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素解》卷十:把四大當主宰,叩拜火叩拜水,叩拜風叩拜地

2020-12-24 走心書院

1.識陰計五

【原文】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解釋】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識陰的第五中邪見:把地水火風四大當成了脫生死的根本,生化萬事萬物的根本;而全然不知如來藏為何物。萬法唯心造,不是追逐於心,而是追逐於四大和合之物。這是完全顛倒的邪見。崇拜地水火風,以為萬化的主宰。

佛又說道:「阿難你應當知曉,此修禪定的善男子已經窮盡行陰而歸於空,行陰透盡而識陰顯現還元。

已經滅掉了第七識的遷流生滅之性,可是對於識陰還沒有透盡,寂滅之性,還未圓滿。」

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佛又說道:「如果在圓滿無礙,融通不隔,六根互用之中。其實只是得隨心順意,略無隔礙而已。因為識陰未能透盡,只能算是暫時隨順自己心意。

便妄想生出計度,一切諸法,莫不由四大地水火風轉化而發生。

於是對就在細枝末節上求,去求地水火風,去崇拜地水火風,而不是去求根本如來藏,不去求無上菩提、涅槃、自性本心、無上正等正覺。因為如來藏中可以生出四大地水火風。

此修行人求火的光明,樂水的清淨,愛風的周流,觀塵的成就。

所謂塵即地大,以地大能成就諸事。正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對地水火風各各都很尊崇,專門去供事。

或者尊供於火,或者尊供於水等,或者尊供於風,或者尊供於地,各隨著各自的偏執偏見。」

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佛又說道:「以此群塵,即四大地水火風的客塵,四大和合而成種種客塵,以此當作發生造作種種相的本因。

以為地水火風是常司造化的真正主宰,尊崇地水火風,立此常住的理解。

叩拜火,叩拜水,叩拜風,叩拜地。

以為地水火風是常住的,而萬事萬物都由此四大和合而變成,萬事萬物的相都是無常的。

於是此人就墮入邪見之中。

錯誤計度能生的聖果,就是四大,天地萬物莫不由四大而生。

可是實際上則不能生,而是如來藏生四大。

因此稱之為生無生執。」 

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佛又說道:「諸迦葉波,比如優樓頻螺迦葉等,或者修梵志的婆羅門,都屬於侍奉四大的外道。

勤勞其心,役使其身,專門供事火,尊崇水,侍奉風而尊崇土。

這些外道侍奉四大,也是為了求出離生死,可以徹底解脫。

成為此修行人的伴侶,成為同一類人。

此修行人因此迷失佛果,把四大當成常住真正主宰,而不知道佛果為什麼。佛果實則為如來藏,無上正等正覺、涅槃、自性本心。

於是就迷失了無上菩提,亡失正知正見。」

此外道所立為四大,四大本非真常,而是無常。所修必定非極果。

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佛又說道:「此可以稱之為第五種識陰的邪見。計度執著於尊崇地水火風四大,迷失本心而追逐於外物,地水火風四大,四大和合的外物。

