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歐洲10把極具代表性的劍

2021-01-20 茶韻茗香

歐洲大陸自古以來就有用刀劍的記錄,而刀劍發展到16-17世紀達到頂峰。這時期內,除貴族平時佩用的裝飾劍外,主要的刀劍有以下:

最普通的:長劍(LONGSWORD)

長劍在中世紀早期已經出現,這是一種輕,薄,長短適中,單,雙手都方便使用的武器,主要以切削,突刺為主要攻擊方式,刃長70到80CM,柄長20到25CM,柄頭無裝飾或只有長橢圓配重球。但是這種劍的破壞力實在太小,主要是一般士兵防身的武器。

單手武器之王:騎士劍(Krieger sword)

馬上的騎士在11世紀時出現了專用的武器:長槍和鳶盾,但是使用盾牌和操控馬匹使騎士的長劍失去了雙手使用的價值,而又窄又薄的長劍對鎖鏈甲的破壞力又不足,所以,騎士專用的刀劍出現了。劍刃為銳角等腰三角形,長70cm到80cm,握把僅容一手握持,並有較大的配重球。在馬戰中可以充分發揮突刺的威力。但是,萬一必須步戰,這種劍砍劈的作用實在太差勁……所以到12世紀,闊劍和斬劍出現了。

石中之刃:闊劍(BROADSWORD)

闊劍是有著典型英格蘭風味的武器,平行的劍刃,長橢圓的頭部,較寬厚的刀身和夠雙手使用的劍柄,屬於非常沒特色的武器,但是無論是馬上,步戰,平時防身,水上戰鬥都能發揮起作用,是11到15世紀主流的個人武器,傳說中的EXCALIBER也是一把闊劍。但是到15世紀,發達的冶金技術,使它的地位逐步讓給了大劍。

蘇格蘭的巨劍:斬劍(CLAYMORE)

這種劍是純粹的步兵劍。看過電影勇敢的心的人對它應該有很深的印象。至少1.5米的長度,鈍圓的頭部,寬闊但薄的身體,握把上方有一段無鋒的部位,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砍劈」而存在。在蘇格蘭人抵禦英格蘭人的戰鬥中,針對英格蘭整齊的長矛步兵陣,擅長混戰中「一斬多」的斬劍發揮出了它的威力。但是作為軍隊的裝備,它實在太過極端了。所以,除了一些傭兵外,逐漸失去了作用。

隱蔽的殺手-左手短劍(MAIN-CORCHE)

以法語」左手「為名的這種短劍,可以說是為了擊劍手而設計的。看過黑白電影《王子復仇記》的朋友應該記得最後決鬥時雙方都拿兩把劍,其實左手短劍是為了彌補講究輕巧而犧牲防禦力的擊劍術而出現的。其中最極端的例子就是盾劍。而也有蛇狀,帶鎖扣的各種怪異設計……總而言之,是輔助類的武器,但不少盜賊也喜歡使用這種輕巧的武器。而且是拿兩把!

妖精的摯友-細身劍(TINYSWORD)

在現實中,這是德國貴族平時喜愛的武器,而在奇幻小說的世界裡,這種武器成了妖精和女性極其偏愛的東西。當然,在古代,護衛重要女姓的女傭兵也有它的愛好者。雖然號稱細身,但是它和後來專門的突刺用西洋劍有很大的區別。確切的說,其實這應該是一種為女性或體格瘦小者重新設計的大劍。

雖然劍身很窄,和劍柄同寬,但是它略厚的刀脊使它在雙手握持揮砍的時候也有一定的破壞力。

細劍(Rapier)

細劍最早出現於15世紀的法國。由於城市人口逐漸增加,道路的修繕,使得人們的來往和日常生活比以往更為安全方便。因此一般人也沒有必要穿甲佩刀旅行,但是佩劍卻在尚武的西方文化中成了男子氣概的象徵。所以無論是貴族還是百姓,只要買得起,就一定會佩劍。甚至佩劍還成了城裡人和鄉下人的差別標誌。同時決鬥也由披盔戴甲肉搏轉變為了用細劍決勝負。甚至在服裝設計中也往往把劍當作全身服飾的一部分考慮進去。從某角度上來說,細劍也許是最廣為國人所知的西洋武器。

德國劈刺劍(German Cut and thrust sword):

