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看官,大長今漫談講到了第十集。這一集的主線劇情無非是徐氏主角光環附體,慈順大妃特意將其從淘汰的危局中挽回。徐氏開始正式開始職場升級打怪的模式。
大長今崔今英劇照
而這一集中徐氏與崔今英的塑料姐妹情依然是情比金堅。但是崔今英之叔崔判述開始正式將侄女引見給朝廷重臣吳兼護。而閔政浩也開始關注徐氏,並且尋找金雞事件的恩人。一方面是家族利益,另一方面是情場的潛在威脅。這都註定了崔今英與徐氏的塑料姐妹情不會持續太久。一場徐氏對戰崔氏,舊士族勢力對戰新財閥勢力,舊伙頭對戰新廚霸的職場大戰即將展開。
半澤直樹劇照
而說起職場大戰,作為日劇愛好者。小子對新番《半澤直樹2》很是期待。如果有相關資源的朋友希望能為小子分享一下。而說起來日韓之間也有許多文化上的相似之處。單就職場文化而言,兩國更是有許多相似之處。單就《大長今》與《半澤直樹》一古一今,一韓一日。兩部職場劇比較而言。兩部劇更是有著相似的劇情。都是少年背負血債,立志復仇。都是潛入仇人的工作平臺,一步步的升級打怪。最終成功復仇的故事。
半澤直樹劇照
所不同的是,第一部《半澤直樹》就已經成功的KO仇人大和田曉。這第二部不知道該找誰報仇了。不過按照日劇沒有反派定律。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半澤直樹和大和田曉一笑泯恩仇,共享歲月靜好。而《大長今》就直接乾脆的多,KO了崔氏家族之後不久。徐氏就和愛人閔政浩一家三口歸隱江湖。從此不問世事。
半澤直樹劇照
而在這裡就能看出日本文化與韓國文化。乃至日本文化與儒家文化所不同的地方。有人說中國人得意時是儒家,失意時是道家,絕望是佛家。這話可以說對問題看的很膚淺。孔子本身就有很深的隱士情結。動不動就要乘桴浮於海。而儒家又講究以直報怨。所以體現在武俠小說中,就是少俠身懷深仇大恨,最終和愛人歸隱山林。而武士道則是對禪宗的庸俗化理解。佛教講一念不生的殺滅六賊。而武士道則將心中之賊物化。簡單的理解為心無旁騖的殺人。因為是心無旁騖的殺人,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了愛恨。沒有了愛恨,自然也就沒有了負罪感。也就無所謂好壞。由此導致日本沒有罪文化,反映在日劇中就也沒有了絕對反派。這種情況下日劇中的主人公,說好聽點,一直在不斷的消滅自己心中的煩惱憂愁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說難聽點就成為了一個沒有愛恨只會升級打怪的機器。而更可怕的是如果這種思維運用在戰爭中,就只會培養一批沒有感情的殺人機器。
半澤直樹劇照
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浪子。日本人這種莫得感情的武士道文化,自然難以與儒家文化好好說話。更不幸的是,他最直接的鄰居韓國。又有種薩滿教徒的狂熱。一旦接受一種思想,便會毫無保留的接受。新羅,高麗時期接受佛教,朝鮮王朝時期接受理學,近代接受基督教都是如此。接受佛教便君主大肆佞佛,搞的民不聊生。接受理學便攻乎異端,把寺院全趕到山上去。接受基督教便很快從基督教的輸入國變成最大的輸出國。當然這種狂熱的接受背後,還要照顧自己可笑的民族自尊心。最終就導致一旦接受一種思想,便會狂熱的將其本土化。最終導致佛教,儒教,基督教都被思密達化。這樣一個表面上看起來人盡可欺,實則內心倔強的國家。與之深入交流,自然是深受其苦。
大長今中宗大王劇照
而不幸的是日本與韓國兩個國家,總算是傲慢遇到了偏見。就算不互相傷害,摩擦走火也是難免的。而在正德五年,便發生了這樣一件震驚半島的事件,史稱三浦倭亂。說起來近古時期東亞的許多戰爭都是傲慢遇見偏見搞起的。閉關鎖國導致貿易不暢,從明朝的塞北諸族到清朝的西方列強又都想搞貿易來弄點東方才有的生活必需品。完全不開貿易的口子,對方逼急了會來搶。開一個口子,久之自然會有衝突,摩擦。對方不爽了還是會來搶。
