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這個註冊用戶超3億的發行平臺,準備探索雲遊戲商業化了

2020-12-24 遊戲葡萄

文/迪亞菠蘿包

隨著5G浪潮興起,雲遊戲重新成為了資本市場和行業共同關注的前沿熱點。

它可能是最近5年最重要的行業風口。騰訊研究院甚至在行研報告中表示,「誰搶先佔領雲遊戲市場,未來就更有可能把握住遊戲產業的命脈。」

沒人願意將命脈拱手讓人:海外,微軟、谷歌、亞馬遜等頂級科技巨頭接連入場;國內更是遍地開花,騰訊、網易、阿里、完美等大中型遊戲廠商、三大電信運營商,乃至華為相繼都公布了雲遊戲相關布局。

其中,騰訊的端遊發行平臺WeGame去年10月公布了正在國內小規模內測雲遊戲的消息。如今一年過去,WeGame的雲遊戲業務怎麼樣了?

葡萄君近期試玩時注意到,WeGame為至少20款國產單機和網遊開放了雲遊戲試玩的選項,玩家可以選擇通過騰訊START、騰訊雲和達龍雲進行限時免費體驗。如果試玩時長耗盡,還能付費增加體驗時長。

WeGame平臺《蠟燭人》雲遊戲體驗提示

這一系列跡象背後,WeGame的雲遊戲布局發生了什麼變化?出於好奇,前幾天葡萄君和WeGame雲遊戲業務的相關負責人聊了聊。

WeGame試水雲遊戲商業化時租模式

相關負責人告訴葡萄君,在這一年的摸索中,WeGame平臺通過多次迭代,已經跑通了遊戲快速雲化並接入的流程,並接入了騰訊START、騰訊雲和達龍雲等多個雲技術提供商。

目前,在他們所覆蓋的14個省市,玩家只要帶寬和延遲等網絡條件滿足一定要求,就能藉助WeGame雲遊戲流暢地體驗20多款產品。

與此同時,他們又啟動下一階段的探索:雲遊戲的商業化。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不影響現有用戶體驗、保護開發團隊的權益,他們在制定付費策略時非常謹慎:

在保留免費試玩時長基礎上,WeGame選取了一部分產品作為試點,以時租的形式開放了付費加時服務。

付費買斷制遊戲需要先購買本體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技術成熟和規模擴大,未來WeGame雲遊戲的時長兌換價格將會變得更低,並且這些雲遊戲的探索,始終不會影響玩家將遊戲下載到本地PC體驗。

這僅僅只是第一步。相關負責人稱,如果玩家對付費加時服務反饋良好,他們計劃未來和部分開發團隊深度合作,試水版權時租付費模式。具體來說,一些原本採用付費買斷制的遊戲,未來既支持玩家和以前一樣購買和下載體驗遊戲,又允許玩家按照使用時長支付版權+雲服務的租金。

不過由於版權時租的本質,意味著發行模式的調整,開發團隊能否從中獲得足夠的收益,玩家是否能接受這一付費模式,都存在不確定性。

對此,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他們會在試行新模式前,和開發團隊深度商討付費細則,使其獲得應得的收益,後續也會通過實際市場反應,驗證方案的可行性和玩家的接受程度。而作為合作探索商業模式的回報,WeGame將為試點產品提供額外的流量扶持。

探索雲遊戲合法合規

和健康發展的可能性

葡萄君注意到,儘管WeGame較早布局雲遊戲,平臺的用戶基數也足夠大(今年9月官方公布註冊用戶達3億),但其發展進度相對比較克制。

相關負責人告訴葡萄君,由於市場規則不完備,雲遊戲領域出現了一些侵權現象,既不尊重開發團隊的感受,又傷害了他們的正當權益。而WeGame始終堅持以維護開發者權益為前提,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嘗試建立更符合行業規範的運營模式,推進雲遊戲業務健康發展。