立虛妄的想法而求無生無死解脫的根本。

這好比是夸父追日,求虛妄而希翼求得極果,此是南轅北轍了。

違背遠離圓滿通達的自性本心,背離涅槃宮城,背離君主之官。

生化萬物的正理是心,萬法唯心造。

可是此修行人顛倒生化之理,以四大和合為造化萬物真正主宰。

墮入外道種類,墮入顛倒邪見。」

相關焦點

  • 道教怎樣叩拜與行禮?
    因叩拜過程中伴隨有拱手、作揖,我們先介紹一下拱手禮和作揖禮。叩拜,叩拜禮,是我國民族傳統禮儀,有不同的敬意和不同的儀規,用不同的禮節以表示,故有三拜、九拜之儀。「擎拳拱手」,是以表示恭敬之意。後世演變成叩頭作揖禮,直到現在,道教仍行叩頭作揖禮。道教以一揖三叩再一揖,為一禮。與上聖高真祝壽、慶賀道場畢要行三禮九叩。
  • 中國人為什麼要叩拜祖先?
    中國社會為什麼要叩拜祖宗?對於祖宗,中國人都有特殊的情結,每逢有重要傳統的節日,如清明節、春節、中元節,人們就會舉行祠祭、墓祭、家祭來祭祀祖宗,以緬懷先人,並祈求能保佑後代子孫福壽綿延。當儒家的《孝經》問世後,祭祖已經進化到因思慕追憶祖宗的地步了,孝經最後的一章明白地描述了生者對於死者應盡的責任,即使對已經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們依然活著時一樣的尊敬,在節日中要供奉、祭祀。
  • 進廟堂我是極少叩拜神像……
    進廟堂我是極少叩拜神像的。一是不懂人家規矩,二是不大信鬼神之說。——我在沛縣時候,有次去了道家老子修為之所——「老子故居」。裡面供奉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三清法相真身。開門往右一丈之地,裡坐一老道,年紀五十上下。本來我檻外觀望,老道起身把我這「檻外人」給引了進去。言:「沒關係,進來看。」 東張西望,我看三清神像。老道開口:「拜拜!無妨事。」然其說。
  • 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全殺光
    此人死後,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殺光,這是為什麼呢? 此人就是朱元璋,我們都知道,那個時候的明朝開國皇帝。他死後,被葬在江南。而康熙下了6次江南,每次去了之後,都會給他親自掃墓,並且還是三跪九叩這等叩拜大禮。
  • 嘉慶成太子後,乾隆為何讓他祭拜一個9歲小孩,還要行叩拜之禮?
    當然,嘉慶對祭拜永璉要行叩拜之禮的行為是很牴觸的,畢竟自己之後可是名副其實的皇帝,永璉總歸不是皇帝,要讓自己去跪他,這著實是有些難以接受。因此,乾隆去世後,掌控實權的嘉慶帝立馬就改了規矩:「今朕紹登大寶。自當別定禮儀。前據禮部等衙門奏、請行賜奠之禮。若照所議行。則當坐而奠酒。朕心究有不安。
  • 此人才是乾隆最喜歡的皇子,遠超五阿哥,嘉慶帝見了都要叩拜
    還珠格格當年火遍大江南北,蘇有朋刻畫的五阿哥的風趣幽默又有才華的形象深入人心。五阿哥的出身不高,母親是乾隆後宮的愉貴人,因為身份背景不過硬,受到其他妃嬪的歧視與打壓。但是五阿哥十分爭氣,從小十分聰明,學習進步快,又刻苦練習武藝,深受乾隆的喜愛。但是因為一場大病,年僅二十多歲就離世。
  • 在清朝時期,官員在叩拜皇帝前,為什麼都要拍打衣袖,再行跪拜?
    看過清宮劇的朋友們,應該都見過這樣一幕:大臣在叩拜皇帝前,要先拍打兩邊的衣袖,或者甩下兩邊胳膊,再單膝或雙膝跪拜皇帝,行跪拜之禮。這個現象在其他朝代很少見,幾乎沒有,而為什麼到了清朝卻成了日常操作了呢?
  • 日本僧人3次來華謝罪,19次叩拜122分鐘懺悔,在南京絕食三天三夜
    在此後的日子裡,巖田隆造多次來到中國進行自己的謝罪之路,2005年8月15日,是中國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日,巖田隆造專門選擇這一天,來到了中國,接著他走遍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不斷進行跪拜行法事謝罪,甚至在南京,絕食三天三夜以示決心。
  • 《楞嚴經素解》卷八:十地菩薩,如何一地地修行?
    《楞嚴經》對於十地菩薩每一地雖然惜字如金,但是極其生動形象。【原文】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淨極明生。名發光地。明極覺滿。名焰慧地。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盡真如際。
  • 《楞嚴經素解》卷八:成結界地,護佑眾生
    在新冠狀病毒肆虐世界之時,但願此楞嚴經所在之地,此楞嚴神咒所在之地,在在處處,都能夠形成結界地,護佑眾生遠離各種災害,遠離新冠狀病毒的侵害。【原文】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 《楞嚴經》「四大」究竟如何理解,為什麼「他」是構成萬物的元素
    上文講完了十八界,今天要說「七大」,所謂「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根,識;其中地、水、火、風這四大造作一切物質現象,地不是指大地是代指一切固態的元素,水代指一切液態的元素,火代指溫度,風代指氣體。今天講這四大。
  • 六月十九,慈航真人成道日,叩拜觀音普渡眾生
  • 十修行
    十三修行舍兒女比比真情,忘不了小嬌兒抱在懷中四修行舍姐妹好修真人,忘不了姐妹是一母所生五修行出遠門明光大道,有仙人來指路直往前行六修行出遠路離開家門,一路上受苦難誰人知情七修行受盡了千辛萬苦,不受哪苦中苦難熬人上人八修行學神話雙手齊捧,團圓月養精神至尊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