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何二維一。
最近幾天維一嘗試了一下在8月19日才剛剛公測的街籃2,作為一款與灌籃高手手遊同屬籃球領域的手機遊戲,街籃2卻與灌籃手遊存在著不少的區別與差異,今天的文章維一就來簡單聊聊這些值得一說的特質。
情懷牌
首先客觀說街籃2與灌籃手遊都是背著一張大大的情懷IP在運作。但從IP的影響力來講,毫無疑問灌籃手遊的影響覆蓋面要遠遠的大於街籃2,但如果就遊戲領域的深耕經驗與玩家基礎來講,可能背負著街頭籃球與街籃系列的街籃2也是不遑多讓。
不過如果我們細細的來分析情懷這張牌,亦能發現其實灌籃手遊在情懷這個領域上還是具備了太大的優勢:
其中街籃2的大部分新玩家可能都是來自於街籃1的老玩家,這種在遊戲UI和整體畫面上升級的2代街籃還是可以吸引很大部分的老玩家進行嘗試的,但相反對其它籃球遊戲的老玩家卻是魅力有限。
而灌籃手遊除了擁有灌籃高手IP的巨大吸引力外(可能沒有玩過籃球遊戲的玩家也會因為IP的影響力而嘗試這個遊戲),同時也會對很多籃球遊戲的老玩家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具體原因除了剛剛講過的IP外,還有玩法和畫面等因素,待會維一也會再講到這些要素。
競技與養成牌
接著我們來說競技性的對比。兩個遊戲都同屬體育類的競技手遊,而作為競技手遊最重要的便是技術制勝這個原則,因此這類遊戲普遍都會出現技術玩家吊打土豪玩家的案例,不過這也正是此類遊戲最大的魅力所在。
但話又說回來,競技遊戲又哪會存在絕對的競技與公平呢?大如王者榮耀和英雄聯盟也不時會出現新英雄上線強度過高的問題,而體育類的手遊作為小眾遊戲來講,絕對的競技公平可能就意味著賺不到錢,因此在街籃2和灌籃手遊身上我們都能看到在競技性之外的養成玩法,同時也會存在有部分球員或角色強度過高的問題,街籃2的典型代表就是夏樹(原型櫻木花道),而灌籃手遊的典型代表便是光頭櫻木等。
不過從養成方面來講,街籃2的原則是部分球員必須得花錢才能得到,同時如果想花少一些錢的話就得付出不少的時間,例如這位在S1賽季冠軍手冊中,通過68元解鎖的進階手冊球員--夏樹,就是在進階手冊140級時可以獲得的球員,但目前已經有朋友粗略計算了一下,想要只花68元就得到夏樹,肝的成分要佔到很大比例。
而作為灌籃手遊來講,目前遊戲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可以白嫖獲取的(包括之前的6元首充球員宮城也可用籃球幣購買了),因此僅從球員的獲取成本上來講可能相比街籃2要略顯良心一點,但就球員的培養成本來看,因為維一還沒有具體去測算過街籃2的優質球員培養成本,因此在這裡就不做過多評價了。
最後針對兩個遊戲的公平性問題,首先街籃2的所有皮膚都是有屬性加成的,同時每個部位的加成屬性也都在2-4點不等,因此總計下來加成的屬性也不少,這也基本上體現出了讓所有玩家都需去配置皮膚的遊戲策略;而說到灌籃手遊,除球員本身屬性外,還有球服與稱號系統會影響總屬性,考慮到球服的屬性只會相差3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土豪收集玩家與普通玩家或新手玩家在稱號收集上卻會存在較大的差距(5項屬性最多都是+7,因此理論最大差距應該在35點屬性),這一點也需要我們注意。
玩法牌
街籃2與灌籃手遊兩款遊戲都作為競技類的籃球遊戲,玩法其實也是大同小異的,從排位賽、匹配賽、雙人賽、單人賽等等的比賽模式來看,兩款遊戲都是極為相像,同時除了玩法之外,遊戲在賽季獎勵(例如賽季的通行證或者冠軍手冊)、球員培養(同樣是使用技能卡+大頭卡的設置)、潛能搭配(街籃2裡的這項功能叫做特訓和通用技能培養)、奪寶玩法等方面都有著極為相似的對照,因此客觀說兩款遊戲其實都沒有完全脫離主流籃球遊戲的影子。
在街籃2中,比較具有特色的玩法就是皮膚與各種花式動作的搭配與收集,這點在灌籃手遊上是很難能看到的,考慮到灌籃手遊是一款IP向的遊戲,監修的審核勢必不會讓製作方為所欲為的來出各種內容(例如球鞋或皮膚等),因此街籃2在球員的個性化方面(指皮膚與動作搭配等方面)的確也擁有更高的自由度,這亦是部分玩家更加喜歡街籃2這類籃球遊戲的根本原因,畢竟當年一個QQ秀都可以讓你我瘋狂不已,而作為一位徵戰在籃球場上的選手,誰又不願意自己所操控的角色可以更加個性化一些呢?