如果可能,他們也希望通過這些嘗試,促進整個雲遊戲領域更加重視規則,使遊戲開發者權益得到更好的保護。

除了已上線的雲遊戲內容外,WeGame還在和其他開發商加緊溝通,加快更多產品的雲遊戲適配和上架。現在他們還希望探索新的商業化模式,使開發者在後續合作中獲得應有的回報。

按照他們的構想,WeGame是一個雲遊戲服務的聚合平臺:開發商團隊提供優質的遊戲產品,雲技術提供商提供雲遊戲解決方案,WeGame將其整合併推薦給更多用戶,三方通過合作共同挖掘雲遊戲的市場紅利。

因此,WeGame對於所有合作意向都保持開放態度。一方面,他們正在加快更多產品的雲遊戲適配和上架;另一方面,他們未來可能還會嘗試引入更多雲技術合作夥伴,讓更多處於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網絡條件的用戶都能選擇體驗最好的雲遊戲服務,從而提升轉化和沉澱的可能。

商業模式或將成為雲遊戲競爭的關鍵

當然,前文提到的一部分規劃尚處於早期階段,是否能正式落地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現階段,行業對於雲遊戲的價值已經初步達成了共識,遊戲雲化也有了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不過,從近兩年各家廠商推行雲遊戲業務的情況看,這個領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

當前很多地區的帶寬並不足以讓雲遊戲的畫面、時延體驗和中高端PC、次時代主機相提並論。即便全球擁有7500多個伺服器節點的谷歌Stadia,實際體驗和宣傳效果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但這不是一家或幾家遊戲廠商合作就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國內市場,至少需要等待5G的進一步普及。

據央視財經報導,工信部有關領導曾在11月下旬表示,5G基站已經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說不定明年部分地區的雲遊戲體驗會出現大幅度提升。

與此同時,由於大部分廠商都在嘗試搭建雲遊戲平臺,而遊戲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取決於能否擁有更多高質量的遊戲產品——這是出現市場亂象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即便免費遊玩、通過內購付費的網路遊戲,未經廠商授權直接上雲也會損害開發者的權益。在今年「國內雲遊戲第一案」中,廣州一家未經授權將《英雄聯盟》等5款遊戲置於雲遊戲伺服器的科技公司就被判侵權並賠償258萬元。

想獲取合法授權,商業模式很可能就將成為雲遊戲平臺競爭的關鍵要素。葡萄君曾經盤點過雲遊戲的內容困局。因為現在主流的訂閱制和時租制付費,不能給開發團隊帶來足夠收益,英偉達GeForce Now和谷歌Stadia都面臨缺少優質產品的窘境。

葡萄君推測,隨著國內市場進一步規範化,遊戲開發者的議價能力也將逐步得到強化,如果各個雲遊戲平臺仍然不能推出讓大家都滿意的付費方案,遲早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如今,布局端遊發行業務多年的WeGame平臺率先嘗試打通遊戲開發團隊和雲技術提供商的上下遊資源,在保護版權、尊重開發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其他有可能落地的商業化模式,依靠平臺積累的用戶和產品規模提前鋪量,等到雲遊戲正式爆發,說不定就有可能在競爭中獲得先機。

參考資料:

騰訊研究院. 為什麼說雲遊戲是未來戰略要塞?

