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新賽季以來的本坦庫爾可能是當今足壇最神鬼難辨的中場。
說他鬼,是因為他帶著開放場合打反擊,卻偏偏不給C羅放單刀的名場面。因得在中場一停二看三通過,尤文球迷送了他交警的諢號。
這習慣看著人畜無害,但是前兩天對陣基輔迪納摩,尤文本打算降節奏把基輔的群狼引出來,但本坦庫爾硬是傳了兩腳刀山球,把盧塞斯庫球隊的反擊帶的風生水起。
但本坦庫爾的神奇之處也在於此:等到他的存在感逐漸稀薄,以至於大家在場上已然找不到他了,他的神性也就出來了。下半場開始尤文不換人不換陣,唯一的變動便是把本坦庫爾從拖後中場提到右肋,隨後尤文的強弱側轉移忽然提速,斜對角線找小基耶薩,指揮尤文全隊行刺的正是本坦庫爾。
這類不顯山不露水的比賽方式……是不是很容易讓人想到《黑子的籃球》裡面的黑子哲也?
當然,他和黑子相應的除了消失的藝術,還有比賽數據。和馬克萊萊還有馬斯切拉諾一樣,本坦庫爾也是萬年不來一腳的主兒,射門選擇頗謹慎,但他有南美風味的假身盤帶,還有各類熟稔的傳球——上季他交出了全隊第四多的威脅傳球,還是尤文各項賽事的助攻王呢。
當然,以少年天才的標準,人們便永遠不會放棄對他的苛責——畢竟他17歲就是博卡核心,21歲便能統御世界盃八強級別的中場,隨便幾次火風燎原便能讓C羅和葡萄牙回家了。但初到尤文的那幾年,本坦庫爾怎麼就拿不出國家隊那樣的表現呢?
一個很常見的觀點是,本坦庫爾的防守任務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他的進攻效率。在塔瓦雷斯的烏拉圭,本坦庫爾的中場搭檔是貝西諾,託雷拉或者同級的世青賽銀球獎隊友F-巴爾韋德,都是防守狠絕前插果斷的半獸人,本坦庫爾自然也能放心組織,進攻端也是怎麼野怎麼來——19年美洲杯他的前場傳球成功率不過64%,但他依然是那屆美洲杯上最好的中場球員。
但回到尤文,他要給馬圖伊迪和赫迪拉的前插擦屁股,要幫皮亞尼奇甚至桑德羅補橫向位置,進攻端的權重先不說,精力已然跟不上了。直到薩裡和皮爾洛的時代,本坦庫爾跟著尤文全隊跑攻防,烏拉圭人的天賦才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