最後從兩款遊戲的操控性來講則各有特色,街籃2更多體現的是真實比例籃球遊戲的快感,各種在真實籃球中能見到的誇張花式動作我們都能在遊戲中看到一些表現,同時對於一些不可思議的花式動作遊戲也有觸及,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話,街籃2卻依然是以投籃、籃板、蓋帽、擋拆、加速等基礎動作構建起的操作法則,因此從這點上來看街籃2與灌籃手遊亦是極為相像的。
畫面與音樂牌
這裡說到畫面與音樂,這就真是一個極為主觀的感受了,而兩款遊戲在這個領域上的表現也呈現出了較為不同的傾向。
街籃2系統UI
灌籃高手手遊系統UI
首先從系統UI上來看,街籃2無疑走的是比較硬朗的街頭文化風格,街頭籃球的球場背景不僅很好的反襯了遊戲的名字,同時稜角分明的遊戲選項框等內容也是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了街籃2的UI風格。
但反過來我們再看灌籃手遊,遊戲的主背景是久負盛名的鎌倉高校前站,作為灌籃高手動漫中最能給人留下印象的場景之一,這幅背景圖在第一時間應該就能觸動眾多灌籃粉絲的內心,激起當年對灌籃美好的回憶。同時遊戲的UI風格則是以較為圓潤的卡通風格為主,客觀說維一雖然不覺得這種UI設計與字體的搭配在目前的IP遊戲中屬於最好的那一批次,但久而久之這種風格你可能也會慢慢地形成習慣,因此這個UI的耐看度還是不錯的。
而說到兩款遊戲的畫面表現,其中的差異就非常大了。首先街籃2的遊戲畫面是以寫實風為主的風格,按照真實人身比例所設計的3D建模能夠為玩家帶來更加接近於實際籃球比賽的畫面及動作表現,當然街籃2裡也有不少在實際籃球賽場上永遠也不可能做出來的花式動作,但細細想來這不也正是街頭文化與嘻哈文化所崇尚的自由和個性麼。同時除了這種寫實的畫面風格外,維一在街籃2中最大的視覺感受便是球場與皮膚都極為的花哨,當然這種五顏六色的視覺突出風格也是不少玩家比較喜歡的特點,不過對於我本人來講依然會有少數時候連對方角色是誰都難以分清(因為皮膚原因導致無法輕易地辨認),同時在部分視角下也會出現因皮膚和球場的配色混同導致的視覺問題(如角色混同等),因此這種極為突出街頭文化的畫面風格與遊戲設計可能也是一把雙刃劍,喜歡的玩家應該會覺得非常的自由,而抗拒的玩家則可能會覺得很不適應(後期應該還會有翅膀等皮膚配飾的出現)。
相比而言,灌籃手遊的畫面則是走了一條卡通大頭娃娃的路線,這種3D建模的風格可以避免一些在寫實建模風格上發生的例如動作僵硬等問題,在體現出可愛的同時也能一定程度上還原動漫角色們的經典動作。但相反這種較為卡通的建模風格也無法體現出在寫實風格之上才能體現出的硬朗與真實感,例如之前經常玩2K系列的玩家可能就會感覺略有不適。因此從遊戲畫面上來看,維一併不能絕對的來評判兩個遊戲的高下,有的也只是我們自己的喜好而已。
最後在音樂方面,街籃2的音樂毫無疑問的採用了極具HIP-HOP風格的嘻哈音樂,如果你平時是說唱、饒舌或DJ等音樂領域的忠實粉絲,街籃2的音樂風格無疑會讓你在遊戲時能更好地放飛自我與尋找狀態。而作為對比的灌籃高手手遊,其音樂風格也是沒有任何懸念地選擇了灌籃高手IP中的原版音樂,其中無論是《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好想大聲說愛你)的真摯還是《世界が終るまでは…》(直到世界終結)的激昂,每當灌籃粉絲聽到這些音樂的時候,那一幕幕青春年少時的美好時光便會浮上心頭,「抹布洗,你則洗我賽裡」,這是維一之前自己唱《好想大聲說愛你》時的音譯,現在想來都有些好笑,不過那份真摯的感情卻是永恆的記憶,因此在兩款遊戲的音樂之上,無疑更能激起玩家回憶與激情的還是灌籃高手手遊。
內涵牌
最後來我們聊聊兩款遊戲的內涵,其實一款遊戲是否能發展的長遠,內功的深度還是佔了非常大比重的,當然針對這裡所指的內涵或內功,維一的簡要理解便是遊戲在策劃、運營和運作方面的能力。
而要說對這幾點內功的切身感受,相信眾多遊戲玩家才是最有發言權的群體,因此這裡維一就直接找來App Store和TapTap兩個平臺的評分給大家來對比對比。
目前App Store和TapTap兩個遊戲平臺可以說是在蘋果和安卓都比較知名的遊戲平臺,其中玩家的評分與評價雖然不能說完全合情合理,但也可以作為一種標杆來看待。具體的評分對比大家通過上面的對比圖便可以看到,但客觀說街籃2才剛剛上線一周未到,其後續的評分走勢還有待觀察,而反過來針對灌籃手遊的運營、策劃等內功表現相信也不需要維一來做評說了,經常關注維一文章的朋友應該大部分都是灌籃的玩家,俗話說公道自在人心,是非需由人斷,這些內功就由大家來自行感受了。
通過近4000字的文章,維一今天為大家細細地來評說了街籃2這款遊戲與灌籃手遊在各個方面和領域上的差別。而維一作為一位觀察者或者說是一位熱心玩家,當在比較來兩款遊戲在情懷、畫面、玩法與競技性等方面的差異後,維一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設計或策劃一款遊戲的不易,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希望兩款遊戲未來都能發展得更好,最後再次感謝朋友們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以上內容為何二維一原創,如果大家覺得還不錯的話希望能點個關注和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留言區與維一互動,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