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創實驗區曬五年"成績單":新增文化企業1.88萬家

2020-12-15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 高星)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五年發展成果》今天發布。經過五年的探索實踐,國家文創實驗區構建起文化產業領域的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成為引領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探索經驗。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自2014年12月正式揭牌以來,經過五年多的探索實踐、先行先試,國家文創實驗區不斷整合各方面資源,圍繞文化產業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市場體系、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發展模式等方面,針對痛點、難點問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推陳出新步伐,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全國各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鑑的「實驗區經驗」,形成了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實驗區模式」。

五年來,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各項指標不斷攀升。企業數量方面,目前,國家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到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文化市場保持了繁榮活躍的狀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方面,國家文創實驗區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主要是老舊廠房等存量空間的轉型利用,「騰籠換鳥」成果豐碩;上市企業方面,區域內現有上市掛牌企業52家,五年間新增48家。

為743家「蜂鳥企業」提供政策支持

近年來,通過上級政策先行先試、相關政策借鑑平移、產業政策集成創新等方式,國家文創實驗區構建起較為系統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出臺實施「政策50條」,涵蓋品牌提升、信用體系、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十五個方面。

近年來累計支持620個企業(項目),支持金額約3.2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超150億元,「產業政策+市場資金」聯動效應顯著。實施「蜂鳥計劃」助飛行動,三批共認定743家「蜂鳥企業」,不斷疊加政策紅利,從信用融資、資金獎勵、人才引進等多方面對「蜂鳥企業」專門支持,引導政策覆蓋企業的起步、成長、壯大乃至上市階段,為區域文化企業發展進行全方位的保駕護航。

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創園區

作為全國老舊廠房的重要聚集區和保護利用先行區,朝陽區積極探索以文化產業發展促進城市更新新模式,近年來,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農村集體產業選擇高精尖4種方式,截至目前,國家文創實驗區共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創園區,總建築規模381.4萬平米,其中郎園、萊錦、懋隆等文創園區,成為全國知名的老舊廠房「騰籠換鳥」品牌園區。 2020年8月北京市發布的市級園區名單中,朝陽區有32家文化產業園區入選, 佔全市的32.6%,居全市首位,其中國家文創實驗區佔16家,充分彰顯了在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優勢。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近三分之一

著眼於文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國家文創實驗區經過不斷的探索,建設形成了「依託兩大載體、提供兩個支撐、形成兩個閉環、滿足兩類需求」的文化金融服務模式,逐步構建起多層次、多渠道、寬領域的文化金融服務創新體系,積極助力文化金融「北京模式」創新發展。2016年8月,率先發起成立全國首個文化企業信用促進會,打造「信用評級、快捷擔保、見保即貸、貼息貼保」信用融資服務閉環,四年來,累計為朝陽區748家文化企業提供了貸款融資149.34億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近三分之一,其中銀行貸款平均利息從5%左右降至3%左右,擔保費用從2%左右降至1%左右,企業獲得融資服務的平均工作周期為30天。

2018年6月,建成全市首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形成「創業孵化、風險投資、投貸聯動、上市培育、政策支持」的股權融資服務閉環,通過放大社會資本、金融槓桿撬動作用,推動「政策+金融」產業促進機制發揮效力。同時與市級「投貸獎」「房租通」等政策進行市區聯動和疊加,進一步放大引導作用。設立了北京市首支100億規模的區級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投資了一批文化精品項目,引導社會資本助力文化產業發展。

442家文化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文創實驗區緊抓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機遇,深入實施「文化+」戰略,促進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積極構建以文化傳媒、數字內容、電競遊戲等為支撐的高端產業體系。率先出臺了全市首個《文化創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南》,藉助科技手段、資本力量、貿易路徑,突破純文化業態發展的天花板,激發產業內生動力,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朝陽區共有442家文化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文化企業佔比11%。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類企業在國家文創實驗區爭相湧現,新科技、最前沿、最智能,共同構成了國家文創實驗區的創意圖景。

一批園區實現品牌輸出

國家文創實驗區主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五年間,聯合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等機構,2017年牽頭髮起成立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2018年牽頭髮起成立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2019年牽頭髮起成立國際文化產業園區聯盟,形成聯動京津冀、全國性和國際性的協同發展機制。