相關焦點

  • 註冊用戶超5500萬,這個互動閱讀平臺或成新IP源頭
    註冊用戶超5500萬,這個互動閱讀平臺或成新IP源頭 文 | 遊戲陀螺 Leave導語:互動式作品正在扮演「破壁人」的身份。
  • 流水千萬級遊戲超44款,2021年微信小遊戲商業化持續加速
    2018年累計3.1億小遊戲使用用戶,2019年累計服務用戶超10億,且根據2021微信公開課PRO最新數據顯示,小遊戲已經成為超5億月活玩家的超級遊戲流量池。通過觀察每年小遊戲的公開數據不難發現,在每一年大盤高增速的背後,其產品特徵以及獲量方式都有獨特之處。
  • 騰訊帝國之世界第一大遊戲公司
    很多人提起騰訊首先會想到微信,微信目前已經擁有近12億用戶,是國內用戶最多的應用軟體,騰訊靠著微信、QQ等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社交之王。可是,騰訊有一塊業務比社交還要厲害,那就是遊戲。成立於2003年的騰訊遊戲,主要業務板塊包括自研遊戲、遊戲代理、遊戲平臺、遊戲投資等。
  • 騰訊!1季度狂收超1000億,遊戲大增31%,人均月薪近8萬,馬化騰重奪...
    1、騰訊2020年Q1騰訊營收1080.65億 同比增長26%   報告顯示,2020年Q1騰訊營收1080.65億,同比增長26%;淨利潤(Non-IFRS)270.79億,同比增長29%,高於市場預期。
  • Epic平臺2019數據回顧 超1億註冊用戶 收益遠超預期!
    Epic遊戲商城在2018年12月上線,過去一年裡它一直在搞獨佔和「喜加一」活動,那麼這些手段是否算得上成功呢?近日Epic官方公布了一些數據信息,該平臺已經擁有了1.08億PC註冊用戶!
  • 騰訊1季度狂收超1000億 遊戲大增31% 人均月薪近8萬 馬化騰重奪首富!
    收費增值服務註冊帳戶數為1.974億,同比增長19.3%,其中騰訊視頻訂購帳戶數增至1.12億,音樂付費用戶人數超4300萬。6、遊戲收入:網遊收入增長31%至372.98億元騰訊控股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網路遊戲收入增長31%至人民幣372.98億元。
  • Line 遊戲平臺下載次數突破 2 億
    今年 6 月 24 日,Line 遊戲平臺 Line Game 獲得了超過 1.5 億次遊戲下載,而現在該平臺的遊戲下載次數突破了 2 億大關。Line Game 於去年 7 月上線,允許 iOS 和 Android 用戶通過 Line 應用程式與好友一起遊戲。目前提供超過 30 款遊戲選擇。
  • 月活用戶超1.5億,美國在線遊戲創作平臺Roblox計劃上市
    圖源:Roblox芥末堆訊 據TechCrunch報導,當地時間10月12日,美國遊戲公司Roblox宣布,已經秘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籌備上市的文件。Roblox成立於2004年,是一個創建、分享和銷售遊戲的在線社區。
  • 騰訊遊戲中國稱王11年
    騰訊首次代理《凱旋》失敗後,如今的騰訊COO任宇昕當時領命組建互動娛樂事業部,繞道休閒品類,隨後通過複製模仿打造眾多QQ系列遊戲,不斷積累發行和運營經驗,逐步向中重度遊戲過渡。2003年5月,騰訊推出QQ遊戲平臺,以當時最大的休閒遊戲商聯眾作為模仿對象及競爭對手,推出首款休閒類遊戲《QQ堂》。
  • 騰訊雲遊戲新進展:WeGame雲遊戲功能已落地全國9省市
    第一個階段,傳統雲遊戲的雲化,就是把遊戲放到雲上去;第二個階段,實現了多端互通,去掉終端的依賴性;第三個階段,做到雲遊戲大規模發展,現在已經開始進入到了這個階段,這時候需要做進一步的降低成本的事情,因為現在單PCU成本很高;第四個階段,需要向所有的內容生產方式努力。
  • 網易提交招股書:網易郵箱用戶超10億 網易雲用戶超8億
    網易創始人、CEO丁磊隨同聆訊後資料,發布了公司上市20年來的首封致全體股東信,表示網易正準備在香港二次上市,將「網易」品牌帶回中國,但同時將繼續堅定推進網易的全球化戰略。根據招股書,網易董事長丁磊持有14.56億股公司股份,持股44.7%,按網易目前473億美元市值計算,丁磊個人身家為213億美元,福布斯數據顯示為226億美元。
