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識陰計五
【原文】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解釋】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識陰的第五中邪見:把地水火風四大當成了脫生死的根本,生化萬事萬物的根本;而全然不知如來藏為何物。萬法唯心造,不是追逐於心,而是追逐於四大和合之物。這是完全顛倒的邪見。崇拜地水火風,以為萬化的主宰。
佛又說道:「阿難你應當知曉,此修禪定的善男子已經窮盡行陰而歸於空,行陰透盡而識陰顯現還元。
已經滅掉了第七識的遷流生滅之性,可是對於識陰還沒有透盡,寂滅之性,還未圓滿。」
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佛又說道:「如果在圓滿無礙,融通不隔,六根互用之中。其實只是得隨心順意,略無隔礙而已。因為識陰未能透盡,只能算是暫時隨順自己心意。
便妄想生出計度,一切諸法,莫不由四大地水火風轉化而發生。
於是對就在細枝末節上求,去求地水火風,去崇拜地水火風,而不是去求根本如來藏,不去求無上菩提、涅槃、自性本心、無上正等正覺。因為如來藏中可以生出四大地水火風。
此修行人求火的光明,樂水的清淨,愛風的周流,觀塵的成就。
所謂塵即地大,以地大能成就諸事。正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對地水火風各各都很尊崇,專門去供事。
或者尊供於火,或者尊供於水等,或者尊供於風,或者尊供於地,各隨著各自的偏執偏見。」
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佛又說道:「以此群塵,即四大地水火風的客塵,四大和合而成種種客塵,以此當作發生造作種種相的本因。
以為地水火風是常司造化的真正主宰,尊崇地水火風,立此常住的理解。
叩拜火,叩拜水,叩拜風,叩拜地。
以為地水火風是常住的,而萬事萬物都由此四大和合而變成,萬事萬物的相都是無常的。
於是此人就墮入邪見之中。
錯誤計度能生的聖果,就是四大,天地萬物莫不由四大而生。
可是實際上則不能生,而是如來藏生四大。
因此稱之為生無生執。」
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佛又說道:「諸迦葉波,比如優樓頻螺迦葉等,或者修梵志的婆羅門,都屬於侍奉四大的外道。
勤勞其心,役使其身,專門供事火,尊崇水,侍奉風而尊崇土。
這些外道侍奉四大,也是為了求出離生死,可以徹底解脫。
成為此修行人的伴侶,成為同一類人。
此修行人因此迷失佛果,把四大當成常住真正主宰,而不知道佛果為什麼。佛果實則為如來藏,無上正等正覺、涅槃、自性本心。
於是就迷失了無上菩提,亡失正知正見。」
此外道所立為四大,四大本非真常,而是無常。所修必定非極果。
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佛又說道:「此可以稱之為第五種識陰的邪見。計度執著於尊崇地水火風四大,迷失本心而追逐於外物,地水火風四大,四大和合的外物。
立虛妄的想法而求無生無死解脫的根本。
這好比是夸父追日,求虛妄而希翼求得極果,此是南轅北轍了。
違背遠離圓滿通達的自性本心,背離涅槃宮城,背離君主之官。
生化萬物的正理是心,萬法唯心造。
可是此修行人顛倒生化之理,以四大和合為造化萬物真正主宰。
墮入外道種類,墮入顛倒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