一批園區還實現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全國其他省市和國際化的品牌輸出,東郎、競園、錦瓏、北服創新園等園區在城市副中心、雄安等地設立分園區,郎園、北京電影學院文創園等園區通過品牌輸出等方式在天津、杭州、長春等地建立了連鎖園區,瀚海智業在美國洛杉磯建立文創分園……騰籠換鳥、城市更新的「朝陽模式」在全國乃至國際得到複製推廣。

此外,在加強政策支持的同時,國家文創實驗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積極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手段,整合各類專業資源,建成了版權交易、法律顧問、政策服務等公共平臺,為文化企業提供精準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培育自主創新創業沃土。通過建立對企業常態化的「服務包」制度,為重點文化企業送上量身定製的「服務包」。 

(責編:高星、鮑聰穎)

相關焦點

  • 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十四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實施文化產業百園品質提升和百億企業培育的「雙百行動」,打造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金名片」,日前從朝陽區獲悉。
  • 國家文創實驗區規上文化企業達1999家 數量佔北京近四成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2月15日,記者從在朝陽舉辦的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上獲悉,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各項指標不斷攀升,截至目前,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999家,佔全市的38%, 居全市首位。
  • 推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 國家文創實驗區培養文化金融複合型人才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高星)今天,由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主辦的「2020年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金融人才集訓營」在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啟動。本次培訓是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複合型人才培養的首場活動,將為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注入創新活力。
  • 國家文創實驗區「魅力京津冀」活動促「文創+動漫」新發展
    日前,國家文創實驗區品牌活動「魅力京津冀」2020文創動漫產業高端沙龍在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舉辦。活動圍繞「政策+文創+動漫」主題,就京津冀動漫產業未來發展之路、文化企業投融資服務相關政策解讀、產業園區與動漫如何融合發展等話題進行現場交流,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動漫相關產業繁榮發展,搭建京津冀三地交流互動、合作共贏的平臺。
  • 通惠河畔亮相中巴服貿會 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搭建中外交流平臺
    9月9日,首屆中國巴西(裡約)雲上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後文簡稱中巴服貿會)「文化貿易」專場雲論壇成功舉辦,中國多家優秀企業代表參會。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駐巴西大使館、裡約總領事館主辦,國家文創實驗區重點園區通惠河畔文化創意產業園承辦,旨在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搭建國際服務貿易公共平臺,提升中外多邊經貿合作水平。
  • 國家文創實驗區支持園區特色化發展 首屆北京螢光動漫展亮相北汽...
    日前,首屆北京螢光動漫展在國家文創實驗區重點園區北汽24H齒輪場·秀谷成功舉辦,動漫展匯聚了多種形式特色活動,包括coser(角色扮演)、lolita、漢服、攝影、舞臺在內的五大自由行,以及桌遊、蓋章小遊戲、線下大抽獎等多個娛樂活動,共吸引500餘人參加。
  • 首屆北京螢光動漫展亮相北汽齒輪場,國家文創實驗區支持園區特色化發展
    日前,首屆北京螢光動漫展在國家文創實驗區重點園區北汽24H齒輪場·秀谷成功舉辦,動漫展匯聚了多種形式特色活動,包括coser(角色扮演)、lolita、漢服、攝影、舞臺在內的五大自由行,並邀請到《非人哉》主筆汪空氣現場籤售,現場更有知名唱見(在視頻網站投稿翻唱作品的網絡歌手)祈Inory、人氣Coser夕樓、涉江的精彩「亮相」,以及桌遊、蓋章小遊戲、線下大抽獎等多個娛樂活動,共吸引500餘人參加
  • 我國共66.3萬家生物科技相關企業 前三季度新增10.5萬家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我國共66.3萬家生物科技相關企業,前三季度新增10.5萬家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66.3萬家生物科技相關企業,廣東省以12.7萬家排名第一,上海、山東排名二三位。近年來,相關企業年註冊量逐年攀升,2019年新增企業12.9萬家,同比增長29%,今年前三季度新註冊10.5萬家,同比增長11.7%,其中三季度新註冊3.9萬家。此外,全行業38%的企業註冊資本高於500萬。
  • ...外資成績單亮眼,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突破100萬家|聚焦進博會
    面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和直接投資持續疲弱的雙重壓力,中國外資流入卻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11月5日,商務部外資司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發布《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下稱「《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中國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達100.2萬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2.29萬億美元。
  • 天眼查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新增近50萬家玩具相關企業