  • 對話3位靈魂畫手:萌新成長和動漫商業化背後平臺力量
    比如主流讀者閱讀習慣線上化的變遷,約稿的客戶從之前的紙媒到現在更多是影視、遊戲方向。「微博幫我適應了新的時代」,@蒼狼野獸表示,「現在這個時代在家悶頭創作是不行的,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平臺」。根據前文的介紹,不止是他,@吾皇的白茶和@郭斯特也同樣是在微博的幫助下,作品得以廣泛傳播並圈粉越來越多的讀者。
  • 從《怪物獵人》下架看騰訊遊戲「盛世危情」:版號、KPI、流量
    在8月15日騰訊二季報公布後,多家大型券商雖然均維持原有「買入」評級,但高盛、大摩、富瑞、瑞信、野村、大和均不同程度下調了對其目標股價。其中,高盛從每股546港元下調至每股508港元;以大和下調的價格最大,從每股530港元下調至每股490港元。「吃雞」遊戲遲遲無法商業化運營8月13日,騰訊在其電腦遊戲平臺WeGame下架了《怪物獵人:世界》。
  • 雲遊廠商發起客廳戰役;平臺補貼返現搶人手段多丨雲遊戲月報
    先遊官網顯示,截至目前,平臺已有數百款騰訊精品遊戲,玩家通過QQ微信一鍵登錄暢玩。12月15日,騰訊先遊宣布正式入局客廳端。與此同時,設立數億元成長基金、提供流量扶持。先遊對於2021年的規劃是:大屏端月活能到達到2000萬,家庭會員用戶突破100萬。  點評:轉眼間,騰訊先遊四歲了。走過雲遊戲行業萌芽期,邁入起步期,騰訊先遊已積攢了非常多的能力。
  • 全球女性遊戲玩家12億佔比近一半,女性向手遊《戀與製作人》如何...
    「3、2、1……」隨著暗紅色的帷幕緩緩拉開,上海愛樂樂團的藝術家們準備就緒,指揮家優雅地揮起指揮棒,熟悉的《Rosy Mirror》音樂頓時充溢著整個劇場。接下來,一首首遊戲裡的經典音樂輪番演奏,加上聲優上臺互動,引起玩家陣陣尖叫。
  • 如何做一款商業化成功的休閒遊戲?
    在9月的首屆Ohayoo開發者大會上,巨量引擎旗下的休閒遊戲發行平臺Ohayoo交出了這樣的成績:在過去的一年半裡,Ohayoo累計發行了超100款遊戲,累計下載量超過5億,流水過億9款,過千萬39款。在Ohayoo發行流水千萬的項目裡,有63%的團隊人數不超過10個人,有86%項目的研發成本低於100萬。
  • 騰訊閱文將合作發行30餘部動畫,《我叫MT》遊戲開發商12億賣身
    三季度,騰訊的增值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單號、網絡廣告收入分別為698.02億、332.55億、213.51億元,其中增值服務收入包括網路遊戲收入414.22億和社交網絡收入283.8億元。
  • 聚焦年輕內容營銷,這個平臺,三大巨頭徵服兩個
    B站現在擁有接近超過200萬個文化標籤,7千多個文化圈層,涵蓋了時尚、動漫、音樂、舞蹈、科技、遊戲等大量年輕人的話題領域,是年輕人展示自我個性的垂直互動專區。據統計,B站已經登上年輕人最喜愛的十大APP榜首,30歲以下的年輕用戶佔比超多80%還要多,其中男性用戶居多,佔比約60%,且集中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佔比68%)。
  • 探探:平臺註冊用戶已破 4 億,女性用戶滑動次數超男性
    12 月 8 日晚間消息,在 「2020WISE 新經濟之王」峰會上,探探聯合創始人潘瀅透露,截止 2020 年 12 月份數據統計,探探累計註冊用戶破 4 億,實現互相匹配逾 200 億次。
  • 騰訊推遲《地下城與勇士》手遊上線時間:已有近億用戶預約
    騰訊官方宣布,即將關停另一款軟體。但即便如此,騰訊手中也有不少失敗的作品,比如支付寶對標的財付通,人人網旗下的朋友網等,都是騰訊失敗的案例。但現在,騰訊旗下的另一款軟體將被關停,但也將走到盡頭。這個軟體業務就是騰訊微博。說起騰訊微博,很多人肯定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