大長今中宗大王劇照
而且東亞國家個頂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中國不用說了,一直是天朝上國。外國想來中國賺錢只能跪著。日本高興了就讓幕府將軍冒充國王給天朝上上貢。不高興了自己玩自己也餓不死。越南面積還沒有朝鮮大的時候就關門稱帝。朝鮮表面上對天朝最為恭順。實際上也有天朝情節。軍力比較強大的時候也會逼著女真和日本的門戶對馬藩向自己稱臣。而對馬對朝鮮認慫不是白認的,事實上朝鮮向大明如此恭順,一方面是畏懼大明強大的國力,另一方面也是出於現實中經濟的考量。這一點在《大長今》中也經常有所體現。基本上麵粉和大白菜這樣的生活必需品,朝鮮都要從大明進口。而對馬對朝鮮也是同樣的需求。雖然朝鮮本身資源稀缺。但是朝鮮半島作為東北亞二道販子,日本需要大明的許多東西都可以通過朝鮮轉口。由此朝鮮與日本雖然一直不對付。卻也存在口岸貿易。
大長今徐氏劇照
而口岸的存在,並不止你來我往做做買賣這麼簡單。許多商人乃至商販的隨行人員。做生意做熟了,覺得這個地方比祖國好,或者為了做生意方便。就會安家落戶,不走了。這就形成了僑民。僑民在文化上與所在國完全不同。本身就難免會起摩擦。即使是睦鄰友好的兩國面對邊境口岸的僑民也很頭疼。何況本來就不咋對付的兩國。一方面邊境口岸本身就龍蛇混雜,合法的生意人中可能會混入不少三非黑戶,乃至犯罪分子甚至更嚴重的間諜。這些黑戶犯罪分子,會挑起當地民粹勢力的反彈。間諜更不用說了,會引起政府對僑民的反感。而民間乃至政府的歧視,使僑民欲求二等公民而不可得。使得本來就安分過日子的僑民也備受歧視開始破罐子破摔。加入本族黑幫乃至為祖國政府做事。最終惡性循環,使繁榮的邊境貿易徹底破壞。
大長今劇照
而正德年間的三浦倭亂就是這種惡性循環產生的惡果。一般僑民被當韭菜,本國政府最多發表幾句高度關注,呼籲對方保持克制的狠話。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然而日本人向來島國無拘無束慣了,哪受過這種氣。先是自發報團組織成了武裝暴動團夥抗議,接著日本通過對馬島派遣數千武士反向對朝鮮王朝割了一番韭菜。表面上看,日本僑民席捲半島南方出足了氣。然而最終受傷害的只會是兩國人民。就政府層面而言,也讓朝鮮一度對日本徹底斷交。最終雙方還是要在談判桌上談判,以實現互惠互利。而對百姓而言,朝鮮南方沿海百姓備受侵擾之苦這就不用說了。就是日本的僑民,也不全是參加了武裝暴動。就算參加了暴動的百姓,也不全是訓練有素的浪人。很多平時只會拿算盤的日本僑民,是實在受不了朝鮮官兵的侵擾這才走向了造反之路的。而暴亂被鎮壓之後,這些僑民也遭到了殘酷的清算,許多人家家破人亡。
大長今徐氏劇照
而這其中就有個與徐氏一般大小的日本女孩,在這場暴亂之後失去父母雙親。幸得倖存下來的浪人收留這才得以生存。三浦倭亂後,日本人在朝鮮惶惶如喪家之犬,完全沒有生存的空間。只有新興的大財閥勢力崔氏家族,覺得越難做的生意才越容易壟斷。才肯收留這幫亡命之徒幹最危險的事情。而這名小女孩在仇恨中成長,又必須靠武力才能維生。由此很快就成了最兇悍的殺人工具。成為了浪人集團的頭號殺手。後來她迎來了新的任務,暗殺崔氏財團走私貿易的頭號障礙閔政浩。由此才引出了徐氏美人救英雄這一系列事件來。就這個才子配佳人的瑪麗蘇愛情童話而言,這位無名日本女忍者的故事無足輕重。抓住他的主審官員對其的遭遇也有所同情。但最後依然恨恨的將倭亂的責任完全推給日本僑民一方。而一向暖男的閔政浩也對這名女忍者沒有生起一點點的同情之心。其實拋開徐氏的主角光環,都是復仇者。這名女忍者的遭遇和徐氏一樣值得令人同情。
大長今閔政浩徐氏劇照
女忍者的復仇計劃失敗了,而徐氏卻在主角光環的照耀下繼續朝著復仇之路大步向前。而她究竟如何與崔氏姑侄相愛相殺,且聽下回分解。
大長今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