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二戰戰敗國,為啥日本不能像德國一樣,擁有軍隊?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世界戰爭,戰爭波及範圍極廣,從歐洲到亞洲,再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最終,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有9000餘萬的軍民傷亡,經濟損失高達5萬多億美元。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法西斯軸心國,當然,最終也是以不正義的一方失敗而告終。但是,有一點讓人不明白,德國和日本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為啥結局卻大不一樣,德國有自己的軍隊,而日本卻只有自衛隊?
戰後德國與日本分別得到的處罰不同
德國在戰敗後,同盟國對其有著一套完整的處理方案,而美英及蘇聯包括法國,分區域對德國本土佔領。最終,德國原有的軍隊以及政府、『政黨被徹底解散,而同盟國也對德國實施了軍管。由此可見,德國在二戰結束後,也是不能保留武裝力量的。
但日本卻不一樣,美國早有先見之明,在蘇聯無法抽身的時候,利用原子彈迅速結束了與日本的戰鬥。趁機利用同盟國的身份對日佔領與軍政府,而且還明確的提到了,這次不搞分區佔領日本,什麼意思呢?很明顯,美國想獨自享受在日的戰果。所以,即便到了現在,美日之間的關係都非常微妙。
正是這種不同的處罰方法,造成兩個國家的軍事區別
我們清楚,在二戰後,美蘇就進入到了冷戰時期,在加上局勢一度升級。而德國又分別被美英法以及蘇聯戰略,最終因為冷戰的升級,直接造成了德國的分裂,也才有了東德與西德之分。導致東德與西德直接處於冷戰的最前沿,隨時都會面臨戰爭任務,所以,美蘇分別在東德與西德恢復軍隊。直到後來,德國統一,東德與西德軍隊合併,這才有了現在的聯邦國防軍。
相比之下,德國軍隊光明正大的成立,日本要難受得多,就連成立自衛隊都是困難重重。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在二戰後也是不被允許保留軍事力量的。除此之外,因為美國的先入為主,導致同盟國對其施壓,最終,美國給出的方案就是在日本新的《日本國憲法》中表示:日本永久放棄國家間的交戰權。
至於自衛隊,也是美國一手促成的,當時美國與數量在亞太地區的對峙也逐漸升溫,如果日本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那就是一個累贅。所以,最終麥克阿瑟和日本首相吉田茂的商議,以「警察預備隊」重建武裝力量,直到1954年,正式改名為自衛隊。而這一操作不僅讓日本恢復了武裝力量,還讓美國在亞太地區有了遏制蘇聯的籌碼!
除此之外,德國被允許建立軍隊,而日本只能有所謂的自衛隊,也有這幾點原因:
德國在二戰後,比日本的認罪態度好多了,大多德國人都會反思在二戰中犯下的過錯。而日本卻並不是如此,甚至投降都可以說是被逼的。曾在被原子彈轟炸後,還有更為瘋狂的「一億玉碎計劃」。
其二,就是二戰兩國的殘餘勢力,德國因為被分區佔領,可以說舊勢力被完全清除。而日本因為美國的強勢幹預,即便現在,仍然有著好戰分子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擁有軍隊,而這些人有了權力,勢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最後,就是文化意識。我們知道,在二戰中,德國的軍國主義是非常純粹的,主要是以力量至上,也就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但日本卻不一樣,同樣是軍國主義,但他們摻雜了很多其它思想,這從他們在二戰中的種種惡行就能看出來。可以這樣形容,一個是有規矩的狼,另一個則是沒有底線的野獸。而美國自然也知道日本狼子野心,所以日本才沒有軍隊。如果不是這些原因,按照美國的作風,肯定會將日本武裝到牙齒!
結語
不過,有趣的是,即便如此,日本的自衛隊好像還是比德國的國防軍強大。那我們就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其實,自衛隊和國防軍只是稱呼或者定位上的區分,但跟實力無關,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武器裝備方面。但就日本自衛隊現在的發展趨勢,他們的裝備也不差,甚至比很多國家的軍隊都強。所以,日本依然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