這種流行在1375到1450年的日爾曼人之間的單手使用的劍是介於騎士劍和大劍之間的典型過渡類型。這種武器最先是為輕裝甲的步兵所設計,逐漸也為騎士階層所接受。它有著漂亮修長的直刃和均勻的淺弧收鋒。在保證了穿刺的威力的同時也確保了劈砍時的強度。一般來說,它全長41又3/8英寸,刃長34英寸,刃寬1又7/8英寸,刃厚3/16英寸。無論是砍還是刺都能夠保證足夠的破壞力和強度。而且這把武器頗為輕巧,只有3磅又4盎司。從這點可以看出它是一種以步戰為基礎設計的武器。對重型的鎧甲破壞力不足,但是卻方便使用。這和往往超過4英尺,重過9磅的大劍相比確實是差距很大,但是卻是最早將「砍」和「刺」結合在一起的設計,對後世的武器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焰形劍(Des Flamberge):

焰形劍德文原名的意思,直譯是「火焰般的刀刃」。正如其名,這種武器在15到17世紀之間,一直是德意志法庭和宮廷權威的象徵。穿著法袍的士兵手握雙手焰型劍正如同中國的衙役手持水火棒,羅馬侍衛肩扛「法西斯」一樣,象徵著法律嚴酷無情的一面。而身不著甲,手舞焰型劍衝入對方弓弩陣中左右砍劈大開殺戒的瑞士傭兵也正如蘇格蘭令人恐懼的斬劍手一般,是無裝甲或者輕裝甲士兵最為恐懼的噩夢。但和無法當成衝鋒陷陣的兵器使用的水火棒或法西斯比起來,從這點來看也許正象徵著日爾曼民族的簡潔實用主義。由於當時歐洲戰場的第一列步兵往往是長矛手、火槍手等輕步兵,甚至是完全沒有鎧甲防護的,揮舞著這種巨大而恐怖的武器衝鋒的瑞士.德國山民組成的,履山地如平地的傭兵可以很快地撕開第一陣的防線,直接把重步兵和來不及衝鋒的重騎兵暴露在己方火力和騎兵衝鋒的銳鋒之前。可以比直鋒的劍砍得更深,又不象彎刀那樣需要垂直於切面的大力揮舞,一次直抹就可以造成很深的傷口。

蘇格蘭籠手劍(Broad sword):

文藝復興時代之後,蘇格蘭人在他們民族性的武器闊劍和斬劍的基礎上吸收了大陸流行的細劍的裝飾,將斬劍和闊劍略微的小型化,然後用整體的金屬絲編制的籠手包住整個護手,並在內裡襯上鮮紅的蘇格蘭粗呢子。先不提實用性如何,至少那些蘇格蘭的男人們穿著華麗的緊身外套,插著羽毛的貝雷帽,紅色的格子呢短裙和長襪子時,這些裝飾華美的劍成了他們身上一條亮麗的風景線,顯得喜氣洋洋意氣風發。蘇格蘭人一向高傲而好鬥,在那個年代,決鬥可說是家常便飯。由於不再需要對抗鎧甲,籠手劍幾乎都是單手劍,一手籠手劍一手小圓盾正是那個年代決鬥中的蘇格蘭男子的註冊商標。當然,源自斬劍的設計,使得這些劍在決鬥中依然是以揮砍為主。作為一種民族性的武器和裝飾品,籠手劍到今天一直可以在各個蘇格蘭的民俗慶典中看到。而蘇格蘭傳統的劍舞的道具,也正是這種象徵著這個高地民族繁榮的華麗武器。正如同斬劍如同引領自由的十字架,籠手劍也有著象徵豐收的籃子的意味在其中。和平時代的武器,和戰亂時代的武器,也許也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吧。

小編推薦:懿劍閣—龍泉寶劍,堅持純手工打造為前提 老老實實做劍,本本分分做人,以市場價降低60%為保證,下單就送全套裝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諮詢,一起學習,交流。還能免費領取福利.如果你也喜歡龍泉劍請一定不要錯過。

