溫測量,實現智能預警,被廣泛應用於交通樞紐的防疫工作之中。
「公司逆勢突圍,今年一季度就實現銷售收入3549萬元,並呈現逐步遞增的態勢。」該公司財務李犇獲得感滿滿。「而這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加油鼓勁,稅務幹部入企送上階段性社保費減免、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等政策,讓企業及時享受到423.75萬元的稅費優惠,為研發創造提供了資金保障。」
「我們外有政策扶持,內有『智造』升級。」對於未來發展,負責人陳志強信心十足。「如今稅費優惠疊加效應愈發顯著,下一步,公司計劃將產品觸角延伸至郵政物流、軌道交通、環境監測等板塊,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提檔加速,穩住外貿「基本盤」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以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製造產業為代表的工業4.0戰略正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概念。常州銘賽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抓緊發展機遇,深耕精密電子製造領域, 2019年公司全年實現合同額2.5億元,納稅總額達1750萬元。
但隨著全球疫情警報的拉響,公司的產業鏈也受到影響。公司董事長曲東升介紹:「由於疫情,公司傳感器、晶片等物料價格普遍上漲,生產成本大幅提高。而國際物流航班減少,產品交期延長,導致貨款回流慢,公司資金流動日趨緊張。」
針對企業困境,常州稅務部門聚焦「穩外貿」的具體要求,幫助企業梳理適用的稅費優惠政策,輔導企業財務人員及時申請辦理,同時優化審核流程,加速辦理軟體集成電路增值稅即徵即退業務,穩住了企業的資金「生命線」。
「公司僅社保費一項就能享受92萬元的優惠,再加上加速辦理的增值稅即徵即退84.5萬元的優惠,公司累計享受稅收優惠176.5萬元。資金活水的注入,提振了公司應對疫情的信心與擴大生產的底氣。」該公司財務經理蔣筱菲說道。
定向服務,下好政策「先手棋」
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稅費優惠提供的「真金白銀」助力江蘇國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在2月14日便全線開工,及時搶佔了復產「先機」。
國光智慧醫院融合服務平臺、診療智能服務一體機等產品能夠以「不見面」的方式向患者提供診斷報告,減少人員直接接觸。在疫情期間,先後向湖北地區的醫院提供了價值150餘萬元的產品,有力馳援抗疫一線。
為了助力企業加碼生產,常州市稅務部門組建專業服務團隊,深入了解復工復產的具體情況與實際困難,重點就抗「疫」相關稅費優惠政策開展「一對一」輔導,幫助企業及時享受優惠。
公司副總經理張國平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在國家2-6月份職工養老、工傷、失業保險企業繳納部分全免,醫療保險企業繳納部分減半徵收的優惠政策之下,企業可直接減輕負擔437.49萬元。大幅度政策優惠為企業免除了後顧之憂,企業發展闊步向前。」(侯正萍 通訊員/何思磊 李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