    天眼查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新增近50萬家玩具相關企業 2020-07-14 11:14:55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334萬家經營範圍含「玩具」、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以下簡稱「玩具相關企業」)。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玩具相關企業超40萬家,是我國相關企業最多的省份。位列其次的是浙江、陝西、河南等省份地區。
  • 2020年我國新增近20萬家動漫相關企業,同比上漲75%
    原標題:2020年我國新增近20萬家動漫相關企業,同比上漲75%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58萬家
  • 2020年在線教育企業新增近10萬家
    在天眼查近日發布的《天眼查大數據:2020教育行業發展報告》(簡稱《報告》)中,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20年新增教育相關企業47.6萬家,註銷13.6萬家,淨增34萬家,淨增企業數量同比2019年上漲22.5%。其中,在線教育企業新增8.2萬家,新增佔比在整個教育行業中達到17.3%。十年新增企業55萬家,在線教育迎來高光時刻?
  • 1.3萬家企業轉產晶片,晶片企業已高達27萬家!哪個省份最瘋狂?
    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針對晶片行業當下的亂象作出了回應。這些亂象包括:一些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投身集成電路行業,個別地方對集成電路發展的規律認識不夠,盲目上項目,低水平重複建設風險顯現,甚至有個別項目建設停滯、廠房空置,造成資源浪費。國家發改委的表態及時而必要。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馬睿 ‖ 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創產業的...
    什邡市:金錢板、藥王會、馬祖農禪文化、馬井元宵會、馬井清音、鎣華古會、什邡曬煙、紅白茶、洛水楊村茶、九頂山八角山歌、羅漢寺佛教音樂、杖頭木偶、紅白豆腐乾、馬井掛麵、什邡蕎面、但氏豆腐、板鴨、米粉等。當然,對於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創產品的研發,必須始終遵循一項基本原則:以中國(尤其是四川)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有機融合世界其他優秀文化元素,秉持本土性、傳承性,進行創新、完善與突破。從世界範圍來看,國家公園文創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大致呈現三種模式。
  • 瞄準國際化 現代航空新城魅力初綻——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活力新城 改革創新蓄積發展動能「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幫助我們,企業發展態勢良好。」日前,入駐航空港實驗區科創中心的鄭州精鋮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企業與德國OHV、日本KYORISTU、美國MEEGER等國際知名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成為諸多國家大中型公共事業企業的供應商。
  •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超49萬家家政相關企業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154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家政」,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家政相關企業,其中,近6成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為0-100萬。另外,家政相關企業類型主要為有限責任公司(51.83%)和個體工商戶(45.90%)。
  • 北京文化領域獨角獸企業佔全國一半 實現收入12849.7億元
    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梅松介紹,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收入12849.7億元、增加值3318.4億元,均為「十二五」期末的1.7倍。「十三五」期間,北京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及提名名單、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數量均居全國首位,文化領域獨角獸企業數量佔全國一半左右。
  • 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8月新增71萬家文具企業
    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8月新增71萬家文具企業 2020-09-08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樞紐+開放「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寬——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十三五」以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搶抓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不斷提升開放發展水平,激發創新活力,探索出了一條內陸地區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綜合實力越來越強。2019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80.8億元,同比增長10.2%,四年年均增長12.3%,總量是2015年的1.88倍。
  • 國產動畫強勢崛起:2019年新增企業6.1萬家 北京居首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近27萬家動畫製作相關企業,2019年新增企業達到6.1萬家。北京擁有的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1.5萬家,福建、廣東分別以3.2萬家和1.8萬家排名二三位。2019年新增6.1萬家,北京以3.6倍優勢高居第一國漫崛起,動畫製作公司的地位也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