                                        看完點個「在看」支持下小編


相關焦點

  • 歐洲最著名的6把劍 德國雙手劍好帥!
    冷兵器時代軍隊間的對抗,簡單粗暴的白刃戰,所以精良的兵器必不可少,環視整個歐洲在冷兵器時期湧現出很多具有符號性的兵器,來看看這些極具代表性的兵器吧!1.羅馬寬劍(Gladius)這種劍在雙方的士兵盾牌頂著盾牌地拼殺時,劍比一般希臘世界重裝步兵所使用的長矛更加便利。
  • 足球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十大替補球員
    足球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十大替補球員 足球是場上十一個人之間的比賽,又不僅是是十一個人之間的對決。
  • 5種奇特冷兵器,設計獨特極具美感,最後一種殺傷力強不遜槍枝
    相對於這些熱武器,冷兵器似乎已經不適應如今這個時代,大多數冷兵器都適用於近身作戰,在古代戰場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實上,的確有一些冷兵器被時代無情淘汰,但也有一些遺留了下來,如今有許多冷兵器依舊在戰場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被特種兵所喜愛,在執行秘密軍事行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王子武丨當代花鳥畫壇極具代表性的大家
    王子武是中國當代畫壇一位極具影響力的畫家。八十年代初期,已聲名遠揚。蔣兆和先生稱其人物畫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黃永玉先生稱他的畫具有極高的思想內涵。王子武的水墨人物,墨色老辣,枯拙中顯氣韻,潤雅中顯文理,山水畫蒼鬱野逸;而他的大寫意花鳥則孤標雅致,暢快淋漓。
  • 為何雙刃的劍在古代中國軍隊中會漸漸淘汰,而在歐洲卻很流行?
    日本古代也有「雙刃劍」,古墳時代出土兵器有雙刃的鐵劍與單刃的直刀,約5世紀末鐵劍被淘汰,古墳後期之後的兵器以直刀為主,後逐步演化為刀身彎曲的日本刀。既然有了刀,為什麼還會出現劍呢?這就要從刃兵器的歷史說起了。
  • 搶先看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徵TBC版本各職業最具代表性武器
    今天我就提前為大家介紹一下《燃燒的遠徵》也就是TBC版本中各職業最具代表性的武器。德魯伊:深淵巨刃聖靈之錘傻饅在TBC版本中絕大多數還是奶薩,而奶薩最具代表性的武器顯然就是聖靈之錘了,至於副手方面,天使盾是不二的選擇。
  • 15款極具代表性的茅臺酒匯總!
    鐵蓋茅臺僅生產10年,價格持續走高,被譽為「老酒拍賣場無冕之王」。精品茅臺陳釀酒質,被譽為「最親民的特供酒」。茅粉黑陳年外觀極具藝術感。金獎百年年份珍藏紅、黃、藍、橘四色,搭配手工描金龍紋,樽蓋頂戴歐式水晶皇冠,冠腰鑲嵌38粒水晶鑽飾,貴族氣派十足。
  • 古代機器人什麼樣子?揭秘10大精妙絕倫的古代機器人
    古代機器人什麼樣子?揭秘10大精妙絕倫的古代機器人文/阿洋說歷史從森林古猿到智人人類的文明的發展非常緩慢,甚至可以說是毫無變化,直到火的發現。但是轉念一想,在科技及其不發達的古代,古人都是怎麼生活的呢?他們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但他們卻過得很開心,古人製作物品很多的技術我們至今都無法參透,可見我國古代先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視的,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古人發明的機器人吧。第一個是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
  • 劉德華被封為香港「四大天王」,大中華地區極具代表性的藝人
    1990年代被封為香港「四大天王」之一,亦是大中華地區極具代表性的藝人之一。
  • 古代兩軍近距離廝殺時,刀與劍,哪個兵器的威力更大?
    刀與劍,孰優孰劣的相爭,由來已久。有人說刀一般都是單面側刃(也有雙刃兵器被稱作刀,但畢竟佔少數),劈、砍、削、切,勢大力沉,威力無窮,更具優勢,更有殺傷力。也有人說是劍更具優勢,因為劍是尖鋒兩刃,可刺可削,靈活多變,劍走輕靈,讓對手難以防範。
  • 中國的太帥,日本的奇怪,歐洲的全覆蓋,世界古代鎧甲哪家強?
