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曾被諸多小仙女們當作甩肉前大吃大喝的金句。
話雖這麼說,但感覺飽的標準卻因人而異。那些天生胃口小的人常常是沒吃多少就吃不下了,而更多的人很多時候飯吃飽了,還能再塞下一份甜點、一碗水果溜溜縫。
看看你每天吃到幾分飽
雖然總說要吃飽,但很少有人能精準把握飽腹程度,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七分飽的衡量標準:
胃裡面還沒有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主動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習慣性地還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第二餐之前不會提前餓。
不同層次的「飽」,快來檢測一下你的飽腹程度!
1、五分飽
已經不覺得餓,感覺胃裡比較平和了,但是對食物還有比較高熱情。如果這時候撤走食物會有沒吃飽的感覺,還沒到下一餐的時間就已經餓得受不了
低於五分飽,都不算飽。
2、六分飽
撤走食物之後,雖然不覺得餓,但會覺得不滿足。在下一餐之前會餓得比較明顯。
3、八分飽
感覺已經飽了,但是再吃幾口也不難受。
4、九分飽
還能勉強吃進去幾口,但是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5、十分飽
一口都吃不進去了,再吃一口都會痛苦。
如何才能吃出七分飽
(步步愛豆每日答題)
面對美食,難免管不住嘴,想要養成只吃「七分飽」的習慣,可以試試下面的5個方法。
飯前喝湯
飯前先喝碗湯,可以讓胃裡提前感受到「滿」,飽脹的感覺讓你不容易吃過量。
專心吃飯
吃飯的時候集中注意力,儘量不要玩手機看電視。從第一口開始,感受自己對食物的急迫感和熱情、吃的速度、每吃下去一口之後的滿足感、飢餓感的逐漸消退和胃裡面逐漸充實的感覺。
慢慢就能體會到不同飽感程度的區別。在可吃可不吃的時候及時止住,預防飲食過量。
細嚼慢咽
細細品味食物的味道,感受胃部的變化,因為大腦發出「我飽了」的信號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傳達給你,可能這個時候你已經吃到8、9分飽了。
先素後葷
在有肉有菜的情況下,可以先吃蔬菜,主食儘量選擇一些粗糧,這些食物熱量低且飽腹感很強,你吃下去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餓了,又不會增加太多熱量。
及時收走食物
如果實在無法抵制美食的誘惑,可以在飲食過量前把食物收走。
除了每餐七分飽
這些食物一樣抗衰老
(步步愛豆每日答題)
豌豆
《英國醫學雜誌》刊登的研究證明,豌豆有助於減緩細胞衰老進程。豆類中富含的纖維素和抗氧化劑是其抗衰益壽的關鍵。
核桃
每周吃堅果(尤其是核桃)至少3次的參試者,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顯著降低,壽命延長2~3年。
植物蛋白
大米和豆腐、蕎麥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質幾乎與等量肉類一樣多,而且還能補充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
椰子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發現,椰子中富含有益健康的中鏈脂肪,常吃此類食物可防止DNA受損,減緩大腦衰老。
胡蘿蔔
胡蘿蔔中富含的類胡蘿蔔素既可減緩衰老,又可保護肌膚,讓您充滿活力。
紅薯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紅薯含有大量花青素,可降低癌症風險。
葡萄酒
美國《細胞代謝》雜誌稱,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強抗衰物質白藜蘆醇。
石榴
法國一項研究發現,石榴含有與抗衰有關的前體化合物,可通過腸道微生物轉化為具有抗衰老活性的尿石素A。
tips:耐力訓練抗衰老效果最好
德國萊比錫大學和薩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選取了266名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他們平時都不怎麼參加體育運動。參試者被隨機分入耐力訓練(連續跑步)、高強度間歇式訓練(熱身後將快跑與慢跑交替進行4次,最後通過慢跑冷卻肢體)和力量訓練(在器械上做循環運動,動作包括體後屈、卷腹、坐姿下拉、坐姿划船、坐姿小腿屈伸、前腿肌伸展、推胸和仰臥腿舉等)三組,以及一個不運動的對照組。前三組每周鍛鍊3次,每次45分鐘,總共有124人堅持下來。
結果發現,與力量鍛鍊相比,耐力訓練能更好地抵抗衰老。
時尚健康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我,點在看