    唐朝時期,堪稱中國古代鎧甲的巔峰之作,其中又以明光鎧最為有名。唐代鎧甲的製作工藝複雜,以銅鐵等金屬構件拼接而成,鎧甲表面經過仔細打磨,皓如明鏡,在陽光下會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名為「明光鎧」。明光鎧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在胸前、背後有一個特殊的橢圓形金屬板,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護心鏡。大大提高了戰士們前胸和背後的防禦力,而且提高了美觀程度。
  • 歐洲貴族之劍---細劍的形制與發展淺說
    無劍柄劍身在整個歐洲出售,最終被安上銷售出口地的劍柄。某些劍身上會有標記鑄造該劍工匠的名字,但大多數則沒有。著名的鑄劍師包括來自義大利的皮奇尼諾、卡伊諾、薩基和費拉拉,來自於德國的約翰尼斯、瓦茲和特舍,以及來自西班牙的赫爾南德斯。
  • 歐洲中世紀的「嗜血」冷兵器:凜冽劍光,十步一殺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兵家百態,兵器萬化,各位看官應該對我國古代的兵器會有認識,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那麼這十八般武藝是十八種拳腳功夫嗎?不是這樣的,十八般武藝其實是十八種兵器,有弓、弩、棍、矛、盾、殳、鞭、鐧、錘、鈀、戈這十一種加上我前面所說的刀槍劍戟,斧鉞叉共十八種兵器。那麼西方的兵器也有這麼多種類嗎?
  • 擊劍運動所使用的劍源於歐洲,分花劍、重劍、佩劍三種
    擊劍運動所使用的劍源於歐洲,分花劍、重劍、佩劍三種擊劍,是兩人手持特製鋼劍、穿戴護具在規定的場地、時間和劍數內,以刺或劈的動作進行格鬥的一項體育競技運動。如擊中身體有效部位一次,算被擊中一劍。劍本是古代普遍使用的一種兵器,其形制在各國各地區都有所不同,並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變化。擊劍運動所使用的劍源於歐洲,分花劍、重劍、佩劍三種。對擊劍比賽最早的描繪,見於埃及盧克索附近馬迪納特哈布神廟內的一件浮雕,該神廟為公元前1190年前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所建。古羅馬你死我活的格鬥,以取悅奴隸主。
  • 在我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10匹名馬
    在我國古代,馬的地位也是極高的,《易經》中認為「乾為馬,坤為牛」,馬用來象徵天。
  • 在古代同一時期,中國與歐洲的盔甲有何不同?
    前言:盔甲,是古代軍事作戰時常用的防禦武器,一般都是由騎兵才能配備,都是帝國最精良的士兵才有資格擁有!很多人都想知道古代中國鎧甲與歐洲盔甲有什麼不同呢?到底誰更領先呢?本文就根據歷史上同一時期,分析中歐盔甲有何不同之處。
  • 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20把刀,誰才是你的最愛?
    是一把極具殺傷力的獵刀型戰鬥刀。目前手柄有傘繩和 G10兩種材料。 10.這把刀的顯赫戰績已無須細數,且歷史亦證明了他在嚴峻戰場上的實用性,從1943年正式服役至今已將近六七十個年頭,如果您對國內翻譯的Blade雜誌的排行榜有疑問的話,那麼唯一確定的是,卡巴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十把刀之一,而且很有可能長期佔據首位。
  • 古代戰爭中,為什麼歐洲人喜歡用劍而中國人喜歡用刀
    文/寂寞的紅酒喜歡看歷史影視劇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歐洲的影視劇中,歐洲人特別喜歡用劍,不管是騎士還是貴族,不管是作戰和決鬥,劍是他們主要的武器。比如古羅馬士兵在作戰中,總是一手拿盾牌,一手拿短劍,短劍是羅馬士兵的標配。
  • 劍盾具甲武者配招 劍盾具甲武者怎麼配招
    劍盾具甲武者配招配招:迎頭一擊:進化,鐵壁:Lv20,突襲:Lv24,水流破裂:Lv44。
  • 中國極具代表性的「四大醬」,老乾媽無緣榜單,其中三種來自南方
    今天介紹幾個代表性的醬汁,看看大家的味道有什麼共同點。第一個是潮汕地區當地特色的味增,這個味增被稱為沙茶醬,從外形上看這個味增的顏色是黃色的,吃起來也是鹹的。最後我想說的是,這個味噌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北方,北方是大豆的故鄉,盛產很多大豆的省製作大豆產品增加銷路,提高自己的地區和企業知名度,黃醬也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北方的黃醬也在餐桌和料理上過程中經常出現,雖然不有名,但還是有代表性的味增材料一部分朋友看完後,可能會說為什麼這裡面沒有老乾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